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家人眼中的王新法:为什么他在这里有那么多亲人

2017-03-02 06:28: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王新法的妻子孙景华(右一)、女儿王婷(左一)、女婿谭锐和3岁的外孙女。 记者白 云摄

3月1日,是王新法走后第七天。

王新法的女儿王婷在父亲生前借宿的村民简发成家中,转了一圈又一圈。摸摸晾衣绳上的迷彩服,摸摸屋子里泛潮的花床单,再眺望埋葬着父亲的六塔山。要回石家庄了,这一世的父女,就此相隔,她,舍不得。

面对王新法葬礼上如潮水般的村民和素不相识人的暖手相握,王新法的爱人孙景华也有点恍惚了——那个不顾家的男人,为什么他在这里有那么多的亲人?为什么这里的乡亲们如此留恋他?

她们都说,对王新法,理解很难,尊重更多。

他扎根大山近4年,留给家人的时间不到60天

2017年春节,是王新法到湖南省石门县薛家村义务扶贫没有回家的第三个春节。

春节前夕,王婷还曾那样期待着团聚,“父亲2014年、2015年都没回家过年。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母亲身体也不好。我寻思父亲今年怎么也得回来。”

其实春节前,王新法原计划要回家的。

2017年1月22日,王新法领回了一块“感动常德十大人物”的奖牌,他在打给女儿的电话里说:“今年可能又回不去了,我觉得担子更重了。”他还说,过年期间,打工的年轻人都会回村,他要多找些年轻人谈谈,了解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想法。

王婷埋怨父亲,咱家也得过年,但又无法说服他。就退让说,那就正月十五回来吧,全家怎么也得团圆团圆。

正月十五前后,还是没有消息。她又打电话催:“打工的年轻人也该走了吧?这回该见面了吧?”王新法说,村里还有点事儿要忙,等收了一刀茶吧。

其实,王婷也习惯了,2013年她生孩子,父亲没回家。2016年8月,母亲住院,父亲也没回家。

等收了一刀茶,大概就要到4月了,还有30多天。可谁知,一家人相见,却是在2月,他的葬礼上。

女婿谭锐对岳父是陌生的。结婚6年里,见岳父不超过10次。“我在北京工作,回石家庄本就不多,赶上岳父在的时候都觉得很稀罕。”

女儿女婿的感受,远没有相伴30多年的老妻孙景华深。近4年来,因为扶贫薛家村,王新法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总共不超过两个月。这还要把2016年9月孙景华到薛家村看望王新法的一个来月也算在内。

“老王总说,要干一番大事。我以前总想不明白,他要干的大事是什么,直到我在他的葬礼上,看到黑压压的老百姓跪下来送他,看到当地小孩子满脸是泪举着手写的‘送爷爷’的牌子,我才知道,我并不懂他,却尊重他。”

他磨烂了肩膀上的皮,却没叫过一声苦

即使看到了全村甚至全县老百姓对王新法发自内心的尊重,王婷依然不能完全理解,是什么支撑父亲在薛家村呆了这么久。

“我也是看了常德电视台拍的片子,才知道60多岁的父亲在山里和乡亲们一起抬石头,肩膀上的皮都磨烂了。”王婷说到这儿,眼泪又流了下来。

孙景华说,王新法是军人出身,有锻炼的习惯。在她的记忆里,“老王的身体可好了”,自己每次在电话里问王新法血压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时,他都说挺好的,而自己也真的信了。直到整理王新法的遗物时,家人才听说,王婷给买的血压计,早被王新法送给患有高血压的村民了,他自己压根就没有用过。

2014年,王新法回到石家庄呆了几天,小腿总是起疙瘩,王婷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后来王婷到薛家村看望过他一次,看到王新法赤着脚下水干活。回来打听了才知道,这是因为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潮湿环境,造成的严重过敏。

这些,王新法自己从没说过。

王新法的葬礼上,他的战友来了,进了王新法生前住的屋子看了一眼,蹲在对面的河沿上嚎啕起来:“老王在这儿这么难啊!”

这屋子背向阳光,即使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阴冷得无异于冬天。而这,已经是王新法更换过的相对好的住处。在距此一公里之外的一间木板房里,他住了3年,大门关上,缝隙有筷子宽,冬天要用报纸和胶带封起来。

就这样,北方人王新法在没有暖气的大山里,熬过了4个寒冬。

他为村里投下上百万元,却让女儿等等再买房

扶贫工作做得好不好,村民的心里最清楚。

3月1日下午,当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爬上海拔1200米的六塔山,准备祭拜王新法时,遇到了前来祭拜的多位村民。

比王新法小2岁的曾德平,和村里那些30出头的后生一样,在王新法坟前跪地磕头,这已经是他连续三天来坟前点灯了。这是土家族对父母长辈才有的重礼。曾德平擦着眼泪说:“他担得起!”

一个外乡人做了什么事,才能如此赢得民心?

“吃自己的饭,花自己的钱,干村里的事儿。”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覃遵彪总结王新法的义举。

在这里,王新法给村里投了一百多万元。对于王新法的家人来说,这是一笔“巨款”——老伴儿孙景华的退休金一个月3000多元钱,还不够自己吃药的;女儿王婷为带孩子辞了工作,孩子的奶粉钱,一家的开支,就靠丈夫一个人的工资。

2月28日王婷在父亲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才知道,父亲的退休金每月居然有4000多元钱。这钱,一分都没拿回家。

“我爱人在北京上班,2013年我怀孕待产时,考虑在北京买房。和爸爸说了,爸爸委婉地说,再等等吧。”王婷回忆。

至今,谭锐还住在北京单位提供的宿舍里,王婷住在石家庄娘家,王家的日子还和4年前一样没什么变化;而薛家村的桥、路都通了,茶农的收入也上去了……

“爸爸说过一句话,‘我是带着思想来的,不是带着私欲来的,干什么事我都问心无愧。’”王婷说着,眼眶又红了。

在王新法居住的房屋门外,王婷的手被83岁的薛家村村民田申秀那干枯的大手紧紧握住。田申秀是村里的特困户,其大儿子2014年4月因病去世,无钱下葬。“是老王给拿了3000元……我没这个命,他怎么走了,他疼我的……”老人举着瘦瘦的手指讲述。

闻者落泪。

王婷和母亲孙景华即将返程回石家庄,她们把王新法留在了薛家村。“看到有人和我们一样疼爸爸,我们也安心了。”尽管,她们能带走的遗物,装不满一个行李箱。

她们确定带走的是王新法的手机。

因为王新法去世后的几天里,还陆续有村民打电话来要和他说话,有人发短信来和他聊天。王婷还发现,父亲这个扶贫老兵的手机铃声是冲锋号,闹钟是起床号!

王婷把自己的心愿发在了朋友圈里:“5:30,爸爸手机里的起床号依然响起,在那边不要再设这么早的铃声了,多休息休息。”(记者 白云[发自湖南石门薛家村])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田士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