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烂片多,谁之责?

2017-06-23 15:08: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遐 迩

在上海电影节论坛上,素有“小钢炮”之称的电影导演冯小刚把炮口对准了观众:“中国电影现在让观众吐槽‘垃圾满地’,如果(观众)不捧场,(垃圾电影)就没有生存空间,制作人也不会拍垃圾电影了。”这一论调立刻引起了电影学者戴锦华的反对。她表示,中国影坛怪象越来越多,从头几年观众越看越骂、越骂越看,到后来不烂不卖,责任不在观众,而在于电影市场被高度垄断,排片率决定一切。(6月19日《北京日报》)

“烂片生长赖观众”,这种匪夷所思的观点,除了“小钢炮”冯小刚,恐怕别的电影人也不敢说出来。不客气地说,即使真像他说的,市场上是电影越烂越有人看,电影人也不应该去“逐臭”,因为电影人的天职就是为观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烂片”的第一责任人是包括导演、制片、演员在内的电影人。第二责任人是电影主管和审核部门。第三责任人是某些投资人,他们不尊重艺术规律,插手演员的安排、电影的拍摄。第四责任人才是观众。必须得承认,有些观众的观影审美确实需要引导,但电影人就不该用烂片糊弄观众。电影人不仅自己要三观正确,拍摄的电影也要三观正确。

不拍“烂片”应该是电影人的底线,但目前电影市场不够健康,“烂片”有市场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是电影人浮躁,为了压低电影成本,不讲究细节,粗制滥造,甚至立意有问题都敢拍摄。二是有些投资人不懂艺术,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插演员,瞎指挥拍摄。三是审核部门走形式走过场,不认真履职,“烂片”神剧也能过关,审核部门难辞其咎。四是确实有些观众审美观存在问题,不是越好越爱看,而是越热闹越刺激越爱看,导致市场反馈信息不准确或出现偏差。然而,电影拍不好的责任怎么都不能推给观众,因为观众没有电影的决定权,观众永远是被动的。

烂片多,谁之责?把“烂片”责任推给观众,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电影是表演艺术,必须用“工匠精神”去打造,必须精益求精。作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不仅要求电影立意要好,而且要细节真实,不能胡编乱造,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新奇特”,既要艺术真实,又要生活真实。电影是视觉艺术,要给人美感,要能陶冶人的情操,不要昙花一现,也不能肆意满足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更不能以追求票房为终极目标。电影是要服务观众的,研究观众心理没有错,但不能迎合观众的低级趣味,电影有责任引导观众积极向上。电影是娱乐产品,但要陶冶人的情操,娱乐教育缺一不可,方能赢得真正的市场。

责任编辑:武曼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