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年临摹壁画,修补历史的密码

2017-06-02 14:56:57 来源:河北新闻网

工作中的郝建文。

工作中的郝建文。

郝建文爬梯工作。

郝建文。

记者 杨佳薇

从1984年开始,从事壁画临摹工作30余年,参与的古墓勘探及发掘“接近一百座”。在古墓里,那些隐藏着历史密码的美丽画卷,与他邂逅,因他重生。一次又一次,他将不同的壁画在博物院里复原,自己也感受着一种不一样的意义,期待用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壁画保护。

郝建文目前在河北博物院专事古代壁画临摹。回想自己经历的这些年,他有些感慨地说,壁画临摹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命中注定。每当看到文物的那一刻,他就觉得自己属于那里。而每一次在墓穴中完成壁画临摹,他都仿佛经历了一次古与今的对话。

到张家口扶贫, 目睹“壁画危情”

“这次扶贫,在张家口蔚县县城东北的南柏山村待了一年。看到当地几乎每个村都有寺庙和壁画,却没有一个摸底的数据,我觉得应该要尽快摸底。”

刚刚从张家口回到石家庄,郝建文心里还一直念念不忘当地的壁画保护。2016年2月刚去时,他在快要坍塌的南柏山村后寺,看到大殿墙壁上的壁画几乎都已被盗揭。“大殿梁椽上有‘时大清康熙七年重修……’的墨书,从残留的壁画来看,内容为佛教故事,画面精美,画工水平很高。面对壁画这样的境况,我感到很心痛。”

这些状况在蔚县并不鲜见,当地散落乡间的庙宇众多,数不清的壁画在自然和人为的作用下岌岌可危。驻村工作组李新组长带领郝建文,将后寺与另一座寺庙——前寺一起整理了一番,向省里提交了一个古建筑现存状况以及维修方案。目前,省文物局已拨款数十万元,将对前寺进行维修和保护。

其实,这并不是郝建文第一次关注张家口的民间壁画了。早在2010年,郝建文得知,“崇礼县上窝铺村有个即将倒塌的关帝庙,庙内壁画非常精美。”2014年,他向河北省社科联申报的“我省民间寺庙壁画发掘与保护研究——以崇礼县为例”课题得到立项。

当年8月,郝建文带着课题任务与同事赶往崇礼。亲眼所见还是令他吃惊,关帝庙只剩40多平方米的大殿。但在郝建文看来,摇摇欲坠的小庙里的壁画就是宝,“壁画绘制于光绪年间,达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画师们所追求的‘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的境界,有着非常强烈的民间美术特色。”

“为了保住它,我们精心制作了三小幅壁画摹本,计划交由爱心人士收藏并以此筹集修缮资金。”郝建文说,没想到,那次民间筹资很快得到回应,广东一位沈先生将一万元汇了过来。“通过那次的抢救,我发现热心文物保护的人不少。我觉得应该将这部分力量吸纳进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更多的壁画保护。”

赤脚踩着棺钉, 一摸鲜血直流

说起一次次对张家口壁画的关注,郝建文说,这和这些年一次次深入考古现场临摹壁画的经历不无关系。

“到博物院做壁画复原之前,我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要从事古墓壁画复制工作。”郝建文说,三十多年中,他主持临摹过河北、山西的十几处古代壁画,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保定曲阳王处直墓壁画,那是我省首次由文博单位独立承担墓室壁画临摹工作。该墓因出土彩绘浮雕《散乐图》《奉侍图》以及从美国追回来的《武士像》而闻名。

为了准确临摹,郝建文在临摹壁画时,随壁画线条的位置和走向,先是踮着脚画,接着坐在凳子上画,最后侧卧在地上画,有时甚至把头倒过来,撅着屁股画。等到再拓耳室顶部的图案时,他只能站在凳子上仰着头画。不仅如此,还得憋着一口气——因为潮湿的原因勾的墨线直想往下流,要是一呼气,勾的线马上便面目全非。“所以我们干一会儿,就得低下头喘喘气。”郝建文说,在临摹工作的后期,他的胳膊都几乎抬不起来了。

在郝建文的记忆中,那些在古墓中临摹壁画的日子,确实让他对“提心吊胆”这个成语有了切身体会。在王处直墓临摹《奉侍图》浮雕时,头顶一块大石头,随时都会掉下来;参加京深高速临漳县义城村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墓室基本全部被水浸泡,他光着脚踩在长满铁锈的棺钉上,用手去摸铺地砖,鲜血直流……

“正是有了这段日子,我觉得壁画艺术和壁画考古工作都非常神圣,应该有更多人关注。”郝建文说,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不断发展,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宫室壁画及墓葬壁画不断出土面世。对于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不但要维修保护,还要进行资料考证。

长期临摹壁画, 不到四十花眼

考古就是“苦中有乐”,发掘最苦、调查最累,这个“乐”,对郝建文来说,就是壁画临摹。

200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全国首届壁画大展,组委会特别邀请郝建文临摹制作北齐皇陵壁画摹本参展。“当电话通知我时,距开展时间仅有两个月零八天。”郝建文说,摹本要求局部选临,面积约16.6平方米,“这点儿时间,最多能临摹3平方米左右。对我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走进库房,寻找需要的画面,郝建文感慨万千。当时为了让壁画能得到更好地保护,要对壁画进行揭取,他也是揭取的参与者。而在揭取之前,那些透着泥土气息的壁画,鲜活地附着在墓道两壁的土坯墙上。“过去与现在壁画同一画面的切换,竟有一种痛心的感觉。”郝建文说,他当时决心要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让线条看上去厚重,墨色有陈旧感,他在墨中掺了水粉色的土黄,先从上端的云纹入手,不断在记忆中寻找着最初发掘时的信息,“试图让自己穿越时空,走进壁画绘制的那个年代,努力使自己和古人融为一体。”

“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天天蹲着,更多的是侧卧或趴在地上工作。”郝建文说,那些日子,他似乎与世隔绝了。但也正是如此艰辛的付出,他完成了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0年底,郝建文调到河北省博物馆(现河北博物院),专门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由于长期从事壁画临摹工作,他还不到40岁时,眼睛就花了。

“复活”更多壁画, 修补历史密码

到博物院后,郝建文的工作性质由“复制临摹”转入“复原临摹”。“刚开始也没有觉得有太大的区别。”郝建文说,“复原临摹”就是将考古研究成果作为陈列品展示出来,供广大观众欣赏、了解古代的壁画艺术。

“《北朝壁画》陈列中,高洋墓壁画摹本就是采用复原性临摹方法完成的,它以画幅巨大、画面清晰完整而格外引人注目。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神兽造型飘逸灵动。清晰整洁的画面、饱满绚丽的色彩,宛若新画初成。”郝建文说,这个陈列馆从无到有,他和同事们耗费了三年的心血。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理解到,“复制临摹”与“复原临摹”的区别在于,前者意在保留壁画出土时的状态,后者则意在还原壁画的原始状态。所以,“复原临摹”本身就是研究,比“复制临摹”难度更大,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次再创作。

“也正是高洋墓壁画的复原成功,使我认识到作为博物馆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把文物考古的研究成果形象地展示给观众。”郝建文说,现在河北的文物“三普”基本都只涉及古建,壁画没有全面普查,“所以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壁画之美,使他们由欣赏文物、关注文物进而保护文物。”

从张家口扶贫回来,郝建文已经开始了新的壁画展陈列馆的筹备工作,准备复原宋代地宫壁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壁画“复活”,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壁画里的历史密码。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