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西调:遗落民间的梨园瑰宝

2017-02-10 09:32: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西调:遗落民间的梨园瑰宝

河西调艺人在排练。

河西调:遗落民间的梨园瑰宝

安平野营河西调剧团团长王树桥在整理行头。

燕赵都市报衡水记者 焦磊 文/图

“过大年,唱大戏”。每逢春节,这句俗语便会自然地涌到嘴边。说起戏曲,人们可能就会想到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可在中华民族传统戏曲发展的悠悠长河中,却有很多梨园瑰宝遗落民间。在衡水市安平县,便传唱着一个悠扬动听的戏曲小调——“河西调”,在只有20多个人的庄户剧团的执着坚持中,默默绽放。

庄户剧团演绎梨园瑰宝

“正月十二,在马店是咱们河西调专场,大伙儿得多腾出点儿时间一块儿练练啊,出了村儿咱更要唱好,总有一天咱们要唱到北京去!”安平县野营村河西调剧团团长,64岁的王树桥一边指导排练,一边为大伙儿鼓劲儿加油。

野营村成立河西调剧团已经有40多年了。春节到周边演出,已成为这个庄户剧团的惯例。一般刚进农历腊月,便定好了春节的演出计划。每次演出前,一群土里刨食的农民,就会放下耕作的锄头,穿上戏服扮上妆,在农家院里排练戏曲,认真得像学生在备考。

很快,正月十二的演出如期而至。一大早,王树桥和团员们便将装满了行头的木箱搬上了汽车,“原来师傅驾的是牛车,后来改拖拉机了,现在条件更好了。”团员胡素文边说边笑。

还没开演,台下的人越聚越多,很多人早早就搬着小凳子来等着看。锣鼓一敲响,“骆花女,出门守,梳一个,大耳头。青丝大辫飘脑后,身穿石榴花红开……”扮好戏装的演员一登台,方寸舞台上传出婉转独特的河西调韵律,引来了场下阵阵叫好声。

“咱们虽然没在大舞台上演过,但能为乡亲们演出,能让属于这方水土的梨园瑰宝一直唱下去,就很知足了。”王树桥说。

河西调在民间重绽熠熠光彩

“河西调”又称“娃娃调”“侉丝弦”,起源于元朝末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梨园界号称“五腔(老调、丝弦、梆子、哈哈腔、河西调)班”中的一腔,因形成于河北省黑龙港流域的滏阳河以西,故定名为“河西调”,曾广泛流传于冀、晋、鲁、豫、京、津及东北三省,尤其在河北衡水的安平、深州武强饶阳,群众喜闻乐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野营村里大人小孩儿都能唱几曲,达到跟团演出水平的就有八九十人,安平周围的元氏、赞皇、平山、鹿泉、井陉、定州、高阳、蠡县、河间、任丘等地都曾留下过他们演出的足迹。

野营村是河西调剧种的主要承载地。40多年来,河西调在野营村几代先人尤以艺人马东江(艺名马月楼)为最的鼎力传承下,常年舞台演出的剧目保存完整的达50多个,绝大多数为河西调所仅有。据马东江最小的弟子胡素文介绍,这些流传下来的剧本都是马东江临终前整理、抄录下来的。

舞台上,河西调在民间艺人的演绎下,散发着独特魅力。然而,这样有韵味的戏曲却几近消亡,是在安平县野营村村民的口口相传下才得以留存下来。现如今,不单野营村村民,周边很多村民也喜欢看河西调。春节期间,河西调剧团在坊间的演出场场爆满,这个几近消亡的剧种渐渐绽放出了熠熠光彩。

“如果在你们手上丢掉,那就是犯罪!”

今年64岁的王树桥人称戏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被河西调艺术大师马东江选中,担纲剧种承传,撑持着村里剧团近40年。“当年,恢复传统剧目后,咱河西调又空前活跃起来,参演人员最多时达到八九十人。演出范围除周边地区,还到过山西阳泉,平均每年能有100个台口儿。”王树桥激动地说。

马灵色是河西调大师马东江的小女儿,已有40多年艺龄的她捋捋浅露的灰发,叹了一口气,“河西调真的是个好剧种,可眼下年轻人却不喜欢学戏了。”她说,如果在他们这一辈儿断了档,可真是愧对先祖,也愧对河西调。

胡素文是马东江的关门弟子。“2000年师父去世前,曾嘱告说:‘咱这个调子戏是几代人的心血,一定要发扬光大,继续发展,如果在你们手上丢掉,那就是犯罪!’”师傅的遗言,不仅是对胡素文的要求,更是对传统戏剧的热爱。

“只要孩子们愿学,我们就愿教”

王树桥无奈地说,眼下最大的困境是没人学,演出的收入也很微薄。可剧团的所有成员都下了决心,“不论多么难,咱也得把河西调传承下去。”

河西调剧团的艺人们除了平时的排练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戏上,他们在安平几个小学免费教老师和学生学戏曲,学生走了一拨儿又教下一拨儿,让他们欣喜的是,很多孩子都愿意学。“只要孩子们愿学,我们就愿教!”马灵色脸上露出了笑容。

此外,他们还主动联系演出,通过演出扩大影响力,提升感染力,吸引带动了更多的戏迷票友入行学艺。

今年1月,河西调通过第六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不图别的,一切为了传承”。这是所有河西调艺人的心声。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