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定州:“拨来梭往”缂丝间 指尖方寸为传承

2017-02-14 09:30: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定州缂丝作品。

工作人员在织机前制作定州缂丝。

燕赵都市报记者 呼延世聪/文 张昊/图

缂(音同刻)丝,作为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堪称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现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缂丝发源地的河北省定州市,曾是我国北方的丝织业中心。后来丝织中心开始向江南转移,缂丝也由北方生产地定州迁移到了南方苏杭一带,故有“先有定州、后有苏杭”之说。如今,定州市孟家庄存有缂丝坊和“绫绢互市”的遗址,传承人郭彬儒一直在这里发展着缂丝,为的就是将这门技术传承下去。

1 缂丝故里定州 再现千年瑰丽

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缂丝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带秀的艺术特点著称,又因经得起摸、擦、揉、搓、洗,有着“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盛誉,在历史上与蜀锦、苏绣并称为中国三大工艺名品。

然而,缂丝在丝织业虽久负盛名,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发源地是河北定州。

《中国全史》中指出,“缂丝是我国丝织工艺中最受人珍爱的品种,宋代是缂丝的鼎盛期,以定州生产的最为有名。”另据《定州市志》记载,“定州缂丝,始创于宋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它能织出各种图画文字。后传艺者随人迁徙南方。”“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期制作最盛”。那时,声誉最高的缂丝工艺家当属宋代著名的沈子蕃,而他的祖籍就在定州市孟家庄。

在孟家庄村的广场上,立有一尊沈子蕃的雕像,墙壁上画有沈子蕃跟随母亲学习缂丝的故事,他的“缂丝技巧与图案保持了唐、五代以来的优秀传统,丝纹粗细杂用,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代表了当时北宋末期的缂丝艺术风格——用缂丝重现名人的书画。北京故宫现在依然珍藏着他的缂丝作品《梅鹊图》《青碧山水图》《秋山诗意图》等。

如今,孟家庄仍有许多妇女热衷于缂丝,在劳动之余绣织出了许多佳作。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妇女程苗欣,作为缂丝文化的传承人之一,为了掌握古今缂丝技艺并将之融合与创新,她专门成立了妇女织绣合作社,传承这份历经千年的瑰宝。

2 “通经断纬”织法 16道工序纯手工

缂丝有“织中之圣”之称,与其他的丝绸工艺品相比,缂丝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程苗欣说,定州缂丝古代专供皇室,普通百姓没有资格也没有经济实力享用这种物品。“它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通过16道工序织成的双面平纹织物,工艺繁杂,完全是靠手工,机器代替不了。”

据程苗欣介绍,缂丝制品之所以珍贵主要因为原料贵、费工夫。它以生丝作经线,各色熟丝作纬线,而桑蚕丝价格十分昂贵,为保证缂丝制品的品质,制作者会优选上等蚕丝。制作工艺有落经、牵经、上经、挑交、打翻头等,技法有平缂、掼缂、勾缂、搭梭、结、三蓝缂法、水墨缂法等。“要完成一件缂丝作品,根据画幅的大小、图案的复杂程度,短则需要半年时间,长则需两三年”因此,民间也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而用于缂丝的织机——缂丝机,也要纯手工打造,程苗欣说,机器都是请村里的木工师傅按照图纸做成的。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缂丝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具有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且富有双面立体感。

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织工再分别用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同时用拨子把纬线排紧。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古人形容缂丝“乘空观之如雕镂之像”。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耗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

3 一手梭一手拨 指尖方寸为传承

在定州市孟家村村南,有一栋二层灰色建筑,门前立有两个石狮子,门牌上写着“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在这里,我们有幸欣赏到了缂丝作品,精美程度无法言说。而这个小展厅的主人郭彬儒,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缂丝工艺的第九代传人。

为了使缂丝让更多的人知道,曾住村内的郭彬儒将家搬到了村边上,紧挨马路立起了明显的标识。“我现在有前后两个院,前边是我的工作室和展厅,后边就是自己家里人住,来往车辆多,有的就会停下进来看看,不少人了解后表示对缂丝非常感兴趣。”

在二楼的工作间内,整齐地摆放着大小十二台缂丝机,二十五岁的陈英正在其中一台织机上忙碌着。只见她一手拿梭一手拿拨来往于丝线间,根根丝线经过梭子和拨子密密排开,图画的一部分已跃然于丝线之上。陈英告诉记者,这块不足一指宽的部分是她两个半月的成果,而这部分只是整幅画的十分之一。“一个作品用上半年一年都是很正常的”。

郭彬儒的女儿郭菲与陈英年纪相仿,毕业之初对于父亲自掏腰包建展厅并不理解。然而经过一年的接触,郭菲最终“选择”了缂丝,如今她专注缂丝已有五年时间,“都说一年学会、三年学精,我虽然已经做缂丝五年了,但我还是没有真正‘学精’。”郭菲说:“爸爸是第九代传承人,作为女儿,我不能让缂丝没了传承下去的机会。”

工作间的对面,一直空着一间屋子。郭菲告诉我们,除了一楼的展厅外,父亲还想再做一个精品展厅,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看着还剩最后一道工序的缂丝半成品,郭斌儒感慨地说,社会在变化,缂丝也面临新问题。“作为工艺品,大多用于礼尚往来,以前每年差不多能卖十几件,而这两年,销路也成问题。”

如今缂丝还面临着传承的难题,“这种工艺费时费力,一天一坐就是十二三个小时,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能坐得住的,现在在这儿当学徒的我都是免费教他们,但能坚持过三个月的很少很少。”郭彬儒表示,幸运的是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习缂丝,共同将缂丝工艺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