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四百多年前—— 长城脚下的“义乌兵

2017-06-01 17:43: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浙江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以商业繁盛、客商云集而著称。

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以其宏伟、壮丽而闻名世界,被认为是中国的象征。

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却因为一群特殊的人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燕山脚下联系在了一起。

他们,就是400多年前在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带领下北上修建长城、驻守边疆的“义乌兵”。

因为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这段故事被湮没于历史的尘烟中。直到上世纪末,才逐渐为人所知……

在今天秦皇岛市抚宁区的明长城脚下,有序地分布着数百座明清时代的古墓,一些古墓旁的石碑上,隐隐可见镌刻的“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字样。

数百年来,这些坟茔背靠巍巍长城,面向东南,似乎在守望着什么。

坟茔的“主人”,正是400多年前北上修建长城、守卫边疆的“义乌兵”和他们的后代。

义乌和秦皇岛,一个位于东南地区,一个位于北国之地,两者相隔千里之遥。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南方人来到当时的北方边疆?他们又为当地作出了哪些牺牲和贡献?一切,还要从400多年前的戚继光抗倭说起。

“义乌兵”

北上修长城

“明代中叶,民族英雄戚继光奉命在浙闽沿海抗击倭寇。他考察了浙江各地,最后选择义乌作为兵源主要征召地。经过严格训练和10余年征战,部队基本为明朝荡平了倭患。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戚继光抗倭,而戚家军的主要成员,就是‘义乌兵’。”义乌市志编辑部主编吴潮海的一番介绍,把人们的视线拉回了400多年前。

“戚继光抗倭的光辉事迹,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戚继光和戚家军其后的事迹,却少有人知晓——这就是著名的戚家军北上。”吴潮海介绍。

荡平倭乱之后,戚继光奉调防御北方边患,戚家军3000多“义乌兵”跟随前往,修筑长城卫戍关隘,从此在北方边境繁衍生息。

“‘义乌兵’参与修筑长城,史书上记载并不多,我们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他们至少参加了3处长城的修筑:山海关老龙头、北京金山岭长城以及位于抚宁的董家口长城。”吴潮海说。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山海关有个老龙头,老龙头有个入海石城,有万里长城“龙头之龙头”之称的入海石城,就是“义乌兵”所修筑。

据《老龙头大事记》记载:“公元1579年(万历七年),都督戚继光指令参将吴惟忠筑老龙头入海石城七丈。”此外,在清乾隆《临榆县志》及1994年版的《山海关志》中也都有类似记载。这位直接负责修筑老龙头入海石城的参将吴惟忠,也是义乌人。

400多年前,在没有现代工程技术和重型机械的情况下,要在大海中修建石城,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实地勘察与施工设计人员反复磋商,这些北上戍边的“义乌兵”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海中施工方案,创造性地修筑了这道海中高墙壁垒。

“入海石城的修筑,使整个山海关长城南襟渤海、北倚燕山,从而做到有效封锁海面,控扼要塞,使长城宛如一条巨大的锁链,将山、海、关联成一体,构成极为险要的地理形势。”吴潮海评价。

除了入海石城,秦皇岛市抚宁区董家口长城,是“义乌兵”参与修建的又一处长城。董家口长城耸立在燕山东段的崇山峻岭之上,是戚继光上疏修成的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之一,护卫“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长城的北翼要塞。在突兀险要的山岭上,筑有16个烽火台,全长近9公里,最高处海拔556米,还筑有3座城堡。

“修筑长城之后,大部分‘义乌兵’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留在了当地,繁衍生息,守卫北方疆土,‘义乌兵’和长城的故事得以延续。”吴潮海说。

长城脚下

的“义乌村”

“义乌兵”随戚继光到北方后,修筑长城工程浩大,守边任务也十分艰巨。为了稳定军心,朝廷对北上的“义乌兵”推行了“徙民政策”:允许外地官兵的家属前来随军守边。于是,不少家庭就在这异乡边塞定居下来。

“战事相对平缓后,长城守军后代就近下山,找到有田有水的山坳、河谷,盖起了房子,定居于山下。一些有钱的长城守军后代,甚至盖起了当时比较气派的、造型类似于南方的人字形砖石结构的住宅。就这样,一个个义乌籍后裔相对集中的‘义乌村’开始产生,并延续至今。”吴潮海介绍。

在长城脚下究竟有多少“义乌村”?至今未曾有精确统计,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据秦皇岛市有关部门调查表明,仅秦皇岛境内明长城沿线,就有158个自然村有修长城人的后裔聚居。抚宁区的拿子峪村、板厂峪村、梁家湾村、城子峪村等,就是这些“义乌村”的典型代表,其中的城子峪村当初只是长城脚下一个驻军的城堡,守军和家属的增多,使它变成了村庄。

历经沧海桑田,如今,长城脚下的义乌将士后裔们还有多少先祖的记忆?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长城脚下的一些“义乌村”。

大小不一的石头为基、青砖交错筑成的高高拱门,伫立在抚宁区城子峪村的古城门楼下,满是历史沧桑感。村里的老人们告诉记者,这座城门楼“已经400多岁了,祖先修筑长城后又在开阔处建庄,修了围墙、城楼,种了松树,后来才有了这个村子”。

离城子峪村不远,是板厂峪村。古旧的门楼,粗壮的古松,是这些村落共有的特点。在村民们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曾经发掘出长城砖窑的“西沟”,与一段断裂的长城紧紧相连的,是石头堆砌的房基。村民们说,残缺的房基曾经是祖先戍守长城居住的地方。不远处,保留着曾经被文物部门发掘过的明代一处“军火库”的遗址,里面曾经出土了大量的石雷、石炮。

城子峪村往东约6公里,是董家口村。这里的古建筑保存更加完好,坐落在董家口长城之上的李家楼、陈家楼、耿家楼三座敌台入口的门条石上,分别雕刻有莲花如意云、双狮绣球等图案,雕工十分纯熟细腻,颇具江南风格。作为明代守城将士的后裔,董家口人把祖先修筑的长城一直当作“传家宝”一般爱护。

“董家口要塞、城子峪要塞和板厂峪要塞是明代军事名将戚继光上疏修筑的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留有明代遗风的古建筑、镌刻着‘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的墓碑,和村民们口口相传的‘祖先来自浙江义乌’的祖训,都为这些特殊的村庄作了最好的注解。”吴潮海说。

400多年的等待

和数十年的寻找

在董家口村,记者见到了骆家的后人——骆瑞峰。

骆瑞峰告诉记者,关于祖上很多的记忆,大多来自父亲骆金山。“父亲在世的时候常说,‘祖上是戍守长城的功臣’。他还说,祖上来自浙江,修过‘楼’、守过‘楼’、当过官。父亲在世时,总想和浙江义乌方面联系一下,但因为路途遥远和经济方面的制约,一直没能成行,最后带着一份遗憾故去了。”

虽然在“义乌村”村民们之间,“祖先来自浙江义乌”的祖训口口相传了数百年,但这些定居北方的“义乌兵”后代,却从未有机会和千里之外的故乡接触。

直到上世纪末,在等待了400多年后,被分隔两地的亲人们才又重新靠近。

见证这种靠近的主要人物之一,正是吴潮海。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修义乌市志之初,曾有一位东北人到义乌寻根,自称是‘义乌兵’后裔。我当时感到十分惊奇,根据他提供的族谱线索深入查找,发现他所说的居然都能和义乌当地一个村的家族对应上。”吴潮海说。

随着方志编纂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长城“义乌兵”的线索被发掘出来,引起编辑人员和更多当地文史爱好者的关注。“从2002年9月开始,我们先后9次派人赴北方调查相关史实,戚家军义乌将领许大洪、陈大成、吴惟忠、骆明春的后裔,以及‘义乌兵’曹氏、叶氏、孙氏、张氏后人先后被找到。不少‘义乌兵’后人至今还会说几句家乡话,至今还保持着有序的族谱传承,让人惊异于他们浓浓的故土情怀和流淌于血液深处的乡情。”吴潮海回忆。

2010年夏天,秦皇岛市政府在义乌市举办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周。当时,抚宁23位长城“义乌兵”后裔村民首次搭乘特别文化专列,回到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南方故里,接续家谱,联络亲情。

“那次去义乌之前,我专程去父亲的坟前磕了头,告诉父亲,他的心愿可以了了。启程时,我还随身带了父亲坟上的一捧土,后来撒在了义乌。”对那次返乡之旅,骆瑞峰记忆犹新。

长城“义乌兵”后裔的故事打动了更多义乌人。两年后的2012年清明节,13位义乌“老家人”,怀着对祖先的敬仰,千里迢迢赶到北方,和长城“义乌兵”后裔共同祭奠400余年来埋骨长城的先人。

一同参加了那次“走亲”的义乌商报记者吕斌回忆了当初的情景:“当时活动很盛大,来自河北、辽宁、天津等地的几十名‘义乌兵’后裔参与了祭祀。祭祀过程包括鸣炮、奏乐、诵读《祭长城将士文》。板厂峪村和义乌许宅村代表还共揭长城义乌兵先人遗像。我记得有一位‘义乌兵’后代现场送上的一副对联感动了很多人,对联是这么写的:戚家军南荡倭患海波平;义乌兵北抗虏犯长城坚。”

从那之后,长城脚下“义乌兵”的故事逐渐为世人所知。两地“义乌人”的血脉联系,再也没有中断。

后人继续

守护长城

“帐下共推擒虎将,江南只数义乌兵”,曾随戚家军赴闽抗倭的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这样描写当时的“义乌兵”。

数百年过去了,这些“义乌兵”的后代们,仍世世代代守护着长城。他们是不忘乡情的义乌子孙,更是守望家乡历史文化的燕赵儿女。

“义乌兵”后裔许长福是抚宁区板厂峪长城段的守护人之一,祖籍义乌许宅。20多年前叔叔许国华将年轻的许长福叫到跟前,“咱板厂峪是三县交界,什么人都有,想利用发财的也不少,我们不只看山,长城也要保护。我们老许家几百年前是修长城、守长城的,后来一辈辈地看长城,你太爷、你爷爷都保护长城,我们这辈不能断了,长城的砖,谁要动一块都不成!”

如今,年近花甲的许长福几乎每天上山巡城。20多年来,他踏遍了板厂峪境内的46座长城敌楼,他曾与山里野兽对峙,也曾从敌楼上不慎摔下,仍无怨无悔。

在这些“义乌兵”后代里,最为有名的是“中国长城学会”首位农民会员张鹤珊。

62岁的张鹤珊是抚宁区城子峪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78年起,张鹤珊就开始守护着村子附近的明长城,至今已有39个年头。

“1978年,我曾在长城黑家楼发现一块石碑,应该颇有历史价值。几年后我再上黑家楼,石碑已不翼而飞。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作为修筑长城的‘义乌兵’后代,我觉得保护长城就是我们的使命。”张鹤珊回忆。

从那以后,张鹤珊像看护自家孩子一样看护长城。过去,很多村民到长城上放牧、采药、翻蝎子等。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经济来源的一部分,其中许多家庭的家用和孩子的学费都要靠这些收入。然而,张鹤珊仍然对他们进行劝阻。

对此,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还反问张鹤珊:“这长城又不是你们家的,你管得着吗?”虽然面临重重困难,张鹤珊仍以自己的方式保护长城,每天干完农活之后,他都会爬上长城,在1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巡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张鹤珊被当时的抚宁区聘请为该县文物保护员,配发了工作证件,从此正式“上岗”。至今,张鹤珊守护的板厂峪至董家口段长城仍是秦皇岛市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

2003年11月,长城保护员制度向全国推广,并且被写入随后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可以说,《长城保护条例》中保护员制度,就是从张鹤珊开始的。

如今,张鹤珊已经成为民间保护长城的标志性人物,张鹤珊的事迹也成为民间文物保护的成功典范。

“义乌兵”的后代们,正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万里长城。(记者 王思达 宋柏松)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