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革命老区河北平山县李家庄见闻: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2017-05-01 16:31:14 来源:中新网

革命老区河北平山县李家庄见闻: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河北平山县李家庄村航拍 张帆摄

中新网石家庄5月1日(肖光明 张帆)群山环绕拥碧波,浓绿掩映道路通。4月底的河北平山县岗南水库畔,槐花飘香。在水库边,坐落着一座秀美山村,叫做李家庄。在解放战争中,随着中共中央统战部在这里恢复成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为了中国统一战线上的一个重要地标。

如果说中共中央在距离李家庄仅18公里远的西柏坡指挥了解放战争的“大决战”,那么在李家庄则是展开了协商建国的“大统战”。

据李家庄村统一战线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1948年4月30日,随着解放战争转入战略攻坚阶段,中共中央决定,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以“五一口号”的形式,对外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的政治蓝图。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和香港《华商报》分别在解放区和解放区以外全文刊发了“五一口号”。

“五一口号”发布后,经过中共中央的周密安排,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各地党组织协同配合,民主人士不畏艰险,共同冲破“国统区”层层封锁,奔赴解放区,到达李家庄的民主人士有24人。其中,主要有毛泽东的老师符定一、田汉、吴晗、鲁迅的胞地周建人、翦伯赞、雷洁琼、费孝通、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等。

而中央统战部时任领导李维汉、高文华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李家庄出色完成了接待民主人士、筹备新政协、开展“国统区”和海外统战工作等重要任务,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历史贡献。

李家庄村村史馆 张帆 摄

李家庄村村史馆 张帆摄 1949年2月2日,中央统战部按照中央指示进驻北平,李家庄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走进李家庄,依山而上,街道整洁、花木错落、鸟语阵阵、花香袭人。

在过去,李家庄村是岗南水库移民村,全村81户262人在册耕地157亩,人均耕地仅0.6亩。导致李家庄虽然背山面水、风景如画,但是土地少的现状让该村多年来缺少稳定的收入来源,村民生活贫困。

2015年,河北省将李家庄村列为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短短两年时间,李家庄旧貌换新颜。可以说,李家庄村是西柏坡片区“革命圣地、红色乡村、乡村风情、城市品位”理念的生动诠释。

“村前是漂亮的柏坡湖和新扩建的中央统战部旧址,村里建成了民俗一条街、休闲广场、观景平台,村后是有花有果的樱桃、红树莓产业园。”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树彦说,他们的目标就是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乡亲们世世代代都端上致富“金饭碗”。

李家庄村村民的住宅,可以说是“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色” 张帆 摄

李家庄村村民的住宅,可以说是“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色” 张帆摄 漫步在李家庄,这里的农宅可以说是“一户一设计,一户一特点”,优美宜居,配套设施齐全。走入村史馆,李家庄的发展历程让人振奋。

创建美丽乡村工程实施以来,该村完成了民俗一条街、村史馆、文化活动中心、污水处理、星级农家院等十几项工程建设,村容村貌美了,农民富裕了,

“家里的宅院出租开了农家院,一年光收租金就有五六万块钱,平时再在村里打扫卫生,一个月也有2000块钱的工资。”现年65岁的村民谷翠翠谈及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

“五一口号”毛泽东修改稿手迹 张帆 摄

“五一口号”毛泽东修改稿手迹 张帆摄 据平山县岗南镇工作人员介绍,政府依托李家庄村发展实际,凭借中共中央统战部旧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群众参与”的原则,强化组织、政策、资金、机制保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016年,通过土地流转分红、农家院经营、劳务收入,李家庄村共计收入288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村集体收入46万元。

村里老一辈人骄傲地说,现在村子变美了,就业机会多了,外出打工的许多年轻人开始回村创业了。

岗南镇党委书记李建明说,通过两年的努力,李家庄已经建设成为具有太行风情的红色旅游山村,成为了集宣传、教育、展览、研究四位一体的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马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