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户集、村收、区转运,保定竞秀区创新方式给城中村“洗脸”

2017-04-20 15:10:30 来源:保定晚报

■核心提示

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城中村的卫生环境成了有碍城市容貌的一大痼疾,村子虽然位于城市里,却没有卫生治理的长效机制,导致许多村内垃圾成堆,与周边干净的马路形成鲜明对比。2016年起,保定竞秀区执法局率先突破,试验卫生清理新模式,经过一年的时间,多个“垃圾村”变成“卫生村”。

4月17日凌晨4时,竞秀区江城乡江城东队62岁的保洁员甄瑞像往常一样,从家里推出三轮车,沿村收集各家各户门前的垃圾。忙到上午8时,他将最后一车垃圾倒入垃圾台站后,早上的保洁工作就算结束了。“以前各家各户没有设置垃圾桶,每天早晨扫下来,累得受不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只要按时收集就可以,轻松了许多。”谈到现在的环卫清洁模式,甄瑞连声说好。

困境:城中村清理不及时,垃圾堆成山

在城中村里,卫生多是靠村民自治,但环卫体制落后,而且保洁员也难招,就算是招到了人,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加之垃圾投放点不足、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台站距离太远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村中垃圾频现,甚至出现“垃圾坑”“垃圾山”,极难达到和城市中心同样的卫生效果。

据竞秀区环卫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区共有71个行政村,以往环境卫生治理一直是让人头疼的一大问题。“如果想定期清理村里的生活垃圾,成本太高不说,因为没有卫生治理的长效机制,大多数村里都出现了村卫生保洁员作用发挥不到位、生活垃圾长期堆积无人清理的困境。”

突破:清理工作分三步,每步都有专人负责

为打破这一困境,该区环卫部门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户集、村收、区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将城中村的垃圾清理工作分为三步,每一步都由专人负责。

户集,即农户庭院及房前屋后清扫保洁由农户负责,产生的垃圾放到指定收集点,禁止向河道、池塘、道路及两侧、广场、公共绿地等区域倾倒。

村收,即村里聘专业保洁员,负责定时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并将收集的垃圾送至转运站。同时,负责公共场所、绿地、广场、主街道、村出入口支路、沿街门店的清扫保洁,做到“每日一扫、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区转运,即区环卫局负责每日将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为了更好地控尘抑尘,该区还成了农村冲洗队,每日对村主街道进行冲洗、洗扫,每两星期对所管辖区域路段进行一轮人工冲洗、洗扫作业,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延长保洁作业时间等方式,确保城区路段、重点村主街道高标准常态化管理。

成果:环境翻天覆地,“垃圾村”变得整洁起来

从杂乱到整洁、从无人管理到日日整洁,江城东队村在这个保洁新模式中受益良多。

“你看,现在每家门口都放着两个垃圾桶,各家的垃圾扔进各家的桶里,就算刮大风,纸片、塑料袋也不会乱飞。保洁员每天早晨按时来收垃圾,现在村里的环境真是跟以前不一样了。”说起现在村里的环境面貌,68岁的村民胡德英很是满意。

江城东队村村主任王利军介绍:“以前村里只要是拐弯处就堆着一个垃圾堆,还被别人笑话是‘垃圾村’,通过现在的保洁新模式,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就让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里有1200余户,配了25个保洁员,我们把村子分为4个片区,实行网格化清扫,这样既提高了保洁员工作效率,又确保哪个片区出现问题可以找到责任人。下一步,我们还想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继续细化村环卫管理机制。”

提高:再建7座垃圾台站,实现城中村垃圾转运全覆盖

除了垃圾收集模式有了变化,在基础设施上也在不断提高。王利军说:“原来村里的保洁员都是把垃圾集中到村北的空地,然后再倒运到三公里以外的垃圾台站,相当麻烦。现在好了,去年我们村北新建了压缩垃圾台站,垃圾不出村就能直接压缩。”

记者从竞秀区环卫部门了解到,一个垃圾台站可解决周边近3万人口产生的垃圾,今年该区还将再规划建设7座垃圾台站,加上2016年建设的8座,15座台站将全面辐射该区所有城中村,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全覆盖。

责任编辑:武曼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