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高阳河西村:北方昆曲发祥地

2017-05-11 14:53: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记者 王思达 林凤斌

阅读提示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对京剧、川剧、越剧等许多剧种都产生过直接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昆曲肇始于江苏昆山,曾盛行于大江南北。然而,清代中后期,随着新兴戏种的兴盛,这种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开始在京城衰落,流落于冀中民间,并和地方剧种相互杂糅、取长补短。从此,昆曲中一个新的支派——北方昆曲在冀中大地诞生。

位于京南地区的高阳县河西村,就是北方昆曲最具代表性的流行区域。河西村,也因此被称为北方昆曲的发祥地。

暮春时节,阳光正好。

河西村,位于高阳县东南,是冀中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庄。道路两旁的农田里,已经抽穗的麦子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村子里的人们靠种地维持生计,乍一看,跟附近其他村子没有太大区别。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却在昆曲在北方的发展、传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甚至成为北方昆曲发祥地。

河西村究竟在昆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又为何被称为北方昆曲发祥地?

这一切,要从一个戏箱讲起。

1957年,韩世昌(右)、梅兰芳(左)排演《游园惊梦》。 资料图片

1 发祥:一个戏箱传承昆曲

“在我们高阳,曾经有一句俗话概括人们的生活:‘哼哼唱唱,织织纺纺’。‘织织纺纺’很好理解,高阳盛产棉花,高阳布曾风靡全国,现在高阳仍然是全国最大的毛巾市场。而‘哼哼唱唱’则不那么简单,它的精彩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谈起高阳的戏曲文化,土生土长的高阳人、高阳县文化馆馆长王会臣如数家珍。

“唱红了大江南北的‘武生泰斗’盖叫天是高阳人,帮助梅兰芳在剧目上进行创新、并为他打开世界之门的齐如山是高阳人。新中国成立后,两位著名的河北梆子演员齐花坦、张惠云是高阳人。最难得的是距离高阳县城东南不远的河西村,还是北方昆曲的发祥地。”

高雅精致的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国人的“雅乐”。那么,最早发源于江苏昆山的昆曲,又是如何在河西村这个北方村庄落地生根的呢?

“昆曲于元末明初之际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开始只在苏州一带流传。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昆曲以苏州为中心,逐渐流传到福建、广东、河南、河北一带,万历末年流入北京。”王会臣介绍。

明万历以后,昆曲在宫廷里盛行,因其规模庞大、行当齐全、演技精湛,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明隆庆、万历之交到清嘉庆初年(1570—1800年),昆曲称霸剧坛约230年之久。

“昆曲自产生就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使得它变得越来越‘雅’,因为长期迎合上层社会的审美要求,致使其逐渐脱离大众舞台,成了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1800年之后,各种通俗易懂的地方戏曲在民间舞台上逐渐兴起,适应了百姓娱乐需求,昆曲逐渐失去优势。后来,连朝廷也将流行于民间的弋阳腔纳为御用声腔,宫廷演剧以昆、弋兼容,从此昆、弋并行,称为昆弋。”王会臣告诉记者。

清嘉庆初年和光绪初年,因先后两次大的国丧,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许多昆弋戏班不得已而解散。部分昆弋演员为了谋生,便流入京南一带,一边演出一边教徒。

“当时,高阳河西村有一个叫侯月岩的财主喜欢戏曲,尤其喜欢昆弋戏曲,家中有几代相传的一套戏箱。于是,他就收留许多流落民间的昆弋名角,自己操办起了一个专业性质的昆弋表演团体——庆长昆弋社。”

就这样,庆长昆弋社常年到河北各地演出,逐渐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昆弋剧社。同时,昆弋与高阳方言、曲调结合并在不断演化中,形成了北方昆曲的艺术特点,即唱白基本用北方语音。

“南方昆曲细腻优雅,我们高阳昆腔粗犷豪放;南方昆曲文戏多,高阳昆腔武戏多;南方昆曲在小戏楼表演,一般只有100位左右的观众,高阳昆腔则是在大戏棚里唱,台下观众得有几千人。”说起北昆与南昆的区别,王会臣的脸上神采飞扬。

就这样,在北方濒临消失的昆曲得以保留、传承,以高阳昆弋为代表的北方昆曲逐渐形成。

2 起伏:从辉煌到没落

在年过八旬的河西村北方昆曲老艺人侯满意看来,北方昆曲在高阳河西村的发源、传承,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高阳县地处多条河流下游,古称‘九河下梢’,全境为平原。一到雨季,洪水猛涨,冲决堤坝,历史上经常‘十年九涝’。水灾过后,约有半年时间,田地不能耕种。大量农闲时间为戏曲艺术的普及和专业演员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农闲没活干,待着干吗?听戏、唱戏、学戏呗!”侯满意解释道。

在高阳良好的戏曲环境中,庆长昆弋社不断发展,昆曲在北方民间逐渐复兴。

1910年,由于理念不合,庆长社的演员们与戏箱主发生了一次争执。于是,演员侯成章、侯瑞春、侯益隆、马凤彩、郭风翔、侯益才、赵德纯、侯海云、李全堂9人集资买了一套旧戏箱,成立了荣庆昆剧社,继续在乡间活动。同时,剧社还招募了一批孩子,开始培养后继人才。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北昆第一名家的韩世昌,以及侯玉山、白云生、魏庆材、侯永奎、马祥麟等著名北昆艺术家。

逐渐形成气候的荣庆昆剧社和逐渐成长的演员们无疑需要更大的舞台。而促使他们登上更大舞台的,竟是一次颇具戏剧性的水灾。

“1917年,冀中大部分地区遭受水灾,可以跑的台口极少,戏班几乎都要散了,荣庆社只能于当年秋后进京谋生,在北京乐天园演出。结果越唱越出名,连北京大学的教授、学生都爱来这里听昆曲,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和教授吴梅都对他们做出过很高评价。”侯满意介绍。

不久,京城戏剧界举行赈灾义演,在京的各戏班都拿出自己的拿手戏参演,荣庆社的参演剧目有三出:头一出是郭蓬莱的《寄信》,二出是韩世昌的《刺虎》,压轴戏是侯益隆、侯玉山的《通天犀》。这4个演员中除郭蓬莱外都是高阳河西村人。通过这次义演,荣庆社在京城戏剧界的地位更加稳固。

曾在京城兴盛了200多年,后流落于民间的昆曲艺术,重新在京城绽放。

1918年、1919年,荣庆社应邀两次去天津演出。1919年11月,到上海的演出,引起很大反响。因为是清灭亡之后第一个来上海演出的昆曲戏班,荣庆社也被尊称为昆曲第一大班。这次演出的盛况,还激发了有识之士于1921年在苏州办起了“昆剧传习所”,培养了南昆“传”字辈一代昆曲艺术家,为延绵数百年但已有些式微的南方昆曲播下了薪火相传的种子。

当时著名的昆曲家徐凌云先生不无慨叹地说:“昆曲本来起源于南方苏州,而今却兴盛在北方,反而压倒了南方。”表演日益精湛的韩世昌甚至获得了“昆曲大王”的美誉。

1928年赴日表演《游园惊梦》,韩世昌饰杜丽娘。 资料图片

为弘扬昆曲艺术,1928年秋韩世昌率20多位昆曲名角,应邀赴日本演出,每场座无虚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35年荣庆社分成两个班,一班名仍为荣庆社(基本上是荣庆社进京的那些人),另一班改名为祥庆昆剧社。

1936年,祥庆社与荣庆社同时出发巡回演出,祥庆社主要活动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历时两年多,扩大了高阳昆曲在南方的影响。而荣庆社则去了天津一带巡演。

巡回演出时,正值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各地人心惶惶,演出无以为继,祥庆社只能无奈解散。一部分人去搭别的班跑龙套,另一部分人则回乡务农。

“河西村的演员们大多回到家乡,他们积极参加本村的子弟会活动,还招收了一批青少年来培养,每晚必聚在一起分工教戏。后来,在北京养病的韩世昌把他的一套戏箱送来,子弟会能排练成戏,在农闲时演出,使得昆曲在河西村更加普及。”侯满意当时虽然刚刚记事,却对这些细节记忆犹新,“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学唱昆曲的,附近村庄的人们开玩笑说,‘就连河西村的狗叫也有点昆曲调门儿。’”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韩世昌与白云生共同成立了庆生社,班里成员有侯永奎、魏庆林、刘庆云、常连太、李凤云等7人,与北京昆曲学会合作演出,后来并称为北京昆曲社。

但时值内战,昆曲社境遇不佳,艺人们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北方的昆曲又处在了一息尚存的状态。

3 重生:北方昆曲剧院的成立

2017年4月30日,河西村春河小学迎来了三位从北京来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北方昆曲剧院的昆曲艺术家乔燕和、张国泰和侯宝江。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对学校里学习昆曲的孩子们进行培训。自从2011年北方昆曲剧院把春河小学作为北方昆曲河西村培训基地以来,这样的定期培训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两次。

虽然三位老师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河西村人,但他们都把回河西村的行程称作“寻根之旅”。

事实上,北方昆曲剧院的成立,和河西村的艺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昆曲艺术的恢复得到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当年十月,文化部派人到河北农村寻访高阳昆曲艺人,侯玉山、孟祥生、侯炳文等昆曲演员被接到北京,重新安排工作、生活。同时还寻找到了流散在城市里的韩世昌、白云生、马祥麟、侯永奎、魏庆林、吴祥祯、陶小庭等人,为恢复北方昆曲做好了充分准备。”谈及那段历史,身为韩世昌入室弟子的乔燕和如数家珍。

1950年10月,浙江昆剧团进京演出了《十五贯》,得到了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周总理赞叹道:“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同年,由文化部组织的北京昆曲代表团赴上海参加了“南北昆曲观摩汇报演出”,韩世昌、侯玉山、马祥麟等河西村昆曲艺人也是代表团成员。

1957年6月22日,北方昆曲剧院成立大会在文化部礼堂举行,以10位老艺人为主。这些老艺人曾从艺于庆长社和荣庆社,其中5位是高阳县河西村人。

“成立之初,北方昆曲剧院主要由河北籍的老艺人如韩世昌、侯永奎、白云生、马祥麟和戏曲学校毕业生,以及南方调来的一些演员组成,韩世昌任院长。”乔燕和说。

自此,昆曲终于以一个国家剧院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再不是“跑大棚”的戏班了。

从河西村走出来的北方昆曲由此重获新生。

河西村春河小学的孩子正在排演昆曲《春香闹学》。 王思达摄

后来,韩世昌与梅兰芳、马祥麟合演了《牡丹亭》中的《闹学》《惊梦》。这也是韩世昌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相识40年的第一次合作演出。

“韩世昌与梅兰芳都是陈德霖老师的高徒,但梅兰芳先生每每自谦是韩世昌的学生,觉得自己向韩世昌学艺没学到家。”乔燕和说。

北方昆曲剧院建立后,急需增加一些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年轻演员,但当时昆曲演员几乎绝迹,只有高阳县河西村有这样的人才,于是剧院将该村的侯长治、侯新英、王圈、侯广有(侯玉山之子)、侯宝珠(侯炳武之子)等人选入,他们很快成为剧院的骨干。剧院的乐队队长以及打击乐的全体教师,也是从河西村调来的。

“可以说,河西村的昆曲艺人撑起了北方昆曲剧院成立时的半壁江山。”乔燕和表示。

60年来,北方昆曲剧院以保护、继承、发展、革新昆曲艺术为宗旨,整理、改编、移植、新创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传统戏,培养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优秀专业昆曲演员。

剧院还以不同形式30余次出访过美国、日本、芬兰、俄罗斯、瑞典、意大利、丹麦等国家,受到海外各界人士的高度称赞,为昆曲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责任编辑:张向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