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宽城背杆:“头顶上的秧歌儿”盛况再现

2017-02-11 10:10: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热闹的宽城背杆表演。

燕赵都市报承德记者 陈宝云 文/图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宽城背杆,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庙会和花会表演中的一项重头戏。因其表演时靠一个成年人身着杆架,头顶一名或多名扭童,一同随着鼓乐从容扭动,不时排列出各种阵型,也被人称之为“头顶上的秧歌儿”。在过往的岁月里,因历史、人才断档等原因,背杆曾沉寂过数十年,而今经过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众人齐赏背杆的盛况,再次在宽城上演。

1 先从顶50斤重的沙袋练起

2月10日凌晨3点多,刚刚四周岁的肖宇航便早早起床,和爷爷奶奶一起来到了位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的“宽城背杆传习基地”。和肖宇航一同赶来的还有二十余位小朋友,他们要参加上午即将举行的“背杆”巡演活动。

“背杆分为单架、双架和三架,表演时一名成年男子顶着一位扭童叫单架,顶三名扭童叫三架。整个背杆最高可达3米多,平均重量约27公斤左右。”家住宽城县北村的78岁老人梁云贵告诉记者,好的背手一副架可顶起3名孩子舞动。“为了表演时脚步更加轻盈,对孩子的体重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选不满6岁,体重在50斤以下的孩子。除此之外,由于扭童要在大人的头顶不停扭动身躯,所以胆子必须要大。”

虽然肖宇航只有4周岁,但他可是见过大场面的“老扭童”。“去年,还代表宽城,到北京平谷参加过演出。宇航特别喜欢背杆,虽然每次都很辛苦,但从没哭过闹过。”肖宇航的奶奶说道。

尽管每场演出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但由于一次背杆展演,需要超过150多人参加,所以需提前数小时进行准备。

肖宇航要做的第一件事儿是乖乖地坐在凳子上化妆。由于背杆吸取了京剧和评剧的诸多元素,参演者都需脸着浓妆,然后,根据不同的故事,头戴、身着不同的头饰和服装。

早上8点多,所有人穿着完毕后,便开始将孩子们陆续绑固在杆架上。“只要绑好,没有特殊情况,就必须坚持到最后。时间最长的一次,一直演到下午1点多,所以孩子们都穿着尿不湿。”

按照传统的说法,孩子是“上角儿”(上面角色的意思),下面的大人是“下角儿”。“在整个演出中,对于‘下角儿’的要求最高。”37岁的“下角儿”赵志东告诉记者,选拔“下角儿”的条件很严苛。“如果想学练背杆,首先要背上50多斤重的杆架,再顶上一袋50斤重的沙袋,不停地走30分钟。”赵志东说,自己以前干过背碳的活计,所以一次性便通过了考验。“大人和孩子一个上,一个下,重心没有在一起,如果下盘不稳,上面就容易晃动,所以没把子力气,练不了背杆。”

2 “背杆”曾经辉煌也曾沉寂

据当地艺人介绍,宽城背杆始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朝同治帝曾到迁西县景忠山参加庙会,钦点宽城背杆赴庙会表演“麒麟送子”,宽城背杆从此名声大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口里“三屯”庙会曾邀请宽城背杆进关表演。当时口外进关必经一关口,城门3米高,城深6米有余,花会表演行进队伍中,独有宽城背杆到此处人不落架,鼓乐不停,“下角儿”背手个个蹲式前行,“上角儿”扭童扭动从容淡定,全出十三架背杆,从此声名远播。

“背杆真正兴盛于民国时期。上世纪初期,经一位从山东流浪到宽城的小炉匠再度改良并传承,奠定了其演出的艺术特色。”宽城县文化局副局长柳忠义说,历经一代代背杆艺人的不断艺术提升,宽城背杆已经发展成了集武术、杂技、戏剧、魔术于一身,道具巧妙,亦真亦幻的民间艺术瑰宝。

“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宽城背杆有其独具的特点。”柳忠义说,其他地方孩子是踩在大人的肩上,而宽城背杆是孩子踩在架子上,大人与孩子中间有根插管将上下杆架组成一体,两者之间还配有道具。“比如‘麻瑞献寿’的道具是个寿桃,‘哪吒闹海’的道具是个风火轮,所以宽城背杆高度最高,难度最大,道具和艺术表现形式最丰富。”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背杆表演一度中断。“1990年,宽城成立满族自治县时,时隔20多年,背杆艺人再次重现了往日盛况。”柳忠义说,由于每次演出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加之艺人渐渐老去,人才出现断档,此后的24年里,背杆再次被尘封在大家的记忆里。

“2007年,宽城背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忠义说,之后的数年里,当地政府一直没有放弃对背杆技艺的挖掘和整理工作。“2014年,通过政府扶持、村民自发参与,热心企业家赞助的形式,宽城背杆重获新生。”

据柳忠义介绍,目前,当地已经整理出了30个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古典戏曲。背杆表演规模最大的就是‘十三出’(一次有十三对大人小孩,分别表演十三个故事),现在背杆传承的队伍已经达到了200多人,所以上演‘十三出’已不成问题。”

3 背杆表演盛况再现

2月10日早上9时40分,浩浩荡荡的背杆队伍开始了沿街展演。

记者看到,背杆队伍如同吸铁石般,吸引了大批观众一路相随。除了当地群众,记者还发现不少来自承德市区的摄影爱好者。“我早就听说宽城背杆十分精彩,场面很热闹,所以一大早,我们一帮人就从市里赶了过来。”高先生说,春节前,他曾在承德市区观看过背杆展演,“这次规模比上次更大。”

队伍向西行走十几分钟后,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扛着孩子不可能一直走,大家累了,会把孩子放在跟在后面的车上。打场(表演之意)时,再接到一起。”参与展演的徐名儒老人说。

记者看到,背杆艺人出场后,随着乐队的节奏,时而“巨龙摆尾”,时而“双龙出海”,时而“群龙齐聚”,诸多阵型不断变换,令围观的群众纷纷拍手叫绝。

而演出高潮莫过于“麒麟送子”,一人头顶扛三人,“下角儿”步伐稳健,三名“上角儿”挥舞衣袖,做出各种可爱的表情,逗得大家不停地拍照留念。不过,因为要头顶近200斤的重量,三架演出的时间要短一些。“最多能坚持五六分钟。”满头大汗的艺人说道,“这种累是快乐的累,这种汗是艺术的汗。”之后,队伍又沿街行进了一个多小时,从头至尾人潮涌动。

“现在除了春节期间在当地表演外,我们还会受邀到外地参加一些展演。”柳忠义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传承宽城背杆,该县通过搜集整理,即将出版一本详细介绍背杆的书籍。“另外,我们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计划增加一些现代元素,让背杆与时俱进,以便更多人接受和喜爱它,更好的将其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