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466个项目扎实推进 协同创新为保定发展注新动能

2017-02-05 06:49: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466个京津保协作项目扎实推进

协同创新为保定发展加注新动能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宏伟 河北日报记者郭伟、林凤斌)41分钟高铁车程,拉近了北京与保定的距离,北京人扈德辉也因此有了保定“身份”。“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扈德辉名片上,这行蓝字引人注目。从2015年到2017年,在扈德辉和团队成员们的京保“钟摆生活”里,这个中心从无到有,成为保定协同创新的闪亮地标。

2015年4月,扈德辉带着一个4人团队和中关村全套管理运营模式来到保定。迎接他们的,是6.2万平方米的“双子座”大厦,以及配套建设的12.4万平方米研发中试基地。

如今,这个当初颇富争议的决定显示出“含金量”。“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已有用友网络、中国网库等75家企业和机构入驻,45%以上来自北京。”近日,扈德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技术交易保定信息平台、京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技术平台也在此落地,相继开始运营。

来保定的“中关村”不止一个——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中关村(涿州)新动力产业园、中关村丰台产业园满城分园正加速落地;来保定的不止一个中关村——2016年,保定市与36家央企集团签署合作的76个项目悉数落地,总投资6450亿元的466个京津保协作项目正扎实推进。

“资源要素驱动型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更何况,保定是典型的非资源型城市。加快实现保定崛起和复兴,根本路径是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说,新常态需要新引擎、新动能,核心就是创新驱动。对于保定而言,最管用的“金钥匙”和最具决定意义的突破点,就是协同创新。要把协同创新上升为核心理念、核心战略。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更好的发展服务平台……保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保定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八条措施(暂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支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的政策措施》等。

协同创新不仅需要政策引导,更需要平台支撑。为提高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配套加工能力,保定市谋划发展白洋淀科技城,打造“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智慧新城、生态新城”。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保定市在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中国“农业硅谷”,引领农业创新发展。涞水与中国电科集团合作,总投资128亿元,筹划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发基地和创新中心、产业集群。

2016年10月,京南示范区获科技部批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保定被纳入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两个国家级试验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进一步对接京津创新要素,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步伐,保定市提出,将全面实施15项工程——

支撑点工程,推动园区共建、企业联姻、产业联盟等6大协同创新模式,加强与北京、天津深度对接,确保清华启迪、北大未名、北大青鸟等重大项目落地,让保定成为京津科技创新外溢延展节点支撑。

承接地工程,加快白洋淀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园区建设,把保定打造成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承接地。

创客之城建设工程,出台住房优惠保障等政策,吸引大学生和京津冀优秀人才在保定创新创业;引进京津众创空间品牌;联合清华、北大、中关村等在保定筹建中国青年创业学院。

创新人才立市工程,引进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团队和创新型人才,鼓励京津高端人才以“星期日工程师”等方式,为保定提供智力服务……

这些有力举措,将把更多的“扈德辉”引到保定。

协同创新为保定发展注入的新动能已初步显露。目前,保定已搭建创新平台233家,院士工作站2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24家,90%以上联盟与国家级及京津科研院所有合作。2016年1至9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94.7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9.4%。截至2016年底,保定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41家,居全省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已超6000家。

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为主攻方向,保定以提升核心创新能力为根本动能,以构建创新型生态体系为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

“来到保定,一切搞定。”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保定市提出,要争当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排头兵。到2020年,保定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突出、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活力迸发的国家创新型先进城市、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田士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