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春走基层】春节农村里的“一少一多”

2017-02-07 09:38: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年三十寂静的街道。

在家玩儿手机的孩子们。

记者 陈宝云 文/图

春节对于大家来说是个最最重要的节日,不管多远,回家,阖家团聚,是每个人最大的心愿。记者也不例外,回乡几日,给长辈拜年,与亲朋相聚,忙碌的身心,得以短暂的休憩。然而,在喜庆之余,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街头稀少的人群和许多家庭怎么也吃不完的食物,让人感叹。

街巷亮了,人却少了

记得小时候,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自己就会拿着鞭炮,跑出家门,和玩伴们一起撒野去了。从这家串到那家,从这条街跑到那条街,一路追逐,一路炮响,之后都不忘跟在沿街敲锣打鼓的队伍后面疯跑,一直到深夜。

今年的三十晚上,记者也出门去找几个朋友聚一聚。一路要经过三条街,即使小巷,也因家家张灯结彩而灯火通明。街巷亮了,人却十分稀少,有的街道甚至一眼望去,无人走动。

人都去哪了?

在家的几天里,记者也试图寻找答案。每当和朋友提及此事,朋友都会说“别大惊小怪”。

首先说孩子们去哪了?“以前,咱们过年总想着能穿新衣、放鞭炮、看敲鼓,一进腊月都迫不及待了。”一位朋友说,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儿,新衣服可能月月都买。“以前家里有个电视就不错了,而现在,接根网线,家里的电视、电脑、手机,就可以同时上网。老人看电视,年轻人和孩子们玩电脑手机,各不耽误。你说,再每天到街上疯跑有意思,还是玩电脑手机有意思?”

除了电脑手机把一部分人锁到了家里,打麻将、玩扑克牌的“功劳”也不少。一位在外打工的同学说,这几年过年回家,肯定会玩玩牌。冀南农村大年初一早上,有5时多起早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在拜年的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刚刚从牌桌上下来。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谈起过年,没有比老年人更期盼的了。“过年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回家,平时他们都忙,见面的机会不多。”老人说,其实人老了并不图孩子们回家给买多少东西,而是见一见,坐一坐,说说话。

记者走访了解到,春节期间,年轻人和老人坐在一起的时间每天最多超不过一小时,更多时间,农村老人还是在孤独或与同龄人相伴中过节。

多余年货消化难

过年时,随着收入的提升,鸡鸭鱼肉对于农村人家已不再是奢望。

老陈也一样,年底买了猪肉30多斤、羊肉近20斤,酱牛肉、鱼、鸡鸭、猪下水等等,可谓样样俱全。其实,老陈并非要体验花钱时的畅快,而是为了能让家人过年时,不为吃喝发愁。

然而,大家的肚量远远“载”不下家里丰盛的年货。记者在串门时看到,只要与肉沾边的菜,很少能下去一半的。

老陈告诉记者,虽然年货备得自认很齐全,但孩子们都觉得不可口。“孩子说,现在什么东西没吃过,过年弄这么多肉,谁吃啊!不如弄点青菜。”老陈说,他原想孩子们在外不容易,即使吃不完,孩子走时也可带上。“最后都不愿意带,有次去孩子家,过年拿的东西,下半年还没吃完。”

过年对于大家来说,是团聚,更是体现一个家庭传承的盛宴。在喜气洋洋的节日里,我们体会着欢笑,但不要忘了,为何相聚,为谁而欢!日子好了,更需要在多与少之间平衡,因为美好的生活不是基于己,而是基于分享,不是基于物质多少,而是基于血脉和精神可以更好交融。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