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书写百姓苦与乐 河北网络作家苏心微信公号粉丝突破22万

2017-03-31 20:14: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在沧州沿海小城黄骅,网名为“苏心”的一位网络作家火了:从零起步,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文章陆续被人民日报、有书、十点读书等上万家公众号转载,亿万人阅读。她的平台粉丝量已突破22万,在国内1200多万个公众号里脱颖而出。

打开苏心的微信公众号,品读里面的一篇篇原创小文,你会感到名副其实:《收起你的如履薄冰,世界需要你勇敢前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你是吉人,自有天相》……这些取自于作者亲身经历,反映平常百姓生活的文字,或犀利、或温暖,书写出百姓的苦与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为百姓创精品,勇于创新创造

苏心,并不是专业作家,成长于黄骅本土的她曾供职于某企业。后来,她把写作这个爱好慢慢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苏心自嘲,是网络时代把她放到了风口上,谁站在这里都会起飞。然而究其火的真正原因,是她把自己的情感付诸于文字,写出了大众情感的“公约数”。

她说,自己的生活里,事业是最狂的风,写作是最静的海,而百姓则是最好的师。为百姓创精品,一直是她朴素和不竭的追求。

为创作出精品文章,苏心总是不断在书籍中汲取丰富养料。小学时候,读到了《红楼梦》,懵懵懂懂,不知滋味;初中时候,遇到路遥《平凡的世界》,领教了写作的章节布局;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读沈从文、林语堂、周国平……

工作忙碌,孩子长大,时间与世事给了苏心丰厚的积淀。七年前,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以一个最好的状态,苏心决定在写作的花圃中,做一名勤快的花农。她常说,自己文字的灵感来源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

为了写出大众爱看的文章,她总是尝试着突破自己。“每晚夜下挑灯码字一千,我坚持了七年,写过一百万废字。”她说,要说困境或者说瓶颈,还是题材匮乏,创新很难。她的平台现在要求日更,压力大,明天呈献给读者什么内容,是很让人焦虑的。克服困难只有一个办法:学习,读书。

表达百姓心愿、心情、心声,把他们的冷暖放心中

如何讲好百姓故事,是苏心不断探索的课题。“好的文章不是辞藻华丽,而是能感动自己,打动别人。我的很多文章都是哭着写出来的。”她说,自己的文字,就是要表达百姓心愿、心情、心声,把他们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流淌在文中。

半年前,苏心公众号选择每日更新。谋划、写作、修改、交付录音、排版……当她红着眼眶熬着夜,将一个个故事通过屏幕传递给22万粉丝的时候,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文章里,婚前没洗过衣服,没洗过碗的苏心过得轻松惬意,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母亲为生活操劳粗粝的双手。她说,“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 一天时间,这篇文章互联网阅读量突破3000万。

我们经常会这样说,改天一起坐坐啊,改天请你吃大餐啊,而大多时候,这样的承诺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从未兑现。有一天,苏心在超市里碰到了曾经同吃同住的好姐妹,俩人站在货架间热烈地聊天,感慨时光匆匆。后来,她们在微信上约着改天一起去吃海鲜,去逛商场,去喝咖啡。可是,这样的话说了无数次,却一次也没实现。于是,她写出一篇《改天是哪天》的文章。“我笔下的故事,都有生活的影子。我常告诉自己,写的东西必须要接地气儿。”她说。

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苏心常说,自己是一碗行走的“心灵鸡汤”。她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通过自己的文字,向大众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她的文章里,还有清晰的人生路标。她告诉人们,该怎么做,又是为什么做,有共鸣,有暖流。品读她的文章,犹如在一片静海中游弋,消去了世间的浮躁和功利,只留下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你是吉人,自有天相》里,平日工作要求严苛的G总,在青岛的一个收费站,偶遇一位推销枣的七旬老伯,明知枣不熟,可还是买下三袋冬枣。G总说权当做件好事,这份善意让苏心动容。她告诉人们,“心向善,是一场互动。你善待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微信“夜读”平台选用,也创造了该平台创建以来24小时最大阅读量和点赞量。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苏心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无来由的横空出世,所有的惊艳亮相背后,都是忍痛疲惫的顽强坚持与自我救赎,那是汗水与泪水的结晶。(记者戴绍志、王雅楠)

责任编辑:田士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