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贾兴安携新作《啊,父老乡亲》书博会与读者见面

2017-06-03 10:54: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贾兴安携新作《啊,父老乡亲》书博会与读者见面

我不写不熟悉的 没体会的 不感动的

贾兴安

5月31日,在廊坊举行的第27届全国书博会上,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邢台市作协主席贾兴安携新作长篇小说《啊,父老乡亲》正式与读者见面。据悉,该作品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将于近期在荧屏亮相。在书博会上,记者对贾兴安进行了采访。

关于新作: 《啊,父老乡亲》的主人公 生活中有原型

记者:在本届书博会上,您的作品《啊,父老乡亲》很受关注,可以谈下创作这部作品的心路历程吗?

贾兴安:《啊,父老乡亲》里的主人公王天生,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他是我1996年初秋华北特大洪灾时赴灾区采访认识的一位乡镇干部。二十年了,王天生是多么爱戴他的父老乡亲啊,正因为有这份爱,为了让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不信邪,敢碰硬,敢于向阻碍老百姓过好日子、欺压群众的变质的“村干部”“村痞村霸”做坚决的斗争,这不正是今天所要治理的乡村的“微腐败”吗?王天生的事迹是会永恒的,人格是会传世的,他的经历和精神集勇敢、智慧、坚强、忠诚于一身,将在历史上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民英雄和传奇人物。

记者:最近,《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反腐作品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您这部作品也提到了反腐,同样是反腐文学作品,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贾兴安:我认为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啊,父老乡亲》的视角聚焦县、乡、村这一最基层的行政单元,表现乡镇干部这个群体,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排除种种干扰,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铲除地方宗族恶势力、铲除阻碍村民过好日子的腐败村干部。所以,其主基调是要塑造一位“浑身是胆、铁骨铮铮、一心为民、情系百姓”,为广大群众谋幸福的“基层好官”。小说是一部近年来不多见的“农村题材”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不是揭露和展示“反腐”内幕的作品。

记者:您为什么会用《啊,父老乡亲》作为作品的名字?而不是选择一个比较华丽或者比较时髦的名称?

贾兴安:《父老乡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每当这委婉、亲昵、如泣如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我就会激动,起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我们的魂,是我们的根,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生活怎样更替,我们都不能忘记父老乡亲。在我的这部作品里,主人公王天生就是“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基层干部,他所做的一切,所有的故事,都是为了让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过上好的日子。将《啊,父老乡亲》作为作品的名称,再贴切不过了,任何华丽和时尚的名称都不能替代它。我盼望不单是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心中有父老乡亲,而是要呼唤天下所有的人都永远在心里装着父老乡亲。

记者:您对主人公王天生的原型故事为何这样执着?你现在和他是否还保持联系?

贾兴安:王天生是有原型的。二十年来,我一直与“王天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他早已退休了,但我们时常通电话,我有时间会去县里看望他,他有时也来市里找我聊会儿。他得知自己的故事被搬上荧屏时,激动地对我说:“我干的那些事,至今无怨无悔,还是那句话,只要对老百姓好,老百姓就会永远记着你……”是啊,这几年,我问过继他之后好几任党委书记,还有我当时走遍该乡所有村子采访过的村民,至今没有一个不为他竖大拇指的。

关于写作:

在现实中发现人物,提炼素材

记者:您的作品多以基层百姓和干部事迹为主,这是否和您的经历有关?那么,你有想过要创作一些现代都市情感类型题材的作品吗?

贾兴安:作为一名写作者,或者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不会去靠迎合什么风头、热点去编排故事,我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在时代发展的现实中发现人物,提炼素材,汲取写作资源和营养。我不写我不熟悉的、没有体会到的或不让我感动的,更不道听途说、凭空臆想,牢记“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力争写出一些与当今时代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即使写都市情感类题材的作品,我也会这样做。

记者:参加本届书博会,您有什么感想?读书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作为作家,您是否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阅读的有益的思路?

贾兴安:其实,写作到了一定程度,不是“技术”的比拼,而是思想和观念的竞赛。这些年,我基本上不看小说,更多的是读哲学、历史和新技术方面的,比如创意、营销、策划,总之比较杂。我认为写作和搞项目建设是相通的,第一,不能重复生产;第二,要节能减排;第三要上高新技术产品。比如《人类简史》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人类的起源,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去说,令人耳目一新,你可以不相信,但你不得不敬佩作者的想象力。最近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把一个普通的体育题材表述得如此感人肺腑,实在让我们汗颜。我们泱泱体育大国,为什么就创作不出这样的作品?

记者:“六一”儿童节刚过,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小学生上的许多作文课辅导班,都教孩子们程式化的写作方式,您对这件事怎么看?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孩子们?

贾兴安:这主要是应试教育导致的,现在教学生写作文,不如说是训练学生成为“作文机器”。为得高分而写作,不可能激发培养出学生蕴藏的才能、潜质或者说才华。我没有更好的建议,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功做起,多教育他们学习思维思辨和观察描写能力。如果基本功扎实了,无论写什么,他们都是可以写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应该培养他们从“搬一块砖、捡一片瓦”开始,把一种情绪和一种思维表达准确,把一株草、一朵花描写到位,逐渐提高,日久见功力。(记者康瑞珍)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向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