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情牵留守娃 爱与责任让邢台女老师坚守乡村17年

2017-04-14 11:52: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白恒云在课堂上辅导学生功课。

课堂上的白恒云。

河北新闻网邢台电(记者 邢云)去平乡县李元寨小学这天,正值一场春雨,虽然目的地位置偏远,但乡间路皆已硬化,并不难行。雨中,白恒云撑一把伞,站在校门口,身后的校园里,树叶绽绿,书声琅琅,仿佛整个村庄都因此弥漫着诗意。

白恒云从邢台学院毕业后到李元寨小学教书,已是第十七个年头。在她看来,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有恒心、有爱心,让农村的孩子们看到希望和七彩的梦想。教室里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她用妈妈般的心,倾情倾力,激发点亮孩子们的梦想,教学成绩也是令人惊叹。

1 坚守乡村,点亮孩子们的希望

白恒云今年39岁,其任教的李元寨小学很偏僻,西行不远,就是南和县。

做一名教师,是白恒云儿时的梦想。她高考报考邢台学院,2000年毕业后来到李元寨小学任教。她的老家在南和白庄,距李元寨约三四公里。赴校报到,眼前场景让她至今印象深刻。

那时,校址还设在西上疃村,教室是租用的破旧民房,院内坑坑洼洼,风起扬尘,雨落和泥。更大问题是,学校的师资缺乏,生源流失厉害。

校长李二芹回忆说,当时很多家长不放心,不愿把孩子送到这里。

一腔抱负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白恒云说,有的孩子缺乏管教,也不讲究个人卫生,就那么在土里泥里嬉笑打闹。想到自己的同学,人家在城里工作,收入高,眼界开阔,所以她的心里也曾敲过退堂鼓。

李二芹看出白恒云的心思,便做工作希望她留下来,毕竟孩子们太需要老师了。

面对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苦苦挽留,白恒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经历。苦点儿累点儿算什么呀?自己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她明白知识对一个农村孩子成长的意义,最终决定留下来。

于是,她主动请缨,挑起毕业班的语文课教学任务。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她把工作排得满满的,寒来暑往,早来晚走,从不缺课,转眼就是4年。

2004年,白恒云在平乡成了家,校长李二芹成了她的婆婆,而且老公公也是一名老教师。就这样,她像一粒顽强的火种,坚守在落寞的乡村,行走于乡间小路,点燃一批又一批懵懂孩子的希望。

2 真心真情,与留守娃娃心连心

和许多农村家庭一样,父母在外谋生计,孩子留守家乡由爷爷奶奶照料。白恒云的班里也有很多这样的留守儿童。

缺少父母关爱,留守儿童有的性格孤僻、不合群,有的甚至厌学,有的迷恋网络,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课堂上,白恒云总是有意识地优先提问他们。放学后,她还会抽出时间,约几个学生谈心,给他们辅导功课。

班里的学生小明(化名),课堂上心不在焉,作业完成不好,总找理由应付。他的妈妈外出打工,生活上一直由奶奶照顾。于是,白恒云就去小明家做家访。

奶奶说,由于妈妈长年不在家,小明总以找同学做作业为由,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每次问他作业做完没有,也总回答说完成了。她也不识字,也就一直这么相信着孩子。

得知这个情况后,白恒云和小明妈妈取得联系并商定好:小明的妈妈尽量多给家里打电话,多关注孩子;老师也会多往家里去,并安排方便的同学和小明一起做作业,相互照顾。随后,她还和小明谈学习,谈理想。后来,小明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成绩提升很大。

还有一个学生小华(化名),性格散漫、贪玩,学习不上心。父母在外做生意,他平时由6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管。然而,奶奶身体有病,爷爷一个人有心无力,把孩子托付给白恒云,说,“该打就打,该骂就骂!”白恒云告诉老人,打骂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她的引导教育下,小华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重视学习,也拾起了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17个年头的教学中,白恒云以各种方式关注并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一旦发现问题,都会尽早在萌芽时期处理,已记不清到底和多少个这样的孩子“交了心”。孩子们也都愿和她聊天、谈心,都变得很“乖”,还带动起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

3 默默奉献,她是留守孩子的“妈”

17个年头,日出日落,每一天,白恒云在为孩子们的各种“琐事”操劳。

如今,李元寨小学在校址搬迁后,有了亮亮堂堂的校舍,近年来还不断充实新的师资力量,仿佛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白恒云也由当年的新教师,历练成现在的“资深教师”,担任着五、六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和一个班的英语课教学,同时还兼任班主任。很多家长出门打工,只要孩子交给她,心里就踏实。

每年的中秋佳节,白恒云还会组织主题班会、“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活动,并通过视频、微信等,让学生们向父母表达爱与思念。

班里的女生小婷(化名),妈妈、哥哥、妹妹都是智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的爸爸在外打工维持,日子过得很艰难。小婷小小的年纪就承担着照顾家人的重担。有一天,白恒云见小婷趴在课桌上发呆,两眼通红。上前一问,小婷委屈地说,前一天晚上,家里没面粉了,妈妈让她去邻居家借。她不愿意去,妈妈就打了她。

小婷一边说,一边哭。白恒云听在耳中,痛在心里。中午一放学,她就把自己家的半袋面粉送到小婷的家里。从那以后,每到换季时节,她还把自己女儿的衣服找来送给小婷,并号召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她。小婷的脸上重新绽放了笑容。

学生小宇(化名)很小就失去母爱,奶奶九十多岁、不能自理,一家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因此很不自信。得知这一情况后,白恒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她,在生活中还偶尔送她一个小礼物,比如一个漂亮的发卡等。感受着白老师那妈妈般的温暖与爱,小姑娘日渐开朗。

如今,小宇早已毕业,但逢年过节就会给白老师发来祝福,但凡有点好事也与白老师分享。对此,白恒云说,这是孩子给她的最质朴的回报,她很欣慰。

4 累并快乐着,“老师”这个词,是荣耀、是责任

白恒云说,“公公婆婆都是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贡献了半辈子,育人无数,在附近乡村有着很好的名望。他们的言行影响着我,他们的师德风范激励着我。”

“好好上课,家里的事就别管了。”白恒云说,作为乡村教师的公公婆婆知道她工作不易,对她的工作非常支持。去年8月,她的公公查出患有髓内肿瘤并于两个月后在北京做了手术。躺在病床上的公公对她说,“孩子,回去吧,学校里的课不能停,好好给孩子们上课。”没让她在病床前守护一天……

也正是有了自己的坚守与努力,有了公婆的示范与支持,白恒云在工作中取得不俗的成绩。五年前,平乡全县小学开始联考统测,白恒云教的语文、英语班级平均分,除第一次考了全县第四名,其余都位列前三。作为一所偏远小学,能有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惊叹。也正是因教绩突出,她获得了许多荣誉,如“河北省优秀教师”“邢台市第二届最美教师”“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等。

行走在幽静的乡村,春风微微拂过。白恒云说,从教这么多年,她坚信,老师的付出会在学生身上撒下爱的种子。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爱与被爱是不变的主题。“老师”这个词,是荣耀,更是责任。

责任编辑:马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