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有一种家风叫“诗书传家”

2017-06-19 12:11:12 来源:河北新闻网

徐之栋老人的新画作。

满意的作品他都会装裱起来。

练字、作画是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以书传家,以学报国。张家口市八旬老人徐之栋一生遵从祖辈留下的“诗书传家”的好家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善好施,知书达礼。他喜读书爱书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尽心尽力。老人的行为又影响着他的儿孙们,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青春与热情。

文图/记者 刘雅静 通讯员 郭沁蕊

耄耋老人的“必修课”

走进徐之栋老人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书房。书柜占了一整面墙,所陈列的书籍有地方史志,有书画专论,也有诗词歌赋等,一层层分门别类地摆得满满当当。一张大书桌紧邻窗户,上面平铺着徐老已经完成的一幅书画作品。旁边的笔架上,各种型号的毛笔约有二三十支,有的簇新,有的明显用得时日已久。

徐之栋老人今年81岁,眼不花耳不聋,思维清晰,博闻健谈。他从小喜欢写字作画,如今他的家里每个房间都挂着他的书画作品。

“每次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我就装裱起来。”老人欣慰地说,“出一幅好作品很难,每一笔都得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而且要栩栩如生,有灵性。”

徐之栋喜欢画花鸟山水。

拿出厚厚的一摞作品,老人说,“这些画主要是我在老年大学教课时画的,我都保存着。如果有人喜欢,我就送他(她)一幅。”

原来,徐之栋在退休后的这些年里,一直在当地的老年大学教授书画。“我家兄弟六人都喜欢写字作画。祖辈就爱读书写字作画。‘诗书传家久’,这话是有道理的。我家一辈辈从小耳濡目染,就这样传承了下来。”说起自己钟爱了一辈子的“老三样”(读书、写字、作画),老人满脸笑容。

乐善好施,知书达理

徐之栋是怀安县人,徐家在当地是有名的书香门第。

徐之栋的高祖父徐建猷是清道光年间的贡生,曾任户部浙江清吏司主簿及农部主政。怀安县地方史料中,不仅记载着徐建猷“谦牧好义,遇贫仗义疏财”的美谈,还记载他“会同乡士捐建文昌书院”。因此,当其过世时,怀安城千余人送葬,人皆称颂。

徐之栋的曾祖父徐名甲是清光绪七年优贡生,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才学,也继承了父亲仗义疏财、好善乐施的品格。当时,城北五里河每逢春冬季节冰水交融,人们只能涉水过河,极不方便。徐名甲自备工料,修建了一座木桥。此外,遇到修寺建塔,修路筑堤,他都出钱出力。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我高祖父捐建了文昌书院,我祖父也建了一所学校,而且祖父所建学校的前身就是文昌书院。”提及先祖,徐之栋颇为自豪。

徐之栋说,他的祖父徐寿光喜爱书画,善书欧体,工墨竹,倡导新学,在清光绪二十九年筹办了怀安县第一所小学,时称县立高等小学堂,是由文昌书院改建而来。

祖辈名声显赫,儿孙辈却从不骄躁。

徐之栋说,“祖辈的事迹,我大多是从地方志中知道的,我父亲从未在我们面前炫耀过。到我父亲那辈儿,我父亲开始从教,是一名小学教员,他用微薄的工资供养了我们六个兄弟。这与祖父母对他的教育有关。”徐之栋回忆说,他的祖母虽然是一名旧时代的女性,但观念新潮。他的母亲家也非常开明,母亲还上过职业学校。

“父亲脾气很好,在教育上非常宽容,对我们兄弟只有一点要求;学习上必须严谨。我们如果背不好书,就必须跪一炷香自我反省。”徐之栋说,“父亲从没有因为学习打骂过任何人。他常常告诉我们,‘要乐善好施,知书才能达理’。我们兄弟六人把这句话牢记在心。”

喜欢书画,一生不辍

徐家世代以诗书传家。徐之栋老人说,从小看父亲写字作画,他深受濡染,从幼时涂鸦到后来专业学画画,再到做美术教师,又到电影院做美工画海报,一生与书画结缘。

“我一辈子读书、教书、画画,不论干什么,都认认真真,精益求精。”徐之栋说,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名利荣誉,而是家风如此,习惯使然。“父辈这样做,我看着学着。我也要以身作则。”

自1953年师范毕业,教书24年,画海报15年。徐之栋老人笑称,“一辈子我只做了两件事,教书和画电影海报。”

徐之栋的女儿徐晔说,“教书,父亲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画电影海报,仅他的工作日志里就记录了有900余幅。”

1977年,下花园影剧院刚成立不久,急需美工人才,徐之栋就是在那时调入下花园影剧院做美工。

说起自己画过的电影海报,徐之栋老人如数家珍,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他用相机记录下的自己的海报作品足足有两大本相册。

回忆起自己当年画海报,徐之栋老人说,如何绘出中外人物不同的面部特征?虽然他有绘画功底,但第一次接触时还是觉得自己需要继续钻研。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多,回到家还要读各种专业书籍。随着每一笔认真推敲,每一夜的研精致思,每一年的沉淀积累,他的绘画技巧不断精练,做到了人物造型的形神兼备、色彩运用的大胆亮丽,得到了业内人士和观众们的好评。1994年,他的一幅作品参加河北省电影海报展,还荣获二等奖。

“每月手绘6块海报,我画了15年,要是细算,估摸着得有1000余幅,只是有的没能保存下来。”徐之栋老人感叹道。

爱岗敬业,与人为善

徐之栋老人说,当年他除了手绘海报,还有三项繁重的工作:自制幻灯粉刻板,手写电影宣传单以及刻钢板蜡纸印电影排片表。

徐老说,当年他每个月要手写200张电影宣传单,即便手受了伤,也没放下过工作,直至退休写了近60000张。油印是上个世纪中叶比较常见的一种手工印刷技术,当时打字机很少见,要印刷文字必须刻钢板油印。他制作排片表就要用油印技术,程序分为刻钢板和印刷两步:先把蜡纸铺在钢板上,用磨尖的竹筷将文字刻在蜡纸上,然后再把刻好的蜡纸铺在纸上,用油墨磙子磙压,印出一张张散发着浓浓油墨味儿的排片表。

为了追求艺术美感,一张排片表里最少也有6种字体,而且还得先用黑墨印出整个表头,再用红墨印各个片名。如果印600份排片表,这一反复就相当于印1200次。然而,这些工作他每个月都要做一遍。

徐老说,当年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快乐充实。他也常常以此告诫自己的儿女,“入一行就要爱一行,爱岗敬业,不断进取。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态度。”

徐晔说,她小时候,全家6口人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每到晚上,昏黄的灯光下,当老师的母亲批改作业,父亲画画,他们几个孩子就一人抱着一本书,在一旁静静地看书。这样的场景是她整个儿时的记忆。

“父亲爱读书、爱画画,他身上的很多品质对我们影响很深。”徐晔说,“父亲对我们的教导不仅在学习上要努力严谨,在工作上要爱岗敬业,在做人方面,更要与人为善,多做好事。”正是有了父亲这样的教育,他们几个孩子才成为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

“好家风不是说出的话、写出的句,而是蕴藏在父母一言一行中,让子女耳濡目染。”徐之栋老人说。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