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井陉65岁老人义务守护千年古塔24年 自掏腰包无怨无悔

2017-04-17 10:29:46 来源:燕赵晚报

在井陉县吴家窑乡彪村,有座宋金时代的千年古塔,是井陉境内仅存的古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年来,65岁的村民梁计文义务守护兴隆寺和千佛塔,雪天扫雪,雨天查漏,不挣一分钱,反倒义务维护出了不少钱。老人常说一句话:“千佛塔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地保护好,让更多后人有机会目睹它的风采。”

千年彪村 有个闲不住的好人

井陉县吴家窑乡有个彪村,是个有故事的千年古村落。全村共510户,村民1960人。据传说,当年隋末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此屯兵,窦建德深爱一姓卜的妃子,卜妃死后葬在该村,由几名守墓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历史上该村曾叫卜妃墓村,清代改称为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村北边的山村叫虎皮庄,卜村比它大三倍,于是取意三虎就叫了“彪村”。

站在村南登高观看,彪村地形非常奇特。酷似一只展翅俯冲的燕子,头朝南,尾向北。村子西北有座青龙寨,山体似一条腾飞的巨龙,头朝东,尾向西南。村子东侧有一座山叫龙头沟岭,似一条长蛇,内有一座兔山,像长蛇盘绕着兔子。奇特的地形地貌,得到世代多种版本的传说,用最通俗的说法是:“嘿,咱彪村风水不凡!”

今年65岁的村民梁计文,祖辈生活在彪村,两个女儿出嫁,现在他与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家六口和睦地一起住。说起梁计文,村里人都知道这是个勤快的泥瓦匠,更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种好自己的土地,农闲时,他总是在周边村打工,一天也闲不住,有时给农户垒墙,有时跟随施工队干活。梁计文最拿手的是把山里各种鹅卵石、碎石搭配着砌成好看的石头墙。许多村民赞扬他巧手,称他砌的墙牢固又耐用。老实的梁计文却说:“不是巧手,是干的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

千佛塔 井陉境内仅存古塔

井陉县为千年古县,境内历史遗存丰厚,拥有数十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村)等,历史上该县还存有凌霄塔、下关塔、千佛塔等数座古塔,因历史变迁和人为破坏,目前井陉县仅存一座彪村的兴隆寺塔。1993年7月15日,兴隆寺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寺又名鸿门寺,现存主要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和千佛塔。正殿坐北朝南,单檐悬山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长8.1米,宽5米,高约6米,五架梁,石砌台基,高0.6米,保存较好。东西配房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布瓦顶,五架梁,面阔8.2米,进深3.5米,保存较好。

千佛塔为砖筑仿木楼阁式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中空,通高15米。塔基为石砌方形台基,高1.2米,周长18.4米,用方形石块砌筑。塔身共有三层,皆为砖仿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底层砖塔厚1.3米。第一层为重檐式,檐下斗拱皆粗大,拱为一斗三升,每面有2朵斗拱,各角为转角拱,南面留有券门。门上有5个小佛龛。其它各面均设小佛龛,佛龛为梅花状布局,自上而下第一排为五龛,第二排为四龛,共六排,有194个佛龛。第二层与第一层相仿,只是各面佛龛的排数少于第一层,其第一排为四龛,共有四排。第三层均用砖砌,无斗拱,亦无佛龛,各角有铁制风铃。

据《井陉县志》记载:千佛塔第一层与塔刹为民国年间补修。塔刹由宝珠、相轮、覆钵组成。从形制结构看,该塔为宋金时代建筑,是井陉县现存最完好的砖仿木结构建筑。

无怨无悔 65岁村民义务守护24载

梁计文回忆,儿时与小伙伴们在塔前做游戏,玩得很高兴。有的小伙伴用力往塔身上投石块,常被大人们怒喝,“不能胡闹,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梁计文说。多少年来,彪村人有个习惯,亲戚朋友逢年过节到彪村走亲访友,几乎都会慕名到千佛塔参观留影,观赏古塔雄姿。说起义务管护千佛塔一事,梁计文还是因一个梦而起。

“那是1993年一天的夜里,睡觉时我梦到一位鹤发童颜的白须老人,身穿长衫,缓步走来,笑着对我说:‘你把千佛塔管起来吧,要管好啊!’说完,还把一串钥匙交到我手里。”梁计文说,梦醒后他讲给老伴听,老伴认为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二天,梁计文把梦讲给四邻,有的邻居说:“咱村的千佛塔是应该有人管了。”还有邻居笑道:“老梁你手巧,爱管事儿,你就管起来吧。”于是,梁计文开始了守护兴隆寺和千佛塔的日子,而这一管就是24年。

说干就干,梁计文扛起扫帚和铁锹,开始打扫千佛塔和兴隆寺周围的环境,十几天把砖瓦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之后又扛来木梯子,爬上千佛塔的内层,清理蜘蛛网和攀梯。寺正殿的前墙局部倾斜,梁计文就自己动手,一人既当大工,又当小工,使用原砖重砌。

兴隆寺正殿两个窗户,寺院大门都已腐朽,他自掏300元,两位附近的热心人又各掏了200元,看到有人修理村里古塔古寺,许多村民认为也应出份力,大家你出20元,我出10元,捐出钱来。梁计文买了木料,请来木匠,制作好仿古窗户和大门,又亲自动手把新窗户和大门安装好。看着古寺越来越干净整洁,梁计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梁计文想在古塔附近立个神像,他便找到本村泥塑艺人梁密书,商议立塑。梁密书也是位热心人,两人利用早晚空闲时间,一身土一身泥,历时两个多月,塑起四尊一米高的神像,立在千佛塔第一层,看上去,真是使古寺生辉。

24年来,梁计文就这样无怨无悔,义务守护兴隆寺和千佛塔。他雪天扫雪,雨天查漏,不挣一分钱,反倒倒贴不少钱。在梁计文家,有一个专用的账本,上面记录了这些年来部分为维护古塔花销的费用。梁计文表示,自己掏了不少钱,但也有一些是其他村民或热心人捐的。“大家都认为,千佛塔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要尽心尽力地保护好。让更多后人有机会目睹古塔的风采!”

对于梁计文的行为,他老伴吴书妮也非常支持。“他这是给大家做好事,花点钱算啥,我支持他干到底。”吴书妮老人笑着说。

义务讲解 千年古塔引来四方游客

近年,石家庄周边的许多“驴友”纷纷来参观千佛塔。游人们都说彪村的千佛塔壮观稀罕,纷纷用相机、摄像机拍个不停,记录下古塔古寺的独特风采。看到这么多人来参观,梁计文心里那个乐啊。只要他在村里,就会给游客们义务讲解古塔的历史故事。

随着对古文物的越发重视,各级部门也十分关心历史古迹,有关单位经常来调查了解。2016年冬天,梁计文想重整一下古塔院子的地面。为了省钱,他找到之前跟着干活儿的一个老板,正好对方在村里施工,有一批石砖。梁计文讲了希望为古塔周围重新铺砖一事,老板认为是好事,便免费送了一批砖。梁计文出力,把近百平方米的院子铺了漂亮的石砖。

说起自己的义务守护,梁计文说:“这是千年古塔,就在自家眼前,不能看着不管,这是当村民的一份责任。”看到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梁计文说心里挺满足的。千佛塔历经千年风雨,塔体风化严重。兴隆寺正殿偶尔还会漏雨。梁计文有个心愿,就是希望相关部门和热心人能早点进行规划,继续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保护好。(记者南开宇 通讯员侯福顺)

责任编辑:武曼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