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那年,我高考之80年代】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

2017-06-06 17:38: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陈彦弄入学时在校门口留影

1980年北京参加高考的女生 任曙林摄

本报记者 孙磊

最近,陈彦弄正在网上查读博的事情。她的女儿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正准备到香港一所大学读博士。女儿是她的骄傲,从女儿一出生,陈彦弄就非常重视教育,从一言一行到待人接物,她都以身作则,时时刻刻注意对女儿的影响。她这么做,不光因为她是一名中学老师,更是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会有多大的影响。对于48岁的陈彦弄来说,一生中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可是1987年的那场高考,在她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多年以后再聊起来,她仍然可以细数当年备战高考时的种种细节。

对高考一无所知

1969年,陈彦弄出生在辛集市旧城镇的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她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才能养活这三个孩子。陈彦弄从小乖巧懂事,好学上进,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那时候她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到旧城镇,每逢赶集的时候,她跟着父母到镇上,有时候买根红头绳回去,简直像过年一样开心。直到高考之前,这就是陈彦弄见识的全世界。

在旧城镇高中,有两个文科班,100多人。大家都有一个观念,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但是高考和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并不清楚。“那会儿我们只知道埋头学习,什么都不知道,老师跟我们说,一定别紧张,我们心里还想,为什么会紧张呢?”

不光他们对高考所知不多,就连家长对于高考也几乎是一无所知的状态。当时高考之前学校安排所有人休息一天,陈彦弄也回了家,“家里人问我,在哪考试啊?我说,在县城考试,学校安排好了。”就这样,陈彦弄走上了高考的考场。

1987年,陈彦弄18岁,那是她第一次到县城,当时还叫束鹿县,现在已经是辛集市了。

考试第一天就出现了状况,他们走出当时住的招待所,才发现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而没有一个人准备雨伞,大家都慌了神,手足无措,以为赶不到考场去了,后来学校的老师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一辆车,把学生们拉到了考场。陈彦弄说:“那是那年高考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事情,那会儿连家里人都没想到提醒我们带把伞。”

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们对于院校的了解依然处于空白状态。陈彦弄说:“我们当时填报志愿的原则就是学校的名字读着顺口就行。”因为这样,陈彦弄报考了师范院校,却还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了会做老师。

有一件事情一直让陈彦弄至今耿耿于怀。她最喜欢的专业是英语,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发现她学习英语比别人要快得多,经常给她开小灶。高考的时候,她的英语成绩是全学校最高的。填报志愿的时候,她一心想要学英语专业,可英语专业录取分数比较高,老师建议她第一志愿报考河北师院(现河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她同意了;填第二志愿的时候,她以为专业必须和第一志愿相同,所以填报了石家庄师专的历史系。现在回想起来,陈彦弄说:“还是有点遗憾,没能学成英语,否则也许我今天可能是另一番天地。”

“考上大学可以吃商品粮”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陈彦弄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焦虑,她说,“我觉得我的成绩在那里,高的考不上,低的总能考上吧,现在想想可能有一点无知者无畏,但当时真的就是那么想的。”事情果真就像她预料的方向发展了,旧城镇高中文科班100多个学生中,有十五六个学生考上了大学。陈彦弄的第一志愿没录取,第二志愿录取了。

考上大学对她意味着什么,陈彦弄当时并不清楚。陈彦弄说:“那会儿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可以吃商品粮了。”那个夏天,她并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庆祝。高考一结束,她就开始帮父母下地干活儿。在父母的眼中,陈彦弄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孩子,在弟弟妹妹的眼中,陈彦弄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大姐。也因为这种勤劳,她深深知道,作为一个农民,需要吃怎样的苦。她说:“在地里干活儿太苦了,我实在受不了那种苦。”这句话多少年来憋在心中,没有跟别人说过。

但是最近这两年,这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大学毕业之后,她来到辛集市旧城镇初中任教。这儿是她的故乡,这儿是她成长的土地,她的父母至今还住在旧城镇,对于这里的一切,她再熟悉不过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子们依然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这是让她感到非常欣慰的地方。遇到不上进的学生,她就会对他们说:“现在的条件不知道比我们那会儿好多少倍,可你们许多人还是不知道好好学习,等你们下地干几天活儿就知道做农民的辛苦了。”

因为高考,她从一个农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吃商品粮的教师,陈彦弄从心底里感谢高考,感谢国家,感谢这个时代。这种感情不经意间便会在她的工作中流露出来。一有机会,她便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陈彦弄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激发个人的求知欲望和求学欲望,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她还常常给同学们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这个词儿在她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形象。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们也对读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高考让我看到外面的世界

梦幻中的大学太美好了,以至于现实中总会有些落差。陈彦弄跟着父亲乘车来到大学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学校比想象中的小了点”。

在大学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爱人。陈彦弄说:“这是一段神奇的经历,每次跟别人说的时候,大家都会惊讶。”她的爱人和她是高一时的同班同学,整整一年。可是当他们在大学见面的时候,她竟然没有认出来,所以他们并不是在大学时恋爱的,而是工作以后经同事介绍才走到了一起。陈彦弄说,后来我自己想,高中的时候学习真的是太投入了,当时我们班有两个门,女生坐前面,从前门进,男生坐后面,从后门进,所以我们做了一年的同学,我却对他没一点印象。

这件事情成为他们生活中经久不衰的一个段子,同样常常被提到的还有当年那段求学的经历。陈彦弄的爱人家庭条件很差,因此他上学的时候就一心想要减轻家里的负担。后来听说读军校不仅不用花钱,学校每个月还给发一些补贴,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就毅然报考了一所军校,并且被顺利录取了。读大学之后,他每个月省吃俭用,总要省下一些钱寄到家里。

结婚后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女儿。那会儿因为爱人在外地服兵役,带女儿的事情基本落到了陈彦弄一个人身上,仿佛是教师这个职业天生的优势,陈彦弄在教育女儿方面颇有心得。陈彦弄说:“我觉得教育孩子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从小我就开始培养她,基本上七、八岁以后不用我管,她就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了。”女儿也非常争气,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前三名。大学考上了清华,现在正在准备读博。

陈彦弄和爱人偶尔会跟女儿提起他们当年上学时的事情,但是女儿并不能完全体会他们的心境。陈彦弄说,他们这代人的条件太好了,从小娇生惯养,根本没有吃过苦,跟她讲我们的事情,她觉得非常遥远。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是他们的共识,那就是读书、学习、考大学。陈彦弄说:“当我1987年参加高考的时候,许多同龄人已经在农田中帮着家人种地了。我不是说农村或者农民有什么不好,但是高考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让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直到现在我觉得高考都是最公平的,是它让我们普通的孩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