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魏县加快建设冀鲁豫三省交汇区域新兴中等城市

2017-05-17 10:48: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魏县省级经济开发区石刻标志。

宗申白俄罗斯大型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生产的大型农机机械。

爱美森木材优化加工企业车间一角。

后西营村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阅读提示:

魏县发展目标:今后五年,实现“十三五”规划“三翻番两建成一摘帽”目标,即: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3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两番、达到2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县强民富、绿美水秀、城乡一体”的冀鲁豫三省交汇区域新兴中等城市;摘掉贫困县帽子。

近年来,魏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人才兴魏”战略,紧紧扭住“重质量、要效益”工作中心,持续摆开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三个主战场”,集中力量打好三大产业壮大规模、现代农业上档升级、县城建设扩容提质等“六大攻坚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调结构补短板、聚产业促发展,开辟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谱写了发展新篇章。

硕果累累,豪情书写华章

魏县县委书记卢健说:“按照魏县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扬‘重信义、敢担当、创大业、爱家乡’的新时期魏县精神,主动作为,砥砺奋进,实现了‘十二五’的完美收官和‘十三五’的强势开局,迈上了加快建设冀鲁豫三省交汇区域新兴中等城市的新征程,掀开了加快发展的崭新一页。”

牢记发展要务,县域经济实力得到新增强。该县紧紧抓住发展的“牛鼻子”,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实现逆势上扬、稳中求进。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1亿元,比2011年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5亿元,比2011年增长14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9亿元,比2011年增长190%;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5亿元,比2011年增长80%,荣获“河北省经济发展先进县”。

补短板强支撑,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该县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东区建设,短短三年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聚集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近年来,该县积极对接央企名企,引进建设了宗申白俄罗斯大型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台资装备产业园、中加汽车制动产业园、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北京二锅头酒等一大批中外合作、京津产业转移和央企合作项目,发展壮大了先进装备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木材优化深加工三大产业。魏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河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强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路上实现新跨越。该县通过大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143个工作组、429名驻村干部,“一帮一”4051名优秀干部和106个党组织,吃住在村,亲情帮扶,实现了发展产业“拔穷根”,易地搬迁“挪穷窝”,建美丽乡村“变穷样”,合力攻坚“摘穷帽”,一大批贫困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城乡一体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启动县城建设三年攻坚,投资41亿元推进道路、公园、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城南新区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推进城乡环境保洁一体化,实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及“六街”机制,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梨乡水城风景片区、工业园区片区等8类、145个美丽乡村重点村,前闫庄、后闫庄等7个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精品村。

筑牢农业根基,“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大力实施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和“吨粮县”建设,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两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全省首批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两次荣获省政府农田水利建设最高奖——“海河杯”一等奖。建成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7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9%。建成生态无公害精品鸭梨园区8万亩,被确定为省级梨及其产品出口基地示范县。与中粮集团我买网合作,魏县鸭梨等特色农产品打入高端消费市场。

坚持民生优先,和谐魏县建设取得新成效。近年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5亿元,办好教育、卫生、就业等一大批民生实事。2016年争取道路改造项目18个、建设里程136公里,项目数量、建设里程和投资居全省前列。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魏县”建设,建成“天网覆盖工程”,实行“网格化”巡逻防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宣传思想引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启动实施全民教育系统工程,争做“最美魏州人”、红白事大操大办治理等活动卓有成效,涌现出李海群、史北海、申文堂等一批“中国好人”、省级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学习最美、争做最美蔚然成风。文明创建成效显著,连续荣获河北省文明县城。

转型升级,走发展新路

“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结构。”魏县县长樊中青说,综合研判魏县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特征,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必须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

跨越发展迈大步。作为全省第一人口大县,魏县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工业、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等方面存在短板。为实现增比进位、跨越赶超,该县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绿色发展贯始终。近年来,魏县利用引黄入邯冀南首站过境优势,整修河渠,县城周边形成66公里环城水系、9000亩生态水面,并拥有20万亩生态梨园,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立足可持续发展,魏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丽魏县。

全面发展享幸福。“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区域新兴中等城市两大发展目标,该县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升级、美丽乡村、精准脱贫、民生改善等全面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用心招引,培育壮大产业

近年来,魏县扭住重点项目不放松,把项目建设摆在“三个主战场”之首,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木材优化深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大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两年时间率队外出招商对接百余次,对接考察企业70多家。明确其他县级干部招商任务,每名县级干部每年引进一个亿元以上项目。如今,魏县每天都有3至5名干部外出招商、2至3拨客商考察洽谈。

宗申白俄罗斯大型高端农机装备制造项目,从获得相关信息开始,魏县持续跟踪对接两年之久,最终使其落户,从开工到投产仅6个多月。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为加速产业聚集,延长产业链,该县抢抓国务院国资委对口帮扶魏县的机遇,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强力推进大唐魏州热电联产、中储粮魏县分库改扩建等央企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快科电梯、宗申新厂区、科技孵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短短三年多,以宗申白俄罗斯大型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台资装备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爱美森木材加工、勤政木业等为代表的木材优化深加工业,以桑德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为代表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形成聚集发展态势。

统筹城乡,做足生态文章

为加快城乡建设,魏县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主动对接中原城市群,做美梨乡水城,促进城乡一体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全面扩绿增绿。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标准推进大型公园建设,利用道路“金边银角”建设街头游园。魏祠公园被省住建厅评为四星级公园,国家园林县城顺利通过专家初评。

打造城市靓丽景观。坚持现有绿化与新增绿化相结合,“花、灌、乔、草”相结合,形成“一街一景观、一街一特色”道路绿化景观。围绕打造城市生态“绿肺”,建设环县城、环县界两圈林带,沿六大公路干线建设6条绿色长廊,先后完成交通沿线绿化80公里,新增防护林45万平方米,城镇防护绿地实施率80%以上。

全面加快新区建设。立足区域中等城市定位,着眼城市功能完善和长远发展,启动新区天安大道东延和广源街、兴源街南延等重点工程,推进魏州亿丰时代广场、大剧院等重点项目,谋划推进市民中心、儿童城等城建项目。抓好环城水系提档升级,启动环城水系湿地公园建设,升级改造黄河水景园,实施河湖水系精品观光路提升,完善天河有氧慢行系统、魏祠公园等配套设施,谋划建设2座综合性公园,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为争创国家文明城市,该县发挥文明单位引领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共建共享创建局面。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为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四美”要求制定美丽乡村“一片区、三线路、多节点”发展思路,将生态文化旅游元素植入美丽乡村,实现点上纷呈、线上靓丽、片上宜居、面上干净,增加群众收入。

一片区:即突出抓好梨乡水城风景片区,重点发展魏文化观光带、梨文化景观带、水文化景观带,乡居乐龄区、乡韵梨园区、乡遗文园区和在主要交通沿线、自然风景区、城镇旅游服务点等区域,重点改造乡村景观和群众生活环境。依托20万亩生态梨园举办“梨文化旅游节”“鸭梨采摘节”等活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第17届梨花节,累计接待游客410万人次,带动相关行业增收约3.6亿元。

三线路:即聚力打造3条精品线路,今年重点打造德政生态观光线、仕望集传统农业线、魏城镇梨文化旅游线等3条精品观摩线路。

多节点:即着力抓好20个美丽乡村省级精品村、49个省级重点村,基本完成561个村(居委会)“两改一清一拆”,建立农村长效保洁机制。

精准脱贫,加快建成小康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魏县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六大攻坚战”之一,主动对标河南兰考县,用“绣花”功夫精准滴灌,确保贫困群众如期稳定脱贫。

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负责制,县乡村逐级签订“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成立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推进小组”,组长、副组长全部由县级干部担任,定责任、明任务、限时间。每季度对贫困村进行集中观摩、打分排队,给足压力、激发动力、凝聚合力,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为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县委书记卢健和县长樊中青带头分包最穷最难的贫困村,走遍全县143个贫困村问民情、询民计、解民忧。其他县级干部、相关部门一把手、乡镇书记、乡镇长也纷纷包村包户,指导帮扶脱贫。143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点对点帮扶。

精准滴灌发展产业。为找准“穷根”,发展扶贫产业,各驻村工作组因村施策、对症下药,通过贫困劳动力输出转移、家庭手工业、股份合作制产业等项目,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途径。

发展劳务经济,让贫困群众增加工资性收入。立足劳务输出大县、“实打实”劳务品牌。加强对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对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在校生,每年补助3000元,推动贫困劳动力向技能型、创业型转变。去年,全县实行劳务收入60多亿元,贫困劳动力人均月工资增加1500多元。

发展家庭手工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致富。把家庭手工业作为促进农村贫困“留守人员”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实施“政银企户保”机制,培育了服装加工、箱包、梨木厨具、食用菌种植等一批专业乡(村),带动近万名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股份合作”经济,让贫困群众实现“三金”增收。实施“股份合作+”精准脱贫机制,贫困村实现股份合作全覆盖。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每个贫困户入股,变资金到户为折股量化权益到户,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贫困户实现保底分红。同时,贫困群众还可以土地流转形式入股企业、合作社并打工,享有股金、租金和薪金。

优化环境,激发发展活力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局规范运行,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三个清单”制度;强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构建功能完善、产业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

推进开发区发展改革。加快开发区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制,将工作人员薪酬与所引项目的投资额、利税额、就业人数等结合起来,全面激发开发区工作人员干事激情。设立开发区安监分局、城管分局、治安中队,加强开发区安全生产、区容区貌、社会治安管理,提升开发区综合管理水平。

做优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行政审批局功能,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衔接落实好上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梳理编制魏县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提高公共服务供给和政务服务效率。强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三级平台”,做好“两个代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文/张佩、郭海民 图/张佩、栗云龙、王建功、马西豹)

责任编辑:杨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