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衡水冀州“小炉匠”李振川:老手艺人的火红晚年

2017-03-20 10:54:4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李振川表演“打落子”

李振川表演“打落子”

记者侯艳宁 通讯员郭云民/文 郭云民/图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老话的来源,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锅锔碗锔大缸,走街串巷的老锔匠们吆喝声响起,平民百姓家的碗破了,缸漏了,锅坏了,经他们的手修修补补就可以继续使用了。对这样的老锔匠,以前叫作“锔大缸的”,但民间真正的叫法应该叫作“小炉匠”。时代在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更新,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在衡水冀州,85岁的李振川,就是这样一位“小炉匠”。

早春二月的一天,从石家庄出发,驱车前往一百公里开外的冀州市码头李镇西崔家寨村,李振川就生活在这里。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头戴黑色呢子帽,身穿紫红色中式缎面上衣的李振川,看起来很精神。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高高翘起的红鼻头,给人平添了几分喜剧色彩。而“小炉匠”在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颇多,比如,“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啊,小孩的裤子掉水缸啊,水缸有个小金鱼啊,红嘴巴啊白肚皮啊”。足见这一行当给人们带来了浓浓的生活情趣,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门手工技艺在民间生活所占的一席之地,

李振川很健谈,说起过去的故事,老人很兴奋。他说这门手艺已有上千年历史,走街串巷时,肩上挑着一副担子,担子两头是两只有抽屉的木箱子。李振川给记者展示的木箱子,早已蒙上了岁月的痕迹。每个箱体都不大,但功能齐全,里面装的、外面挂的,都是各种用具和材料,从弓子、钻把、钳子、锤子,到金刚钻、白灰粉、锔钉和顶帽,大小家什一应俱全。李振川告诉记者,东西虽多,却放置有序毫不杂乱。此外,其中一个箱子的下方还配有烧火煅制锔钉时用的风箱。

李振川向记者描述了锔碗时的状态,锔匠们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蒙一块厚布,先用小刷子把要锔的碗的裂纹处刷干净,然后把裂缝对好,用一根带钩的线绳,把钩挂在碗沿上,线绳从碗底绕几圈把坏碴固定住。接着拿出类似琴弓的“钻弓子”,在碗缝上钻出成对的小槽,再用砸扁的铜丝做成的锔子嵌入槽内固定住,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补好了。干这种活最重要的是那根“无坚不摧”的杆钻,钻头是用金刚石做的,所以称为“金刚钻”,因此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说法。

李振川在展示他的箱子

李振川在展示他的箱子

靠手艺吃饭受村民爱戴

说到他几十年游走四方靠手艺吃饭的苦乐生涯,老人随口说了一段顺口溜:“北京丰收北京去,南京丰收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过春秋。”意思是说,不论南京北京,哪里丰收了,老百姓手头宽余了,才有生意做。哪里都不行,就在家乡条河两岸的十里八乡找活干。李振川的儿子李迎秋告诉记者,李振川老人自幼家境贫寒,12岁开始拜师学艺,学艺三年当中,跟着师傅起早贪黑,走遍了周围的十几个村落,边干活边学手艺。学艺期满后,他就独自挑着工具,游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饿了啃口馍,困了睡破庙,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说到激动处,老人还搬出了多年不用的工具箱,拿起一个破瓦盆,兴致勃勃地表演起了他当年的老营生。

老人虽已85岁高龄,但动作敏捷,精神矍铄,幽默善谈,而且记忆力特强。他70多年前上小学时学过的文化课内容及音乐课的乐谱,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说话间,他拿出了自制的乐器,一个长约半米的铁杆,两端各系几个铜铃,舞动起来声音清脆悦耳,他说这叫“打落子”。他连唱带表演,给记者们表演了自创的歌曲。据村里人介绍,李振川年轻时就很受乡亲们喜爱,现在上了年纪,仍然是村里的红人,几年前,在他的带领和张罗下,组织起了老年秧歌队,至今仍活跃在乡间。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爱找他聊天,听他讲山南海北的经历和故事,听他说笑话,对村里人来讲是一种放松和享受。

李振川说,现在人们用不着锔锅锔碗锔大缸了,但勤俭节约是咱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他这手艺没什么人学了,记者问他遗憾不,老人说,手艺失传,他心里不好受,但从经济拮据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懂得惜物才能惜福的道理,这个道理丢了他才最难过。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