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雄安新区纪行】让红色文化传统历久弥新

2017-06-06 07:21: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5月24日,白洋淀文化苑内的嘎子村内游客如织。寻访“嘎子”成了很多人来到白洋淀旅游的动因。 刘向阳摄

记者 陈诚

夏日的白洋淀,波光潋滟,水鸟翩跹,景色宜人。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5月25日,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导游不时唱起的民谣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70多年前,这里曾是水上抗日游击战的战场。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原馆长周润彪说,这首民谣在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记录了雁翎队的神勇。抗战中,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地区,活跃着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因火枪和大抬杆引火处容易被水打湿,常用雁翎堵塞,雁翎队因此而得名。

200多名雁翎队队员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打日寇、除汉奸、端岗楼、拿据点,先后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70多次战斗,歼灭、俘虏日伪军数百人。“雁翎队队员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保卫我们的家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周润彪说。

在白洋淀的红色故事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影视作品《小兵张嘎》中的雁翎队队员嘎子。寻访“嘎子”成了很多人来到白洋淀旅游的动因。

如今,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让这段红色记忆更加“鲜活”。5月25日,白洋淀文化苑内的嘎子村村头,小兵张嘎的塑像旁,不少游客正在合影留念。“村内窄窄街道相连,曲折迂回,让人仿佛置身于影视作品《小兵张嘎》中。”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博告诉记者。

66岁的王木头大半辈子都在讲述白洋淀的红色故事,他的岳父赵波是抗战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原型。作为白洋淀抗战纪念馆馆长,18年来,王木头划船行进约3万公里水路,听他讲解的游客超过了200万人次。

在雄安新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除了白洋淀的雁翎队,还有很多留给后人的“红色记忆”。雄县米家务烈士陵园内,刘秉彦和旷伏兆两位将军的塑像庄严肃穆。这里发生的一个关于“生死约定”的故事,让无数人震撼、感动。

雄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者王旭龙介绍,雄县米家务镇是当时的晋察冀冀中军区第十分区司令部所在地。1943年3月,后来成为开国中将的旷伏兆调任第十分区任政委,当时刘秉彦是第十分区司令员。

1946年,第十分区平南支队参谋长任子木在一次战斗中负伤,牺牲在刘秉彦和旷伏兆身边。二人把任子木安葬后约定:死后埋在平津保三角地带,和牺牲战友一起,为人民“站岗”。

1996年旷伏兆逝世,如约将骨灰安葬在米家务。两年后,刘秉彦也跟随旷伏兆将军而去,其骨灰就安葬在两人生前约定的地方。

“雄安新区的设立为传承红色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王旭龙建议,应该抓住契机,进一步整合雄县米南庄地道战、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同时通过影视、文学作品进一步传播“生死约定”等红色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红色文化。

雄安新区抗战故事还有许多。《容城县志》主编、容城县三贤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曹宏君介绍,在容城县北后台烈士陵园,安葬着1940年冬因反扫荡英勇牺牲的八路军三十二团497名抗战烈士;在容城县北河照村,“革命烈士永垂千古”纪念碑上刻着24名抗日战争时期英勇就义的村民名字。

采访中,许多人表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文化在新区建设中得以弘扬、历久弥新。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