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石家庄地铁试乘记:在庄里,乘着地铁驶向新生活

2017-06-25 11:27: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笔者和老伴在地铁车厢里

作为河北省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石家庄轨道交通首开工程(1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将于6月26日起载客试运营。地铁时代正“迎面驶来”,石家庄将再次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石家庄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市民交通出行迎来重大转变,同时也将极大程度改变城市的发展格局。

石家庄地铁试乘记

刘芙田(石家庄)

石家庄市近几年新建了地铁,前些天开始了试乘。儿子申领到几张试乘券,按照试乘券规定的日期,6月16日中午,女儿陪同我和老伴进行了地铁试乘。

试乘券是1、3号地铁线首开段持有用的。为了避免地铁拥挤,我们错开了高峰时段,选择了中午进行试乘。中午12时左右,我们从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乘车。

进入体育场站地下一层站厅层,就可以看到“换乘车票”指示牌。我们在站台厅拿出试乘券,由地铁工作人员撕去一张副券,兑换成单程票卡,到达闸机口,在刷卡处刷票,闸机处的红色扇门开启,我们就分别进站了。稍后走电扶梯到地下二层站台层,在黄色线外等候地铁列车的到来。

地铁列车到达后我们进入了车厢。此时车厢内乘客不太多,有空闲座椅,我们选择入座,地铁列车很快开动了。我们采取从东向西的行程,在地铁列车上,先后经过博物院、北国商城、平安大街、解放广场、新百广场、烈士陵园、和平医院、长城桥、时光街,到达了终点站西王站,耗时不到20分钟。每一个站台都能很快到达,包括停靠启动也不过2分多钟。在车厢里,我透过车窗,看到了对面疾驶而过的地铁列车,也看到了沿途的每一个站台。

在西王站台,我们下了地铁列车不出站,浏览了站台的景况。为了换乘地铁3号线,我们登上返程的地铁列车,在新百广场站下了车,又登上了从市二中站开过来的3号线地铁列车,沿途经过东里、槐安桥、西三教,到达终点站石家庄站。在石家庄站进行了浏览观摩后,又从石家庄站乘3号地铁车返回新百广场站,再乘坐1号线地铁返回博物院站下了车。在出站台的闸机口,将单程票卡插入闸机“插卡处”,卡片进行了回收。走出站台,结束了第一段试乘地铁的行程。

后来在省博物院地铁站,重新兑换了单程票卡,撕去了第二张副券,在闸机口刷卡处刷票进站,登临1号线地铁列车,返回体育场站,出站回家。撕掉两个副券的试乘券,乘客自行留存,我保存了起来。历时两个多小时,结束了首次石家庄地铁赏心悦目试乘之旅。在地铁试乘中,我们先后登临过的体育场、西王、新百广场、石家庄站和博物馆站台,我们都仔细观摩,拍摄了一些照片。

我和老伴都是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这次坐石家庄地铁列车,我们觉得是一次时尚的体验,是一次新颖的体验。从登临地铁车厢开始,我们就感受到,石家庄地铁宏伟壮观,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凉快舒适。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风驰电掣,没有噪音,舒服愉悦,快速平稳。车厢内的动态显示屏,经常显示列车到达的站台名称,还经常播放本次列车的开启、停靠等提示,令游客流连忘返,非常满意。石家庄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将给石家庄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乘地铁囧事

吴宝平(泊头)

大约八九年前,我和同事一起带孩子去北京玩,同事家儿子和我家女儿同班同学,那时他们还上小学。同事提议到各处玩乘坐地铁,说省钱省时间,不会堵车,又很方便。我没坐过地铁,有些紧张。同事买了票分给我们,告诉我们刷票进去。看着别人的动作,我紧紧捏着票跟在后面,刷了一下,栏杆没动。同事和孩子们都顺利过去,站在里边等着我。我又刷了好几下,栏杆还是纹丝不动。同事请来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这票已经刷过了。同事极力说一起买的票,工作人员说刷票时我没有及时通过。把我领了过去。我好不尴尬。

回来时,我吸取教训,紧紧跟在后面,紧贴着栏杆,刷票,然后紧张地注视着栏杆,生怕错过。可是,栏杆竟然还纹丝不动。我又刷,再刷,还是没反应。同事和孩子们早已顺利过去,同事只好又请来工作人员,人家说,你站得太近了,设备不反应了,你往后退一下。我往后退了半步,再刷,栏杆打开,我赶紧迈步过来。女儿觉得在同学面前没面子,急得脸都红了,别过脸不肯看我。我也很惭愧。

其实,我哥哥家在省会,我也经常去省会学习、开会、培训,哪里没见过世面?只是,来北京之前,真的没坐过地铁。两三年前和孩子去石家庄,路上有围挡防护,侄子骄傲地说石家庄在修地铁。我又想起了当年乘地铁的囧事。

石家庄地铁开通,最高兴的是我爸爸妈妈,他们很关注这件事。爸妈说,地铁开通就好啦,你哥哥上班可以方便些。我哥哥家离单位太远,每天四点多就得起床,早早出门赶公交车,还要倒车,费时费力,就盼着地铁开通呢。

我也盼着地铁开通,这样,再去石家庄就多了出行的选择。而且,多锻炼多使用,免得一乘地铁就紧张,让女儿笑话我“刘姥姥进大观园”。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大河北也有地铁了。

伴随成长的地铁

易州米(保定)

我的父亲一直在北京西郊的发电厂工作,从上小学开始,每到寒暑假,我就被妈妈从河北老家送到父亲身边,按她的说法,是要让我学着做一个“城市孩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父亲的宿舍里除了一台收音机,再没有任何能吸引我的东西,所以我每天都想着去北京那些有名的地方。不过父亲的工作很忙,出行计划一次次因为加班而取消。终于有一天,父亲实在受不了我的软磨硬泡,决定让我单独出行,乘地铁从附近的始发站苹果园去天安门。那是我第一次在北京单独乘地铁,当我从苹果园站顺着台阶往地下走的时候,心中既兴奋又紧张,排队买票、检票进站,我都紧紧地跟在一位陌生阿姨身后,生怕做错什么。在站台上等了没两分钟,车就来了,由于是始发站,每个人都有座位,但我却如坐针毡,紧张地听着广播里报出的一个个站名。等到报出天安门时,我迅速冲到车厢门口。那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玩了大半天,临近黄昏又坐上地铁返回苹果园。这次成功的出行让当时九岁的我信心倍增,也让父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对我的一系列出行计划全部批准。

在此后小学阶段的几个寒暑假里,我背着装了水和干粮的挎包,成了地铁里的常客。渐渐地我知道了哪站到哪站距离远,哪站上下的人最多,要想不挨挤在哪站之前必须找到一个座位……在小小的我看来,北京再大,人再多,只要能找到地铁,我就能顺利地回到家。

读中学时,正赶上北京的环线地铁开通,这让我兴奋不已,因为出行的范围被一下子扩大了。转眼之间,北京的地铁织成了一张密密的网,我也在经纬交织的网格间的一次次奔波中人到中年。

前些天到石家庄开会,听说地铁正在试运行,市民可以试乘,于是迫不及待地体验了一把。那天的地铁又稳又快,让我不禁畅想,是不是不久的将来,石家庄的地铁也会形成一张大网呢?吸引我更多目光的是车厢里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看上去他们与当年我第一次单独出行时的年龄相仿,地铁将伴随着他们成长。

地铁,开向未来

杨晓光(秦皇岛)

我与地铁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那年我出差到北京。当时公交车当仁不让地担当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为了赶一次时兴我才乘坐地铁。地铁的速度好快呀,在漆黑的隧道里飞驰着,没过一会儿就到了下一站。我当时想,地铁真是一个不错的交通工具,它快速、准时,不怕塞车,票价也很便宜,还不受天气的影响,车厢里有空调设备冬暖夏凉。

进入新世纪,我出差去过一些大城市,诸如广州、深圳、青岛、大连,都有了以地铁为标志的“地下交通网”。避开公路上的拥堵塞车,坐上地铁风驰电掣,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地铁省时、方便、绿色、环保,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是通向幸福的快线,是驶向梦想的列车,是开往未来的“高铁”,拉动一座城市快速跨入现代化大都市的行列。

2015年我去石家庄,猛然发现我们的省会也开始地铁工程建设,即将成为河北省第一座拥有地铁的城市,坐上家乡地铁的梦想指日可待。当时,我看到庞然大物般的盾构机正在现场组装,不由地联想到运用遁地术日行千里的神话人物土行孙。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即创作了一首诗《劳动放歌》,其中有这样几句:“古老而年轻的石家庄/记忆深处的街巷成为遥远的背景/随着遁机掘进,地铁巷道在延伸/打造立体化城市从地下开拓扩容/劳动者的汗水冶炼了一砖一瓦/拱卫了雨后春笋般的新城。”如今,石家庄地铁即将正式运营,人们的出行即将迎来历史性巨变。

我所在的城市秦皇岛,地铁看来还是一支遥远的歌谣。令人欣慰的是,按照规划,秦皇岛将启动建设四条有轨电车线路,并将称之为“小铁道”的地方铁路线改造成有轨电车线路,建设一条连通山海的地方铁路旅游精品线路。我作为秦皇岛人为此感到自豪。

喜迎“地铁时代”

王二路(石家庄)

2017年6月26日,石家庄地铁载客试运营!盼望已久的“地铁时代”扑面而来!作为一个石家庄人自然喜不自胜啊。

小时候,曾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视作遥不可及的事情。转眼几十年的光景,不仅“上过天”(坐飞机),还曾“下过海”(乘轮船),如今石家庄人又能“入地”了(坐地铁)!

多年前,在北京、上海曾坐过地铁。回到石家庄后,面对熙来攘往的人群车流也曾盼望着有一天石家庄这个大都市也能修出地铁来。在有生之年,终于实现了“地铁梦”,好不快活呀!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感慨社会的快速进步,惊叹科技的迅猛发展。

地铁的正式运营,首要的是给市民出行将带来极大的便捷。近年来,接送小孩儿成了我的“专业”,挤公交是家常便饭,最怕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入夏以来,我与小外孙女就遭遇到几次雷雨的突然袭击,因事先未带雨具,爷儿俩都成了“落汤鸡”。通上地铁后,再也不会被风吹雨打了。

地铁的正式运营,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大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石家庄乃省会城市,人多车更多,每逢上下班高峰,人涌车堵现象司空见惯,简直成了一大病态。我在接送小孩儿期间,最闹心的是前呼后拥地挤公交,最发怵的是战战兢兢地横穿马路……地铁正式投入使用后,拥堵的病态必将会得到大大的改观。

地铁的正式运营,最关键的是为省会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要把石家庄建设成幸福、文明、美丽的大都市,跨入地铁时代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环境保护、节约土地等方面都将发挥出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正是:建设美丽石家庄,尖端项目须领航。地铁时代添美景,展望未来喜气扬!

笔者为老伴在车厢里抓拍的照片

厉害了,家乡的地铁

王志国(石家庄)

6月15日,我和妻子每人手持一张石家庄的地铁试乘券,兴高采烈地来到地铁博物院站。虽说是年过古稀的人,也坐过多次地铁,但不知道自己今天为啥会这样亢奋。这或许就是对家乡的热爱,或许更是为家乡的发展变化而振奋而高兴。因为今天乘坐的是自己家门口的地铁!

乘扶式电梯来到负2层的车站大厅,眼前一亮,好似来到了一个魔幻世界,那功能齐全、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豪华气派的地下建筑让人叹为观止。短短几年我们的地铁就建设得如此完美,从设计理念,现代化的装备,到高效率的施工速度,无不体现了中国制造的神威,让人骄傲,让人自豪,让人赞叹,让人感动!真的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祖国的发展变化,感谢那些为城市建设日夜操劳的朋友们。

说到地铁,在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那简直是神话。上小学时,男生们传看着一本《封神演义》,那里面的土行孙像个土拨鼠,脚一蹬地,“哧溜”一下就钻到地里,然后不知从哪又“噌”地一下钻出来。那叫个神奇,叫人充满遐想。后来,经常看电影《地道战》,听到的是那首再熟悉不过的曲子“地道战,地道战,埋下雄兵千千万……”,看到的是人们在土洞里钻来钻去的身影。再后来,“深挖洞,广积粮”,城乡开始了战备工程。人们用锨挖用镐刨在地道里钻进钻出,弄得灰头土脸,根本想不到在繁华的大城市,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地下城。再后来,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有了地铁。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祖国的大地,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回想起第一次在北京坐地铁的情形,至今还记忆犹新。

今天,我们终于坐上了家乡的地铁。有了这高效快捷的地铁,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也会减少地面车辆的尾气排放,为省城的天蓝、水清、树绿和谐宜居增光添彩!望着等候上车的一张张笑脸,看着孩子们在车厢里的欢呼雀跃,望着站台上人头攒动的热烈场面,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厉害了,家乡的地铁!厉害了,我们的城市!

咱庄里的惊喜

张燕峰(怀来)

前几天我去石家庄出差,一下火车走出站台,就看到朋友容光焕发地站在那里,笑盈盈地望着我。寒暄之后,朋友带着我向外面走去,他边走边兴趣盎然地对我说:“今天咱不开车了,也绿色环保一次,为咱的庄里做点贡献。”“公交车吗?你早该这样了。”我开着玩笑。“你太孤陋寡闻了。对你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咱庄里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朋友卖着关子,故作神秘。“惊喜?”我笑着摇摇头。

二十年前,我在石家庄读大学。说实在的,除了物价比较低和天气炎热之外,我对这座城市再无印象。我想,所谓的惊喜也不过是楼盖得比较高,马路修得比较宽吧。

走了没多久,朋友指着前面说:“到了!”我举目一望,“天哪,地铁站!”石家庄也有地铁了?我不禁吃惊地叫出了声。

我们进到地铁站,看见周围的人个个喜气洋洋。很快,车来了,大家没有蜂拥而上,而是很自觉地排着队,秩序井然地上了车。

坐在整洁明亮的车厢里,朋友自豪地对我说:“这些年,咱庄里变化很大,就在于咱庄里的儿女们兢兢业业,辛勤挥洒汗水,默默奉献才华,才使这座城市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朋友的一番话唤起了车厢里的人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称是。虽然大家是萍水相逢,但此刻却像老朋友一样,热热闹闹地聊了起来。他们兴致勃勃地聊城市的变化,聊某条老街上的那家百年老店,聊长安公园的那棵老松树,聊某个小巷里的煎饼果子,聊得最多的是新开通的地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他们说,地铁的开通提升了咱庄里的品位,减少了污染,方便了人们出行。从此,咱庄里人出门再也不用担心堵在路上了。

我注意到他们每个人说到这座城市的时候,都满面笑容,目光灼灼,眸子里闪烁着明亮清澈的光芒,荡漾着欢喜的柔波。他们都与我的朋友一样,用“咱庄里”来代称石家庄。看来,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已经深入他们心灵和骨髓,缱绻深情就这样毫不掩饰,热辣辣地流露出来,就像大家呼吸空气沐浴阳光一样自然而然,那样真切,又那样朴实。

这些年,我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走过很多地方。但是,只有在这座城市里,我才深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每一位市民,都把这座城市当作自己血脉相连的家园,当作自己灵魂皈依的城,他们也一定以这座城市的美丽繁华为荣,所以才会如此发自肺腑亲切地称它为“咱庄里”。

是啊,没有什么语言比“咱庄里”这个词,更能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城市那种难以言表的炽热深情了吧?

看着一张张动人的脸庞,我的心不仅温暖起来,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谈话之中。令我奇怪的是,车上的人越聚越多,而下车的人却很少。我忍不住悄声问身旁的朋友,朋友哈哈大笑,“这几天咱庄里的地铁试运营,大家都出来过把瘾。大家伙儿,我说的对吗?”

旁边的人大声呼应着:“对,对极了!”说着,竟有人噼里啪啦鼓起掌来。很快,整个车厢里掌声雷动。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厉害了,咱庄里!”

“厉害了,咱庄里!”“厉害了,咱庄里!”

这喊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条美丽的河流,潺潺地,在车厢里流动,从每一个人的心头流过……

我的地铁幸福城

刘云燕(石家庄)

当得知地铁可以试乘的消息时,我欣喜若狂,火速命老公去领地铁体验券。每每想到“历尽艰难”的上班路,终于可以“天堑变通途”,我的幸福指数“噌噌噌”地往上冒,“幸福啊,我的城”,我竟然哼起了随意填的小曲。

地铁试乘的第一天,恰逢我出差归来。从火车站下了高铁,地铁三号线的标识清晰可见。行走在整洁、明亮的地铁里,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恍惚,这是我的庄里吗?再想想,我就偷偷乐了。这就是我的家,我的城市,我爱的石家庄。一位外地来的帅哥看到石家庄地铁标识,和同伴说:“京津冀一体化,厉害了石家庄!”闻之,我的自豪感怎么也会爆棚呢!

我从新百广场站换乘一号线,乘客多起来。对于石家庄人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很多人扶老携幼,为了一睹地铁的风采,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幸福的微笑。一对老夫妻,领着小孙子来坐地铁。小孙子开心地睁着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个年轻人,拉着白发苍苍的父亲也赶过来,老人满是皱纹的脸笑得那么灿烂。他走得很慢,上下电梯时,年轻人都小心地提醒着父亲。

候车时分,只听到相机拍照的“咔咔”声。男女老少,拿着手机,忙着拍地铁站,美女们也忙着在自拍,发朋友圈。一位阿姨穿着漂亮的裙子,老伴站在一侧,阿姨用极欣赏的目光看着他,说:“给咱儿子发过去,让他看看,咱国际庄也这么棒!”两个人甜蜜地笑着,对于他们来说,那个生活在遥远城市的孩子,也会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有的人则激动地给家人打着电话:“我坐地铁呢,太棒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有的人,则显得有些淡定。他们仔细地观察着每个车站的风格,是的,你细细看,每个车站都根据不同的地点,设计了匠心独具的装饰。这些安静的人,细心地关注着屏幕上播报的列车到达时间。

列车到达,我随着人流登上地铁。舒服的座椅、扶手,和全国一线城市毫无差别。我旁边的小朋友随着列车的驶出,开心地拍起了巴掌。我的面前,站着一个身材婀娜戴着宽沿花帽的姑娘。这是在石家庄吧?我再一次确认。是的,没错。这就是我的城。

地铁到达和平医院站,站台上明亮极了。一个身着红裙的阿姨,正手持一台专业单反相机拍得格外专注。我从西王站下车,直梯直接到达出站口。当我站在阳光下,离家竟然这么近。

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再次包围了我。从小到大,我生活在这个城市,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成长。从尘土飞扬的马路、破旧的公交车,到道路拓宽,高楼耸立,地铁畅通,这个城市越来越时尚而靓丽,越来越让我骄傲和自豪。

有人说,石家庄地铁是这个城市的“历史新起点,城市新篇章”。我的地铁,我的幸福城。羡慕吗?来吧!石家庄欢迎你!

通往新时代的地铁

付群华(大连)

几年前媒体报道石家庄建地铁的消息后,我就等啊盼啊,终于等来了地铁通车的消息。试乘活动报名时,我早早报了名,希望早点一睹家乡地铁的风采。

曾经在别的城市乘坐过地铁,领略过地铁的方便快捷,那时就想石家庄要是通地铁多好啊。现在石家庄通地铁了,以前乘坐地铁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对地铁渴望的感觉还是如此清晰,有些感觉像在做梦。但蓝色的地铁票真切地告诉我,这不是做梦,这是梦想成真。

宽敞大气的站台,干净明亮的车厢,热情大方的工作人员,都让人心生好感。对地铁的最初印象是在影视剧里,那时觉得地铁那么高大上并且遥不可及。后来乘坐地铁以后,这种感觉越发强烈。现在咱们庄里也通地铁了,竟然有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

外面天气炎热,地铁里凉爽宜人。大家感受着炎炎夏日里的凉爽的同时,也体验着地铁畅通无阻的惬意,几位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都说,在有生之年能坐上咱庄里的地铁,这么大岁数没白活。

地铁是新生事物,是城市文明的见证,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一位小朋友饿了,拿起书包里的饼干就要吃,孩子妈妈马上阻止:“不能在车厢里吃东西,万一掉食物残渣的话,这么干净的车厢就脏了。”孩子听话地点点头把饼干放到书包里,车厢里的人都为母子俩点赞。

但也有些人素质有待提高。一位年轻女孩在车厢里吃包子,包子的味道很快在车厢散发开,大家都向她投去不满的目光。女孩却依然我行我素,下车后,车厢里的人都纷纷摇头。

地铁由于封闭性好,而且往往容易拥挤,如果有人吃东西,尤其是一些有味道的食品,势必会给他人带来困扰和影响,清理地铁里的垃圾很麻烦,食物残渣也有可能会招来蟑螂和老鼠,破坏地铁线路和设施,所以尽量不要在地铁车厢进食。

地铁开通后,以后上班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早早出门赶公交车,还要掐算着几个红绿灯哪个路段经常压车,雨雪天气更是苦不堪言。有了地铁,可以把时间精确到分,不用担心红绿灯,不用担心压车,省下大半时间,多爽啊。

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的文明程度密不可分,我们不但要做文明市民还要做文明乘客。地铁,正带领我们通往新的时代。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