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磁县易“风” 革除讲排场比阔气陋习

2017-02-13 08:04: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革除讲排场比阔气陋习,让文明新风劲吹——

河北日报记者 赵晓清 刘剑英

近几年,磁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切入点,革除婚丧喜庆中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尚。春节期间,记者到磁县实地探访,感受革除婚丧陋习后的文明新风。

让群众唱主角,258个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

2月5日,记者从磁县县城西行约5公里,来到路村营乡东武仕村。村民文化广场东墙上,“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的宣传语十分醒目,几幅墙体漫画直观表现了婚丧陋习给群众带来的沉重负担。

“现在红白事都安排在办事大厅,酒席数量、烟酒、菜肴标准一律按村规民约要求办。”东武仕村党支部书记吴建军说,“走,看看俺村的婚宴大厅。”

大厅位于广场南侧,里面摆放着十几张圆餐桌,墙上挂着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名单、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展板。“以前待客标准是七凉八热四扣碗一汤,现在是每人一碗大锅菜。”吴建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开展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活动3年,全村婚丧事简办节约了200多万元。

“治理婚丧陋习,关键在于让群众内心认可。”磁县文明办主任程金秀说,目前,磁县258个村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中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等组成,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村里制定了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内容涵盖烟酒价格、酒席数量、宴请范围、动用车辆数量等细节。红白理事会运行也有统一流程:事前对红白事登记备案,事中对菜品、烟酒档次和数量等严格把关,事后与办事方一起算节约账,赢得群众支持。

“红白理事会,办事有规矩;烟酒有标准,菜肴莫浪费;敬请来谅解,谢谢您合作。”在磁县磁州镇滏阳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红白理事会会长宋海彬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沓打印好的顺口溜宣传纸。

“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宋海彬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乡里乡亲碍于面子,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还造成巨大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建立了红白理事会,既规范管理,又避免了群众盲目攀比。

党员干部带头,严格落实报告公示监督制度

在磁县纪委,党风室主任陈永革从文件柜中拿出全县正科级干部婚丧事宜报告档案,随手抽出了其中一份。

“报告人:郭先锋。单位及职务:县教育局局长。操办事由:女儿结婚。桌数:13桌……”档案由申报表和监督报告组成。申报表记录报告人职务、婚丧事办理时间、地点、桌数及宴请范围等信息;监督报告记录当事人是否张贴公告、使用车辆数、有无分别宴请及化整为零等情况,并附有县纪委两名现场监督人员的签名。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奢侈浪费之风往往是自上而下渗透的,除陋习树新风,就要从党员干部抓起。”磁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轩爱玲介绍,为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该县细化党员干部婚丧喜庆事宜办理规定,严格执行“报告、公示、监督”制度,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全部签署了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保证书。

规定很具体,副科级干部办理婚丧事宜,报单位主管纪工委、监察分局备案,股级干部报单位党组织或纪检监察组织备案,农村“两委”干部报乡镇纪委备案。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未严格审核监督,致使本单位干部职工违规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

“除纪检部门监督外,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群众举报的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线索从重从快查处。”陈永革介绍,婚丧事宜当事人必须在单位张贴公告,明确地点、桌数、标准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该县近3年公开曝光了8起婚丧事宜违规典型案例,当事人均受到党政纪处分,其中1名医院院长被免职,在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强烈震动。

采访期间,说起婚丧事办理规定,磁县受访党员干部纷纷点赞:“前些年参加红白事成了负担,但碍于面子,又不好不去。现在不用担心‘人情债’了。”

村规民约抓重点,建立治理婚丧陋习长效机制

2月6日下午,记者走进磁县都党乡南莲花村村委会大院,婚丧喜庆村规民约张贴在公示栏,其中一条是取消响戏班。“响戏班一天就得3000元,有的村民办白事还要请两拨打擂台,一天花费六七千元。”村红白理事会会长高明峰说,取消响戏班后,群众拍手称快。

“治理婚丧陋习,一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程金秀介绍,磁县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原,不同地区习俗差别较大。启动婚丧陋习治理工作前,他们走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到山区群众意见最大的是白事点烟火,丘陵地区是请响戏班、歌舞团唱对台戏,平原地区则是大摆酒席铺张浪费。

各村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经群众代表会、党员代表会征求意见,内容报县文明办审核后上墙公示。县文明办印制了“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各乡(镇)村采取喇叭广播、张贴标语、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宣传,让村规民约家喻户晓。

放烟火是磁县一些乡村群众办白事的习俗,花费少则四五千元,多则数万元。“不少人为此背负债务,甚至兄弟姐妹间为烟火钱闹矛盾。”都党乡石场村党支部书记孙常兴说,咚咚几声响,钱财被烧光。制定村规民约时,他们明确把白事禁放烟火写入其中。

“有了村规民约,就要落实到位,让乡村干部主动管事、担事。”轩爱玲介绍,他们把治理婚丧陋习作为文明单位、和谐文明村、星级文明户评选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一票否决;各乡镇制定奖励政策,表彰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村“两委”班子年度考核内容。目前,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已经失去了市场,倡勤俭、拒铺张、反浪费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侯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