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加快推动文化跨界发展

2017-03-15 08:45: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赵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与经济、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不断走向深度融合,新兴融合性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呈现出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文化跨界发展,可以有效融合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实现文化产业从传统、单一到现代、多元、高科技化的转型升级,既能拓宽文化产业的覆盖面,又能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跨界融合已是大趋势的今天,推动河北省文化跨界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搞好文化跨界发展顶层规划

瞄准文化跨界发展的前沿态势和时机,加强顶层设计。首先,认真研究我省的文化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调研我省文化跨界发展现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做好文化跨界发展规划。加强文化资源梳理与共享,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将“加大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有效供给”作为进一步扩大省内消费的举措之一,推动文化产业间的合作以及文化、非文化产业间的融合。其次,要变“+文化”为“文化+”,引导文化产业更加自觉、主动地向各行各业渗透,将文化的精神属性和附加价值注入到其他行业和产品中,通过与其他行业和产品的融合形成文化产品与消费者的新链接,丰富用户的消费体验,裂变出新的业态和消费点。

构建文化跨界发展平台

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统筹、沟通、协调作用,在搭建文化跨界发展平台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首先,依托我省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文化资源互联网共享与服务平台。同时,积极为广大群众的原创文化作品提供展示、传播的平台。其次,利用文化园区、高校、优秀文化企业和团队,搭建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产学研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研发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产品,打造文化科技平台,为文化全面、深度跨界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凸显文化产品跨界核心能力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也是创意产业,而文化产品或服务则是内容和创意的承载和体现实体。因此,文化产品在设计创作之初就必须精心设计,让产品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并具有价值链的延展性和衍生性,文化内涵要保证健康积极、充实丰富。要积极借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已经形成的概念或功能,来实现文化产品研发或功能上的跨界。比如,目前流行的康养产业,就是文化、保健、医疗、旅游等多产业的跨界融合。此外,还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是文化产品或服务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政府部门要加强产权交易市场监管和服务,特别是要加大对文化产品或服务跨界经营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坚决有力惩治侵权行为,为文化跨界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注重消费者的培养和引导

文化产品或服务消费属于精神文化消费范畴,顾客的体验和消费满意度至关重要。2015年我省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未进全国前十,但文化消费环境指数不断改善。加快推动我省文化跨界发展,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培养和引导,更多地吸引新顾客,进一步稳定老顾客。首先,要充分调研我省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心理和特点,根据年龄、学历等因素进行细分。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26至40岁的群体在文化消费能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应将这一群体作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推广和开发。其次,要培育新的消费者,尤其是培育17岁以下群体在影视、图书、文娱活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消费意识,从多个层面引导跨界文化产品消费。

打造通畅的跨界合作网络

文化跨界发展的合作网络指的是产品定位和消费群体相似的文化产品、品牌与其他行业的产品、品牌,基于营销和传播需要而跨界共享的渠道和平台。利用好跨界合作网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丰富用户消费体验。比如,在营销渠道的跨界共享上,汽车、房产销售场所可以进行油画、艺术品展示销售,茶社、书店可以设立文玩、影音商品的营销区。再比如,在传播渠道的跨界共享上,深圳新闻网曾与深圳交响乐团跨界合作,利用互联网推广音乐会,开创了古典音乐与新媒体跨界传播的新模式。

培养文化复合型人才

人才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作用。文化跨界发展,迫切需要一批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懂技术会操作、知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我省文化跨界发展,一方面应采取措施吸引和鼓励文化领军人才、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和文化市场经营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来河北发展;另一方面,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应以文化跨界发展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结构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通过跨学科、跨行业、跨校园的协同合作,培养一批文化跨界人才。同时,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熏陶以及科学技术教育,做好文化跨界生力军的储备和培养工作。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