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雄安新区历史文化探访系列报道:边关名将

2017-06-23 10:12: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宋辽边关地道。 郑金茹摄

杨延昭雕像(资料片)

宋辽边关地道内部。郑金茹摄

□王德彰

杨家将的故事世代流传,家喻户晓。杨家将与辽国争战的一场场悲壮战役,已载入我国古代战争史册。但鲜为人知的是,杨家将与河北有关,宋辽战场大部分在河北境内,燕赵大地记录下了宋辽争战的惨烈,雄县境内的古地道即是历史的见证。2007年经中国文联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雄县为“中国古地道文化之乡”。多年以来,杨家将的民间传说一直是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一置身古地道,眼前仿佛闪烁着千年前宋辽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无声地诉说着杨家将的故事。

走进宋辽边关古地道,令人不由发思古之幽情。这个古地道,起于雄县县城的铃铛阁八角琉璃井,向东北经大台、祁岗延伸至霸州、文安和永清,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65公里,总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宏伟壮观,气势非凡。古地道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类型多,结构复杂,战争功能齐全。其中的“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依旧保持当年风貌,都是用规格与质量基本统一的青砖砌筑,应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持久防御性地下军事工程。这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堪称中国宋辽史上的“地下长城”。

雄县境内现有两处宋辽边关古地道遗址,即大台遗址和祁岗遗址。大台遗址位于雄县县城东二环内,东西长90米、南北宽73米,地上为杨六郎“点将台”,地道内有洞室六间,西侧两间为“迷魂洞”,第三室为“兵器室”,第四室为“议事厅”,再往东为五、六室,是面积较大的“藏兵洞”。祁岗遗址位于雄县县城东15公里处的双堂乡祁岗村中,地道全长30米,顶部距地面4米,洞内高低宽窄不等;地道为青砖砌碹,内有翻板、放灯处、存物处和通气孔。这是连接雄县与霸州地道的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1993年,这两处遗址已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置身此地,眼前仿佛闪烁着千年前宋辽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无声地诉说着杨家将的故事。

宋辽战争中宋朝一方的“主角”是杨家将。历史上的杨家将共有三代,第一代的领军人物是杨业;第二代是杨业的7个儿子,主将为长子杨延昭;第三代是杨延昭之子杨文广。

二杨业善骑射,初事五代北汉刘崇,后任建雄军节度使,守卫北方,屡建战功,号称“杨无敌”。

杨业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86年。他初名重贵,又名继业(小说、戏曲中皆用此名),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市)。杨业善骑射,初事五代北汉刘崇,后任建雄军节度使,守卫北方,屡建战功,号称“杨无敌”。北汉灭亡后,杨业归降北宋,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

杨业的妻子佘太君,本姓“折”(读佘音),北宋时的羌族人,嫁北宋朝杨业后误传为“佘”。佘太君的家族世居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云中一带自五代十国时就是抗击北方外族侵扰的军事重地。从佘太君的曾祖父折嗣伦始,便世代从戎戍边,坚持抗辽斗争。佘太君的祖父折从阮,为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镇将;佘太君之父折德扆,其兄折御勋、折御卿及以下的折氏家族中,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官吏。佘太君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嫁给杨业后掌理杨家将,并可挂帅出征,这很符合历史真实。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辽乾亨四年),辽圣宗即位,尚年幼,其母萧太后当政。宋太宗认为,这是“主幼国疑”的大好时机,于是在雍熙三年(986年)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辽国的北伐战争。北伐军兵分三路:曹彬、米信率东路军出雄州(今河北省雄县)攻幽州(即辽的南京,在今北京);田重进率中路军由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攻飞狐(今河北省涞源县);潘美、杨业率西路军出雁门攻朔、寰、云、应四州(今山西省朔县、大同市一带)。最终目标是三路大军会师幽州,与辽决战。东路军一度占领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旋遭辽军主力迎击,大败于岐沟关(在今涿州市西南);西路军战果累累,恢复了朔州等四州,兵锋直指桑干河;中路军攻克了飞狐、灵丘,与西路军遥相呼应。

由于东路军失利,总攻幽州的计划失败。中、西两路军位置突出,辽国以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领兵十余万,向这两路宋军进攻。宋太宗明白已失去战争主动权,便令各路军后撤,但给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一个任务,即在放弃四州时,把当地居民迁往内地。当时应、寰二州已失守,要撤出四州百姓相当困难。杨业提出“佯攻应州以吸引寰州辽军,趁机掩护百姓撤离”的作战方案。但是监军王侁不同意,他坚持出雁门直奔寰州,与辽军正面交锋。杨业认为此举必败,王侁却讥笑道:“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杨业气愤地说:“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临行,他恳请主帅潘美派弓箭手扼守雁门关以西的陈家谷口,再派步兵从两翼接应,否则出击的部队势必全军覆灭。

杨业挥泪出征,不出其所料,遭到辽军伏击。他虽率将士奋勇杀敌,终究众寡悬殊,从中午苦战到傍晚,好不容易率仅存的百余名将士冲出重围,赶到陈家谷口约定的地点,而潘美、王侁早已违约率军队撤离了。杨业见大势已去,便令部下分散突围。但士兵们不愿丢下杨业逃生,仍然跟着他死战,最后绝大部分战死,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此役,在京剧《李陵碑》中有生动形象的展现。

据《宋史·杨业传》记载,杨业受伤被俘,宁死不屈,绝食三日而死(戏曲中改为撞李陵碑而死)。至于《辽史·耶律斜轸传》记载杨业被俘后,口称“死罪”,乞降于敌人,那是作者站在辽国立场上说话,有专家称其记载不实。

杨业死后,其妻随即向朝廷提出指控,潘美被降为检校太保。潘美(925年—991年),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初年将领,战功卓著。小说和戏曲中将潘美改名“潘仁美”,表现他残害杨家将,成为杨家“劲敌”,这不是历史。我们从潘美去世后北宋朝廷赠他为中书令,谥号武惠,后来还让他“配飨太宗庙庭”等哀荣来看,即可见皇帝对他的器重。

三杨延昭是北宋有名的将领,智勇双全,在他镇守河北边防的后半生中,多次打败辽兵的骚扰,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延朗,后因避赵玄郎之讳,改为“延昭”。他自少年起随父杨业征战。宋太宗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四州时,延昭为先锋,时年28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杨业死后,他便担负起河北边防的抗辽重任。自北宋雍熙北伐之后,杨延昭即在景州(今河北省景县)、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宋辽战事局面,自北宋雍熙年间伐辽失败,其后北宋朝与辽朝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关-大茂山-白沟一线,形成南北对峙状态。当时最为接近辽境的是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设置的高阳关,其旧址在今河北省高阳县内,高阳关为当时的军事重镇,杨延昭曾在此担任副都部署长达九年时间。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再次向北宋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遂城(今保定徐水)。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驰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敌不敢出,遂城便被辽军所困。当时遂城城小且无备,辽军攻围甚急。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辽军一次次打退,但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辽军矢飞如雨,形势更加严峻。城中守军不足三千人,众心危惧,延昭则从容镇定,指挥城中居民丁壮登城,披甲执械,日夜守护。这样,一直坚持到农历十月间。当时刚进入初冬,本不甚冷,但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灵机一动,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而成冰。一夜之间,墙冰结得坚固而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他处(《宋史·杨业传》)。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即威震边关,人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闻之异常高兴,特召延昭询对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冬,辽再发兵攻宋。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待辽军攻城,即以少数骑兵自北诱之,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尽歼辽军,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人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后改“羊山”为“杨山”,亦称“藏兵山”。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又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力主抵抗。杨延昭当即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出兵直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致使宋军失败,只好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以为国耻,乃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延昭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辽朝边界,破古城。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朝廷论功,杨延昭以功绩升鄚州(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镇)防御使。鄚州之名历史上几度变化,公元前294年即赵惠文王五年时称“鄚”,汉代置鄚县。唐代景云二年即公元711年于县置鄚州,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莫州”。后曾废置,宋代也称“莫州”。同年,经宰相寇准荐举,任保州知州兼沿边都巡检使,后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杨延昭是北宋有名的将领,智勇双全,在他镇守河北边防的后半生中,多次打败辽兵的骚扰,为河北人民立下了功劳。杨延昭很清廉,他“不问家事”,将所得的薪酬都犒赏了部下,生活中“与士卒共甘苦,遇敌身先”,有功推给部下,官兵皆愿服其指挥。当时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杨延昭看作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杨六郎”之名并非指他是杨业的第六子的意思,而是后人所作小说、戏文中虚构出来的。

杨延昭把一生心血倾注在边防上,后因宋真宗起用投降派王钦若为相,压制抗战派,杨延昭的抗辽大志未能最后实现。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这位威震辽邦的军事将领,满怀忧愤心情死在边防线鄚州,卒年56岁。

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七八年间,辽军骚扰较少,这一带人民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人民十分怀念他。当他的灵柩往太原运走时,鄚州百姓老幼出动,送行的人“望柩而泣”。他有三子:传永、德政、文广,也都是名将。

四雄县古地道,彰显了古代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而今,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我们应当倍加保护,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给河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此时此刻,走进雄县古地道,观赏千年历史遗存,感受文脉的律动,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雄县古地道,有专家认为是北宋名将杨延昭镇守边防期间所修建,显示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建成后的这座宏伟的“地下长城”,面对辽国强大骑兵的一次次攻势,发挥了出奇制胜的作用,彰显了古代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在当年,这里既是宋军向辽军进攻的堡垒,又是退避之所,还是宋军的养兵之地。而今,作为一种古建历史文化,我们应当倍加保护,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传承。

走进古地道,自然引人回首千年前杨家将的征战故事。但要分清历史与传说的不同。杨家将的业绩,在《宋史》中虽有记载,却比较简单。后人根据这些记载,演义出大批小说、戏曲作品,尤其是戏曲剧目,素有“宋八百出”之说,其中必然有许多虚构。有许多读者是通过读小说和看戏曲知道“杨家将”的,而非读史书。比如说,历史上杨延昭有三个儿子——传永、德政、文广,而戏里却增加了一代人,说杨延昭的儿子叫杨宗保,杨宗保的妻子叫穆桂英,儿子叫杨文广,因此,像《辕门斩子》《穆柯寨》等戏文都是虚构出来的。还有,戏里为了增强矛盾冲突,将大将潘美改名潘仁美,处理成与杨家抗衡的奸臣,这也不是历史。至于讲述杨门女将的《十二寡妇征西》《杨八姐游春》《寇准背靴》《四郎探母》《六郎探母》等戏曲,同样也只是杜撰而已。然而,一部部评书、一台台戏曲,都是老百姓对杨家将保卫家园精神的敬佩和爱戴而衍生出来的文艺作品,正是这些不朽的文艺作品把杨家将爱国为民的精神一代代传递下来。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