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黄骅八旬翁十年磨一“毽”享受运动快乐(图)

2017-06-12 15:02: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黄骅八旬翁十年磨一“毽”

通讯员刘学艳 记者李家伟 文/图

看杨学文老人踢毽子,他先将毽子高高抛起,在毽子越过头顶的一瞬间,左腿猛地往右侧一偏,右脚使劲一蹬地面,整个人“嗖”的一声跳起,右脚稳稳地接住毽子,随之把毽子高高踢起……多个高难度的动作做下来,他气不大喘,薄汗微出,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硬朗的身体。再看他的面色,更是让人难以将他跟“81岁”挂上钩,尤其当他一口气踢一百多个毽子时,就更让人难以想象眼前的杨学文竟然是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了。

对这位黄骅市的退休老人来讲,运动,尤其是那枚小小的毽子,给了他无限的快乐与收获。

喜爱踢毽十余年

杨学文退休前在学校任教,退休后,热爱运动的他要么打篮球,要么在广场上领着年轻人跑“落子”(在这里指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属于秧歌类,它流传于沧州地区),经常处在运动状态中。常年坚持运动,为杨学文的身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杨学文笑着说:“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人家踢毽子,觉得挺有意思,随后我就自制了一个踢着玩儿,没想到越踢越来状态。”

现在,杨学文的“毽龄”已经十年有余。一只小小的毽子,为杨学文带来了健康与快乐,更包含着杨学文对运动的热爱。杨学文自豪地说:“中学时我是校篮球队队长,那时候我就喜欢运动,到现在也是坐不住,一天不运动我就觉得好像少点儿什么似的。”杨学文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动着。也正因如此,练就了他的好身板儿。

“踢毽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真是一举多得。”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这一说法在81岁的杨学文身上似乎不灵验。

练出一身“绝活儿”

起初,杨学文只是在家里踢毽子,后来越踢越上瘾,慢慢地娴熟了,他便在公园、广场与毽友们群踢。毽友们聚在一起,并不是盲目地随便乱踢,而是有章法、有节奏、默契配合地踢。三五个人围成一个圆圈,毽子上下翻飞,你传我接,接连不断,左脚右脚轮番上阵,十多分钟过去了,这个毽子还在他们脚上飞来飞去。

每次在公共场合踢毽子,都会有许多围观的人,甚至还有人不自觉地加入其中跟着踢两脚,然后捂着嘴哈哈笑着闪到一旁。路人们惊讶于他们的高超技艺,但更吸引眼球的是,杨学文跟年轻人踢起毽子来完全不输阵势,还有他完成的“掏”、“挑”、“钻”等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杨学文掌握的技巧和达到的难度水平已然超过常人。“快看,这老爷子踢得真不赖!”“赞!不服不行啊!”……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毽友群中最年轻的二十来岁,杨学文是最年长的,他是群里的长者,更是“高手”、 “老师”。无论是独踢,还是群踢,杨学文一点儿也不含糊。

除了普通的踢法,杨学文还研究了许多踢毽子的新花样。“张飞骑马”、“单飞燕”、“双飞燕”等踢法都是杨学文自创的。无论在家里客厅还是公园广场,只要有稳当的立足之地,杨学文都能大显身手。

“踢毽子无非需要具备两个因素,既要身体灵活,又要有毅力能坚持。”说罢,只见他双脚左右开弓,或跳跃,或腾空,毽子像粘在脚上似的,那五彩鸡毛随着杨学文一起一落的脚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但他却做得很有节奏,很舒展——毽子突然好像不听话似的向前边“逃”去,他赶紧向前迈了一大步,身子向后一仰,伸出右脚使劲用脚尖一钩,毽子又乖乖地回到了身边……

全家齐上阵享受运动快乐

“三年前,我在广场上领着年轻人跑‘落子’,由于太过兴奋,一时忘了自己的年龄,运动过于激烈,突然一阵眩晕倒地,送到医院,心脏做了支架。”杨学文说,“从那以后,我不再进行剧烈的运动,但我也没有把运动放下,开始尝试舒缓的运动方式。”从此,杨学文不再轻易做高难度的动作,但依然是毽不离身,走到哪踢到哪,边走边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杨学文的子孙们都为他硬朗的身体感到自豪,并且都大力支持他踢毽子健身,孙子还经常为他买毽子。“周末放假,小重孙也来找我踢毽子,吃完饭我们全家人聚在饭厅一起踢踢毽子,都挺开心。”说到这,杨学文指了指鞋子:“看,孙子给我买的,这是踢毽子专用鞋,孩子们都挺支持我。”

踢毽子需要腿、眼、脑相配合,能锻炼腿脚的灵活性,肢体的协调性,大脑的反应能力。杨学文坚定地说:“虽说踢毽子不能治百病,但是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踢下去。”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