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保定:千年古城始于“保州”

2017-05-25 17:58: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保定:千年古城始于“保州”

上世纪30年代保定西大街的景象。

保定:千年古城始于“保州”

民国初年的保定槐茂酱菜园加工作坊。

保定:千年古城始于“保州”

观音堂胡同旧照。

保定:千年古城始于“保州”

今日保定。骆凡摄

记者 王思达 徐华

阅读提示

在北京和石家庄中间,有一座从两地乘高铁只需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的城市——保定。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保定更为直观的印象可能是有保定三宝之称的“铁球”“面酱”“春不老”,还有如今火遍大江南北的驴肉火烧。

事实上,保定这座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城市,还拥有着独特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底蕴。

起源:因军事而兴的千年州城

“保定这个地名,最初出现在元朝,取‘永保(大都)安定’之意。谈起保定,人们都知道这是一座古城。可是保定究竟‘古’到什么程度?有多久的历史?恐怕大部分人都说不清。事实上,对于保定最早出现城市的年代至今仍有多种说法,有人说距今2000多年,也有人说距今1000多年。那么,这些说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5月11日,谈及保定的城市历史,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孙进柱指着一张保定市地图,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现今保定范围内,城邑的出现,据典籍记载和考古发掘证实,可上溯至商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该区域已是村墟星罗棋布,城邑大量产生。如战国时期,今保定城的所在地是燕赵两国的边界地区。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记载,燕昭王曾在今保定旧城东五六里的地方建了一座广养城,用来屯兵和驯养战马,驻守边防。经过文物部门调查,也确实在东高庄一带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城墙遗址。据此,有人认为保定城市出现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孙进柱告诉记者。

然而,2000多年前的广养城并没有延续下来,真正建于如今的保定城区并延续下来的城池,是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保州城。

北宋建立后,保定一带处于宋辽两国的边界线上。北宋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在清苑县设保塞军,有保卫边塞之意,军是北宋在边防地区设立的相当于县一级的带有军事性质的行政机构。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朝廷开始修筑保塞军城,第二年就升保塞军为保州,继续营建州城。到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保州城正式建成。

“当时的保州城,就在原清苑县城西南二三公里的位置,即如今的保定老城区。因此严格来说,这就是保定城区真正形成城市的开始。”孙进柱认为。

“据《宋史》载,建成后的保州城,仅城内的营舍就有1500多处。这些营舍主要是军营,所以保定一开始建城就有军事城市的特点。从建筑上说,它还突出了城市的军事防御功能,有城墙、城壕,而城内则遍布军营。”孙进柱介绍。

宋辽两国缔结“澶渊之盟”后,双方以易水和白沟为界,保州仍是边境重镇,战略地位很突出,北宋不少名将如杨延昭等都在保州任过职,在此率军抵御辽兵。后来宋、金联合灭掉辽国,可是金朝在军事上处于强势,北宋不仅没有收复过去的失地,反而经常受到金朝军队的威胁。

终于,在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灭掉北宋,保州也被金兵攻破,归属金朝。此后,保州成为金中都(即现在北京)的南部屏障,因此金朝于天会七年(1129年),在保州设顺天军节度使,保州的军政地位进一步提高。

重建:今天老城区仍有元代保州城印记

保州城的建立,开启了保定千年州城的历史。但是,作为军事要塞的保州城却很快毁于战火。

金朝末年,成吉思汗率强大的蒙古军团,南下进攻金朝,很快占领保州一带,并于金贞祐元年(1213年)攻下保州,保州城被焚毁,成为一片废墟,保州治所只好移驻满城。

“到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成吉思汗授汉军将领张柔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第二年,张柔由满城移驻保州,开始主持重建保州城。”孙进柱告诉记者。

“元代历史学家元好问的《顺天府营建记》一文对这次重建有较全面的记载,这让我们了解到当时重建保州城的几个特点。一是‘画市井,定民居,置官衙’,‘度地为势’,先期进行规划。二是统一划分城市的坊里,共分鸡泉、吴泽、懋迁、归厚、循理、迁善、由义、富民、归义、兴文10坊。三是在城中修复或新建多座庙宇。四是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主干道,连接次干道和小街胡同,形成城内的交通网络。”孙进柱介绍。

“张柔重建的保州城,奠定了保定的城市格局。这种街坊式的网状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天的保定市老城区,没有太大改变。”孙进柱介绍,“今天,在保定市老城区,人们仍能寻找到元代保州城留下的印记。如著名的帅府胡同,就是张柔当年驻扎的地方。再如税务角,就是当时税务司所在地。”

元代保州城留下的印记中,最为有名的是被称为保定八景之一的古莲花池。据考证,古莲花池的始建者就是张柔。2001年,古莲花池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元九年(1272年),元朝定都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保州成了护卫京师,集政治、军事功能于一身的城市,为顺天路治所。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将其改名为保定路,寓有“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明朝建立后,将保定路改设成保定府。嘉靖二十年(1541年),又改设保定总兵官,统辖的军事区除保定府外,还包括正定府,保定城驻军比以前更多,显示出军事地位的重要。

“因其军事地位,保定改筑城池,主要是把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建门楼和瓮城。”孙进柱告诉记者,“明代保定府大致呈方形,只是在城西南部向外凸出有200余米,并略呈弧形,往北又是直线。鸟瞰这座城池就像一只硕大的靴子,所以人们俗称保定城是‘靴子城’。”

如今,在保定市天威路有一段500余米长的城墙遗址,便是明代城墙的遗存,于1984年6月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变迁:省道府县四级行政机构汇聚一城

在保定,有一游客们几乎必去的景点——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署,又称直隶总督部院,是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原建筑始建于元,清雍正八年(1730年)经过大规模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可谓清王朝历史的缩影,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孙进柱介绍,“这座直隶总督署,也是保定曾经作为省城繁盛的见证。”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成为直隶省省会,其数百年省会的历史由此开启。

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此后新建直隶总督署。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又在保定建了一座道台衙门,即清河道衙,保定成为省、道、府(保定府)、县(清苑县)四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在省级机构中,除总督署外,按察使和布政使也另建衙署,而且官衙多建在如今西半城的西大街一带,因此西大街就像老保定城一条高耸的脊背。”孙进柱告诉记者。

当年的布局一直影响至今。今天,走在直隶总督署所在的西大街上,记者仍能感觉到其地势明显比周围高。据一些上了年纪的当地人回忆,“1963年保定发大水,城区很多地方都被淹了,唯独西大街那块儿没有被淹。”

政治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保定商业和教育的发展,各种会馆和学校开始涌现。

“据专家考证,保定城的会馆建筑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年间,和保定成为直隶省会时间差不多,此后会馆建筑不断增加,先后有10余座。规模较大、较有影响的有中州会馆、湖广会馆、安徽会馆(又称两江会馆)、浙绍会馆、三晋会馆、四川会馆、山东会馆(也称山左会馆,有2座)等。到1948年保定解放时,会馆建筑还存有中州、安徽、浙绍、湖广、四川、山东、三晋、云贵这8所。”孙进柱说。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保定开办了莲池书院,成为直隶省的最高学府,标领了一代学风。在保定称得上近代化的教育机构是畿辅大学堂,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这是直隶省的第一座新式学堂。自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停科举以广学校”之后,保定的学校教育就迅速发展,官办和私立的学校大量出现。

“这些学校从教学形式到建筑格局都与旧式的科举教育有根本不同。从建筑上来说,过去科举教育时代官学建筑是以庙为中心,而新式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即注重学校的教学功能,主体建筑是教室,一般是成排布局,与现在的学校建筑格局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孙进柱告诉记者。

保定近代城区格局的改变始于晚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初,卢沟桥到汉口的铁路开始修建,并于次年在保定西关外建火车站,西关外逐渐繁盛,建筑物增加,人口增多。另在南关外府河两岸,依托府河码头和航运,建起规模较大的发电和面粉加工企业,产生了近代化的工业建筑,形成工业区。东关外因有军事学堂,街巷也从东关向外延伸。保定城区开始突破城墙的范围。

未来: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保定因军事地位而兴建,因政治地位而兴隆,可以说保定的城市历史自古以来就和政治息息相关。近代以后,作为直隶省会的保定也随着省会的变迁而几度起落。”孙进柱介绍。

近代保定第一次的衰落应该是在清朝末期开始的。随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洋人打开,天津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在天津划立租界。随着外国资本和洋人的大量涌入,天津迅速繁荣壮大,成为北方的商业集散地、工业重镇和金融中心。

“1870年以后,由于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所以直隶总督一般是夏天在天津办公,冬天才回到保定。此时,直隶总督的实际办公地已是天津。当时的保定南关临近府河,船运可直达天津,因此商业联系也较密切。京汉铁路通车初期,运往天津的货物到保定时多改为船运,转运业一时间支撑着保定工商业的发展。但保定的近代工业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民国初期工商业得到发展繁荣的时期却是保定的衰败时期。”孙进柱认为。

民国建立后,沿清代直隶省建制,留保定府,撤清苑县。1913年直隶省省会迁到天津,撤保定府,恢复清苑县。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政府又被设在北平(今北京),当年10月又迁天津。到1935年6月,河北省政府再由天津迁回保定。抗日战争时日军侵占保定,并将其作为河北省日伪军政首脑机关驻地。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1947年10月迁回北平。

1949年7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河北境内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及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河北省建制,省会驻保定。

“从1958年到1968年,河北省会在天津、保定之间搬迁。”孙进柱说。1968年2月3日,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省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保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长足发展。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到2015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保定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12平方公里增加到253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119.4万人增加到280.6万人。如今,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保定作为京津一线腹地城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保定市方志办提供

[相关]趣说保定胡同

“‘胡同’是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据学者考证,‘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孙进柱告诉记者,今天的保定城正是在元代重建保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名称各异的胡同也就成为古城保定一道颇为特殊的风景。

特点一:以形取名

在保定老城区中,一些胡同的名称来历,根本没有什么深奥的历史根据,而是直截了当根据胡同的形状取的名称。比如“辘轳把胡同”,因为一条胡同中央有一段长约5米的转弯处,整条胡同俯瞰酷似过去自汲井用的辘轳把,所以就称之为“辘轳把胡同”。

特点二:孪生胡同多

保定老城区的主要干道方向都比较正,加上过去干道少,所以形成了一些南北对称东西呼应的孪生胡同。比如前平嘉胡同、中平嘉胡同和后平嘉胡同;穿行楼南街与穿行楼北街;省府前街与市府前街(虽然相隔甚远,但名称对称);白衣庵与青衣巷(一个东南一个西北,遥相呼应);大金线胡同与小金线胡同;大钟树胡同与小钟树胡同。

特点三:与官职有关

因为保定自宋代开始就是军事重镇,清代以后又成为省府,因此许多胡同名都和官职名称分不开,不少胡同的名字充满了“富贵气”。如相府胡同、国公街、将军庙等。

特点四:丁字路口遍布

保定老胡同中有很多丁字路口,至于为什么这样,解释各不相同。一说保定过去城市功能为防御入侵,而丁字路口就是为了方便巷战;一说丁字路口不会堵车,便于交通。

特点五:谐音误读,将错就错

保定话发音,总有一些音节容易混淆,这一点,在胡同名称上,也有所体现。现在莲池大街一带,曾有一条胡同叫“羊叔胡同”,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为“杨淑胡同”。而大慈阁一带,有一条民国时期叫作“撒珠胡同”的,后来又被很多人误读为“沙珠胡同”。原南市区的“茂跃胡同”,则被很多老保定读为“冒烟胡同”。

整理/记者 王思达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