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石家庄戏迷坚持公益演出14年 人气越来越旺

2017-03-16 09:14:50 来源:燕赵晚报

他们是长安公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坚持公益演出14年的“群星”人气越来越旺

石家庄市长安公园有个小小的长安亭,在本地河北梆子迷心中堪称一块宝地。每年4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的星期天上午,石家庄市群艺馆河北梆子群星剧社都会在这里举行公益演出,每次都能吸引数千人“围观”,哪怕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戏迷的脚步。这个业余剧社魅力为何这么大?

演出:14年举办公益演出600多场

“我们这个剧社,年龄最小的9岁,年龄最大的70多岁,大家都是为了河北梆子这个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群星剧社发起人、负责人刘茂发透露,群星剧社2003年成立,作为石家庄市群艺馆馆办业余文艺团队,最初只有十几个人,现在拥有活跃团员40多人,还有100多人的后援团。“成员中有专业院团退休人员,和半途转行的演员,还有戏迷票友,大多在省级乃至国家级票友大赛中获得大奖。”

今年64岁的刘茂发老家在邢台,1990年工作调动来到石家庄,年轻时就喜欢文艺的他偶尔在长安公园看到有人唱河北梆子,“跟人家连学带玩,自学了吹笙、拉板胡等。河北梆子是大浪淘沙传承下来的艺术,没人听这门艺术就完了,但观众也需要培养。”为此从2003年起,群星剧社就在长安公园举办定时定点的公益演出,“每年大约都是4月15日至10月15日,每个星期天上午9点到11点半,在长安亭上演河北梆子选段近3个小时。田春鸟、张惠云等名家都曾来公园跟戏迷互动,戏迷上前要个签名,都能流下泪来,不是戏迷你体会不了那种感情。”

除了长安公园每年近40场公益演出,群星剧社还经常深入社区、养老院以及建筑工地演出,成立14年来他们的公益演出超过600场。

戏迷:有人从北京保定专程赶来看演出

要听河北梆子就去长安公园!这在省会河北梆子迷中得到公认。从2003年起,群星剧社的观众从起初的几百人,上升到如今的每场一两千人,人气越来越旺。

61岁的丁堂深薛荣珍夫妇是“资深梆子迷”,他们说为了看上“群星”剧社的演出戏迷们煞费苦心:“我们有六七个人的朋友圈,一有演出两个人去提前为大家占座,不早点不行,有人清晨六点多就去了。”很多戏迷风雨无阻,有时下雨,剧社劝大伙散了,但他们打着伞不肯离去,剧社就干脆找块塑料布遮一遮接着演。

大家迷上“群星”的理由很简单,丁堂深夫妻就说:“演员和伴奏水平都很高。省市梆子剧团的专业演员、全国知名票友,有时还有名家来助阵,我们不花钱就能看到这样的演出,太棒了!”像他们这样痴心的戏迷很多,每周日对于他们就是节日。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北京、保定、沧州、衡水等地的戏迷也闻风而来。一些戏迷还自发为剧社出力,刘茂发说每逢有演出,就有几位老戏迷到他家集合:“帮我们把音响、谱架等拉到演出现场。”

幕后:业余玩法企业化管理

群星剧社最出名的除了水平高和人气高,再就是管理严。剧社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三项原则:自发组织、自娱自乐、服务社会,还为成员规定了“十不准”,“排练和演出不能迟到,演出时服装整齐、手机关机,缺勤一定次数视同为自动放弃。”刘茂发说剧社这是业余玩法企业化管理:“有人说:‘你们业余剧社不发工资,怎么比正规单位还严?’艺术是高雅的东西,既然喜欢就得尊重它,譬如每次演出你得保证,不能说今天来明天不来,让观众看着像什么?如今剧社里都愿意遵守,都认可这个。”

跟很多业余团体一样,“群星”也有经费压力,他们的做法是通过接商演自筹。“一年有三五场商演,保证乐器和音响维护更新、条幅印刷等。”也有很多戏迷想为剧社捐资,刘茂发他们都没答应,“剧社成员参加公益演出都是义务,我们不是为钱而来,剧社性质不能变。收了大伙的钱,意义失去了,人品也降下来了。在演出现场我们特地打了个条幅:听戏不要钱,唱戏不收费,群众不捐款。”

“群星”成立十来年,成员们都有各自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刘茂发不但付出心血心力,每年还得为剧社运转自掏腰包。但每当看到那么多观众,他们都觉得值,“开始没想玩到这么大,就是自娱自乐,后来观众多了,就感到责任和义务,没人催你、罚你,但如果不继续走下去,良心上就过不去。”刘茂发说有时想到组织活动的甘苦他都想掉泪,但付出也有收获,“我喜欢梆子,大家聚到一起办公益演出,也为社会服务,那么多人来看,多好的事情啊!获得什么?获得了社会认可,领导的支持,还获得了健康,这也是一种锻炼。”(记者 黄蓥 郄磊)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