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第20届“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群像:谱写青春华章

2017-06-01 11:12:12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任路平(右一)在病房询问患者情况。

张建在进行服务器调试。

杨艳代表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为贫困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

马红(前排右)和丈夫(前排左)以及家人在一起。

佟震(左)在霸州京南桃园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种植人员进行培训。

□记者 王思达

阅读提示

青年,一个充满活力的称谓,一个阳光向上的群体。国家的希望属于青年,民族的未来寄托于青年。

怎样才算是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有志青年,每个人有着自己的判断。但刚刚荣获第20届“河北青年五四奖章”的十位获奖者,无疑是被人们普遍认同的青年榜样。

他们有的勇攀科研创新高峰,不断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有的扎根基层,用多年的坚守和执着造福一方;有的心系群众,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普通人的平安和健康;有的播撒大爱,让爱心和善举在燕赵大地传扬。

他们,为燕赵大地的青年们树立了可敬可学的榜样。

扎根基层

把青春献给大地

对37岁的塞罕坝林场千层板分场场长于士涛来说,他的青春岁月和两个“一”紧紧联系在一起:一片林海和一种精神。

出生于冀中平原地区的“80后”于士涛从小就对大山有着强烈的向往。2005年,他一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就选择了塞罕坝。

经过简单的培训,于士涛被分配到了千层板林场下属的马蹄坑营林区工作。“刚开始的几天我感觉哪里都很新鲜,跟着营林区主任跑前跑后,干劲十足。可是没多久,激情消退,随之而来的各种困难考验超过了我的心理预期,梦想与现实的反差让我几乎无法承受。”谈起这些,如今已成为千层板林场场长的于士涛有些不好意思。

当梦想撞上现实,于士涛有些不知所措。他几次想到退缩,直到一位“贵人”的出现。

2006年春节过后,于士涛被调入生产股工作,由一位叫顾殿江的老师傅带着。顾师傅50多岁,不怎么爱说话,他扎根林场几十年,被称为林场的“活地图”。在工作间隙,顾师傅经常讲起老一代务林人坚守深山、爬冰卧雪、无私奉献的创业故事。“这些故事听得我鼻眼发酸,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于士涛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塞罕坝精神,作为第三代塞罕坝人,他决定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

怀着这样的决心,于士涛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从防火到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到整地到造林,从割灌到抚育到经营利用,于士涛每天早出晚归,走遍林场的每一个小班、每一块林地,认真记录着每一片林子的位置和特征。

付出总有回报。几年来,于士涛整理出了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为全国森林经营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他还启动实施了“森林防火关键技术研究”等6大林业尖端课题,在高海拔地区工程造林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

一棵树苗,一生相托;万顷林海,代代传承。于士涛交出的青春答卷是第三代塞罕坝人的无悔坚守。

和于士涛一样,现任霸州市北头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佟震的青春,也经历过从最初的彷徨到在基层的坚守。

2008年,26岁的佟震回到家乡霸州,在北头村当了一名村主任助理。虽然出身农村,但从小外出念书、脱离农业生产,让这个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一度十分迷茫。

但青年人的拼劲儿让他不甘于现状。2012年初,佟震带领附近几个村的4名大学生村官外出考察,经过几个月的谋划,他们联合在北头村办起了“大学生创业园”,通过初期提供土地无偿使用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在创业园,佟震创建了生态养殖场,养起了柴鸡、大鹅和黑猪,同时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了各类绿色有机蔬菜。从外行到内行、从迷茫到坚定,原本对种植和养殖一窍不通的佟震硬是靠着踏实苦干实现了创业奇迹,带动了农民致富,还为周边村民创造了20多个就业岗位。

“我还会继续在农村创业,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谈到将来的打算时,佟震说。他知道,农村才是自己创业的沃土。

和于士涛、佟震相比,身为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副院长的段洪波,长期奋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离人们印象中的基层似乎有些远。

2016年2月,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段洪波作为河北大学派驻张家口赤城县椴木沟村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组组员,进驻椴木沟村。

椴木沟村共有225户、645人,其中贫困人口192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到全村人口的60%,初中辍学率高达80%。

“扶贫必扶智,教育是从根本上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最佳途径。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段洪波深知知识改变村庄命运的重要性。

段洪波和同事们经过4个多月调研整理,邀请学校、社会专家共同把脉会诊,决定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椴木沟村扶贫攻坚的重点。

2016年7月15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与赤城县椴木沟村精准帮扶结对仪式在椴木沟村委会成功举行,开启“校村联动、教育扶贫”模式的探索。

经过段洪波和同事们一年多努力,村内的经济环境和孩子们的入学情况都有了明显改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扶贫先扶智,扶贫更扶志,让椴木沟村的孩子接受到良好教育,让椴木沟村的百姓体会到教育扶贫的甜头,我们将用好这些精准有效的方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段洪波说。

心系群众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如果给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任路平的职业生涯作一个注解,救死扶伤无疑是最合适的词汇。

作为医院内分泌科的骨干,任路平的心中一直装着群众、想着患者。

2004年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参加工作后,任路平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攻读了中国医科大学内科学博士和澳大利亚加尔文医学研究所博士后。任路平的不断进修、苦读,只是为了一个目的——“提高自己的医术,更好地服务群众,医治患者”。

在任路平所在的内分泌科,九成是糖尿病患者,经常需要面对各种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一次,科室里来了一位糖尿病患者,脚部已经溃烂。任路平了解得知,患者开始只是脚上扎了一个钉子,到别的几家医院就诊,都被告知需要截肢。任路平深知截肢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她细心诊断,通过科室建立的糖尿病足单元,用全新的创面换药技术,保住了患者的脚。

见微知著。在临床工作中,任路平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态度和蔼、认真负责,至今仍保持接诊患者的零投诉;对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钻研业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医疗水平。她曾两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河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两项。

正如任路平自己所说:“我要扮演好医生、老师和科研工作者这三个角色,更好地服务患者。”

如果说任路平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减轻患者痛苦,那河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小强来了》制片人、主持人李延强的职责则是给他的听众和观众们带去更多快乐。

如果你在石家庄的街头问李延强是谁?恐怕很少有人能知道。但如果问“小强”是谁?许多车友一定会抢着回答:他就是那个每天19时在电波中主持节目《小强来了》,每讲一个段子就能引起听众们会心一笑的电台主持人。

自2012年3月在河北交通频道开播以来,《小强来了》的收听率和回访率持续排名第一,被评为河北电台十佳栏目。如今,该节目已在拉萨、银川、新疆、云南、深圳等14家省市台落地播出。

在节目中,李延强说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让人误以为他是东北人。但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李延强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河北邯郸人。

在李延强看来,作为一个电台主播,他做的一切,都应该更好地服务听众。“东北人的幽默是不用经过太多思考的,节奏比较快。广播不会给听众太多反应时间,这种幽默正好合适。”

为了增加节目效果,李延强在电脑浏览器里收藏了大量的相关网站,手机上也安装了十几个相关APP,以便寻找灵感、创作桥段。几年来,石家庄的车主们已经习惯了“小强”每天定时的陪伴。

2017年2月,电视版《小强来了》被搬上了河北卫视,开创了河北媒体界首档电台电视台同名主打节目的先河。

对大部分人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需要兢兢业业、踏实苦干。但对有些人来说,即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注定要与危险相伴。

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缉毒侦查支队民警王龙时常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为了打击贩毒分子、保卫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王龙经常需要置身险境。

自2008年12月调任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缉毒侦查支队从事缉毒工作以来,王龙直接参与侦破各类贩毒案件20余起,亲手抓获涉毒疑犯27人,缴获各类毒品1.5吨。近3年,他率队北至黑吉辽,南赴粤闽川,连续破获15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由他牵头侦办的“2014—770”案,单案缴获冰毒87公斤,创下我省历史单案缴毒第一的纪录。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战功累累的缉毒英雄,大学时学的专业是中文,而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高中语文老师。

从温文尔雅、教书育人,到身经百战、缉拿毒贩,王龙的经历堪称传奇。常年在一线办案的经历,也让他拥有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和胆量。

在2014年的一次跨省抓捕中,王龙第一个冲进嫌犯所在的房间,将其扑倒在地,同时奋力按住对方的右手。

穷凶极恶的嫌犯没有放弃抵抗,疯狂地扭动身子试图向床头扑去。搏斗中,王龙的额头被对方顶在床头柜上,眉骨迸裂,鲜血瞬间模糊了右眼。但王龙顾不得这些,他向队友大喊:“快来,有枪!”

在队友的配合下,王龙终于制伏了毒贩。而在毒贩刚才奋力扑向的地方,发现了一把仿64式手枪和5发子弹。枪已上膛,处于击发状态。

每次回想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王龙的战友们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但王龙本人对此却显得轻描淡写:“当时没想那么多,习惯了。为了保证人民的幸福生活,就需要我们这些人去付出和牺牲。”

敢于创新

勇攀科研高峰

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他们要肩负起时代使命,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先锋。

陈四龙和张建,就是我省青年科研人员勇于创新的代表。

陈四龙,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室主任。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陈四龙一直从事花生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及花生品质性状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用陈四龙自己的话说,他的工作就是“和花生打交道”。

“和花生打交道”,这句很接地气的话,似乎和创新有些不沾边。但是陈四龙就是在农业这个最传统的领域,进行着最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多年来,针对我国花生生产高产品种含油量低、高油品种产量低等突出问题,陈四龙创造了一套高产高油花生育种技术,提高了花生品质和育种效率。他还创制出一批含油量达60%以上的新种质,先后发掘出一大批抗病、耐逆、早熟种质,现已被国内主要育种单位利用。

陈四龙育成的高产高油系列品种,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花生优质与高产育种难题,而且实现了花生由高产向高产高油的突破。其中,冀花4号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冀花5号、6号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四龙在科研上的创新,带来了我省在花生生产领域的一次次突破。目前,冀花4号、5号、6号在河北、山东、河南、新疆、辽宁等地大面积示范和应用,并被鲁花、龙大等油脂企业作为榨油的主要原料品种。

近5年,陈四龙主导选育的冀花系列花生品种已经累计应用6000多万亩,亩增产10%以上、增收200元,创造经济效益120余亿元。

与陈四龙相比,河钢集团邯钢公司自动化部信息技术中心软件二组技术员张建的工作似乎没有那么“高端”。但在他的身上,却闪耀着一名普通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之光。

作为一名“80后”程序技术员,年轻的张建曾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企业纸质问卷调查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存在的极大资源浪费。出于对企业资源节约考虑,张建利用业余时间默默钻研,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自主研发了企业问卷调查管理平台。

谁能想到,张建这样一个青年技术骨干,在2008年刚参加工作、第一次面对公司的大型网络设备和复杂的程序页面时,“曾被震惊得目瞪口呆”。“一串串字符,一行行代码,以前在学校从没见过。我心想,这就是我要从事的工作吗?”张建回忆。

正是在那样的“震惊”中,张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信息化系统调试开始,张建就跟随技术顾问一点一点学习,常常废寝忘食,在外人看来非常辛苦的工作,他却乐在其中。

参加工作十余年来,张建不断开发更加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软件信息平台,完成1162次系统升级和功能完善工作,处理上千万条问题数据,为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他还参与开发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保税库统计查询系统》《大数据平台》等30多套信息化系统。

“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工作。只要勇于创新,就能创造不凡。”张建说。

播撒大爱

传扬爱心善举

在此次“河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中,有一个人的职业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马红,衡水文轩私房菜员工。

“一个普通的饭店员工,为什么能获得‘青年五四奖章’呢?”初次看到这份名单,一些人心中难免生出这样的质疑。

但在了解她的事迹后,所有的质疑都烟消云散:丈夫离世,她不离不弃照顾公婆;改嫁不离家,她和再婚丈夫相敬如宾,一起扛起家庭责任,一同照顾着已逝前夫留下的父母。

马红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感动了无数人,她的家庭也因此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2000年,23岁的马红和张景堂相恋结婚,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倒也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丈夫被诊断为尿毒症。

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女人,为了多挣钱给丈夫看病,马红一边起早贪黑打理菜地,一边辞掉了效益不好的工厂工作,借钱买了辆电动三轮车做起载客、拉活儿的生意。

这样的日子,马红坚持了7年。然而,马红顽强的抗争没能挽救丈夫的性命。2009年夏天,张景堂不幸去世。懵懂无知的儿子、头发白花的公婆、治病欠下的外债……一时间,所有的压力扑面而来。

公婆对马红说:“景堂走了,这个家不能再拖累你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公婆的通情达理,让马红潸然泪下。“爸、妈,让我替景堂照顾你们吧!只要我有饭吃,就不让你们挨饿!”她坚定地告诉公婆。

2011年,马红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她对现任丈夫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带着公婆出嫁。

可是,生活并没有停止对马红的考验。2012年底,马红前夫的父亲张文起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但马红仍不离不弃,想办法为他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住了22天重症监护室、昏迷了7天、6次病危的张文起竟然渐渐有了意识,就连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生活一次次地打击马红,但这个刚毅的女人却从未屈服。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善良的人们一次次帮助她渡过难关。前夫张景堂和公公张文起住院期间,许多不留名的好心人不但给马红捐款捐物,还送去关心和慰问。

社会的温暖,让马红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也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有一次,当她听说有一位小伙子,同样因患尿毒症而生活困难的时候,立即专程给小伙子送去了爱心款。马红说,钱虽然不多,但心里很踏实。

她相信,这种爱的传递会让社会更加美好。

还有一位女性,和马红一样遭遇过不幸,不但坚强地挺了过来,还帮助了很多不幸者改变了命运。

她就是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会长杨艳。

杨艳出生于河北隆化县白虎沟村。7岁时,杨艳的父亲不幸去世,初中没毕业,她就辍学自谋生路。

现实让这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小姑娘过早地感受到了人间冷暖,却更唤起了她帮助别人的决心。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杨艳尝试成立了QQ群,号召更多爱心人士给灾区捐款。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积极响应。

这次捐赠,让杨艳感受到了网友的爱心和网络的力量。她开始思考着利用网络,聚集更多的正能量来做更多的爱心活动。2009年8月16号,杨艳创建了民间公益组织——“隆化爱心联盟”。

爱心联盟因爱心而凝聚、壮大,随着善举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不断有新的爱心人士加入。目前,爱心联盟已经拥有8个QQ群,成员多达1400人。5年的时间里,杨艳带领“爱心联盟”成员们自掏腰包救助了400多个失学儿童,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帮助弱势群体。杨艳说,每天的忙碌让她感到很踏实、很快乐。

燕赵大爱,因这些凡人善举而汇聚、传播。

(本版图片均由获奖者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杨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