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石家庄“励志奶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作画一两万幅

2017-04-05 10:23:49 来源:燕赵晚报

与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人不同,78岁的王默每晚只睡六七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都用来教学、画画、看书、写论文,每年只在除夕夜看两个小时电视。退休21年,她创作的画作有一两万幅。源于祖辈、父辈一个“勤”字的薪火相传,日复一日,从不懈怠。无须言语,不用说教,家中小辈们自然而然继承了这种向上的力量,不舍得浪费一点儿时间。就连上至84岁、下至6岁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探访

每个房间的墙上都挂满了书画作品

迎春巷15号,王默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工作室。除了厨房、卧室还有些许生活气息外,这里更像是一个书画展厅。每个房间的墙壁上都挂满了书画作品,有32平尺的大型国画,也有A4纸大小的儿童画,就连房顶的横梁上都满满当当。房间里摆放着用来作画的大案子、小桌子,只留下窄窄的过道。

78岁的王默很瘦,精气神却很好。她把记者领到一幅画前,指着画两旁的对联:“这就是我家的家训:一家一计在于和,一生一计在于勤。”

王默,1940年12月出生在辛集旧城书香门第的王家大院,她的老爷爷是清朝举人,爷爷是清朝秀才,父亲是有名的书法家。可以说,她的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画世家。王默自幼酷爱绘画,3岁时就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一生痴迷。她从事国际展示美术设计工作30多年,退休后开办了王默工作室,教授孩子和成人作画。

儿时记忆里都是父亲深夜习书的身影

王默的父亲王炳坤,生于1911年,逝于2001年。时至今日,王默仍能清楚地忆起儿时父亲深夜习书的情景。王默七八岁时,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儿。她在前面牵着牛,父亲在后面推着犁。每天晨星而作戴月而归。花生收获的季节,父亲用镐头刨出花生,王默和母亲、弟弟一起往下摘。因花生太多,每天中午王默要和父亲送回家一趟,下午继续回到地里劳作。晚上,一家人总是伴着月光回家,回家后还要用绳子把花生一篮篮系到房顶上。干完这些,每个人都已是筋疲力尽。

但即使已满头大汗,父亲仍要习书到深夜。那时候用的是黑油灯,就是棉花籽榨出的油。只有黄豆粒大小的微光中,父亲练书法、写文章,母亲做针线活儿,是王默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家里到处都是父亲的作品,一摞摞作品堆起来,几乎高至房顶。此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父亲练习书法从没间断过,直到80多岁高龄,他仍戴着老花镜练字、用毛笔给孩子们写信。

设计标志百余个,拿到专利权几十个

王默从事国际展示美术设计工作30多年,工作单位是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河北分公司。1980年的广交会,她几乎两个昼夜不眠不休,一个人完成了两个展厅的全部美术设计工作。当时时间非常紧张,带队的负责人急得直冒汗,王默一咬牙接下了这个无比艰巨的任务。为了节省时间,她不回宿舍,趴在正在布展的大厅地面上写写画画,实在累极了就在原地睡一会儿。夜晚,无人的大厅更显空旷,她却靠着强大的内心紧张工作。

勤能立业,王默自小深知这个道理。也正是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能让她在关键时刻出色完成任务。王默说,这叫厚积薄发。

这一次攻坚克难,王默的能干出了名。不久后,总公司频繁调她去国外参加展会,每年出国好几个月成了家常便饭。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出国还是件了不得的事。她把在纽约拍摄的彩色照片寄给父亲,父亲颤抖着手抚摸着,流下热泪。

然而,王默一出国,3个儿子就只能由爱人照顾。大的十几岁,小的七八岁,4个男人的日子着实不好过。工作要做好,家里也不能乱。要强的王默把一个“勤”字发挥到了极致。虽然她当时很年轻,正是爱美的年纪,但她从不像其他女同事那样利用出国的机会买衣服和化妆品,而是抓紧旅途中所有的时间给爱人和孩子织毛衣、做棉鞋。等飞机,她织毛衣,乘飞机,她织毛衣,跟别人聊天,她的手依然不停歇。工作以外的时间,她也一刻都不闲着。就这样,全家人一年四季的衣服从没出过岔子。

王默从事国际展示美术设计30来年,为执行任务,到过德国、埃及、喀麦隆、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荣获大奖。她设计标志百余个,均注册成功,拿到专利权几十个。其中40多个走向世界,在国外注册成功。

退休21年教学之余作画一两万幅

退休后,离开了忙碌的工作岗位,王默并没有像很多同龄人那样有一种失落感,因为有更多的时间来画画了。

她3岁拿起画笔,12岁时画了一套“满屯入社”宣传农业合作化道路的连环画,贴在辛集城隍庙正殿外的展览厅里展览。初中时被辛集文化馆借调,在辛集市主街道绘制了多幅大幅宣传壁画,在辛中又集中绘制“辛集远景规划图”多次受到表扬、奖励,被称为“小画家”。

上班时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从未放下画笔。1996年退休后,她成立了王默工作室、王默美术馆,指导美术专业的学生以及成人进修。她有入室弟子200余人,最小的6岁,最大的84岁。考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已有百余人。

退休21年,王默的画作少说有一两万幅,那都是每天十几个小时教学、画画的结果。虽然已78岁高龄,她的身体却很结实,极少生病,从不吃药,至今能骑自行车出去买东西。她总有一种感觉,她是为画画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天道酬勤,她收获的不仅是事业的成功,还有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

无须说教,小辈们自然受到熏陶

身教胜于言教。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即使父亲什么也不说,王默也能领悟“勤”的含义,即使王默从不说教,子孙也自当发愤图强。王默的3个儿子虽然没有像母亲那样从事书画方面的工作,但都勤勤恳恳,如今事业有成。4个孙子在学业、事业上,也是一日不曾懈怠。

更有故事的是王默的儿媳妇、孙媳妇。小儿媳妇张一梅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药厂工作,并考取了药剂师资格证。她从未放弃自己的专业,每天练习,不断地考级,如今成了王默的助手,也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刚过门一年的大孙子媳妇,做财会工作,以前没有接触过美术,结婚后也开始学习素描,正准备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这个儿媳妇和孙媳妇,简直成了一段佳话,知情者无不赞叹。而在这两人看来,78岁的老人尚且如此勤奋,小辈们的这点努力,真的不值一提。

王默虽然身材瘦小,却似乎自带强大的气场,她的学生和身边人无不受其感染。有的学生为备战考试,一画就是六七个小时,午饭就用面包、白开水凑合,不嫌累不说苦。还有84岁的老人,也来跟王默学画画,说王默就是他的榜样。(记者苗静)

责任编辑:张向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