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涉县西戌:红色新闻小镇藏深山

2017-06-28 10:47: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尽管一早一晚依旧凉爽,时近七月,山里的天儿还是热了起来。与天气一起热起来的,还有这里的红色遗址。

涉县西戌镇沙河村,这个深藏太行深山中的村落、陕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所在地,陆续迎来了众多访客。

邯长高速已经通到了涉县,以前被视为“畏途”的道路,如今已是一条坦途。

记者赶到沙河村的时候,时近中午,街面上人烟稀少。依山而建的村子中间,有一条宽阔的沟渠,那是村子的排水渠。

“去年‘7·19’发大水,这条沟可起了大作用。”涉县文化馆王矿清说,当天,他正陪从北京来的记者拍摄邯郸·陕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片子,被浇了个透心儿凉。

王矿清原来是西戌镇的文化站站长,现在在涉县文化馆供职。不过,他的家还在沙河村,他的事业也还是挖掘与传承红色文化。凡是当地与新华广播电台、与红色新闻有关的事,还是他在操持。“十多年了,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了。”王矿清感慨地说。

也是,从开始注意到散落在西戌镇的红色新闻旧址,到现在“红色新闻文化”引起外界关注;从当年一孔孔快要坍塌的窑洞,到现在稍有规模的旧址;从老乡们口耳相传的故事,到《红色号角》广播剧,王矿清已经说不清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了。至少从个人的角度看,那可是满满的成就感。

他说,西戌镇正在打造一个全国独有的红色新闻小镇。这里已被命名为中国红色新闻文化之乡,全国新闻广播、大专院校系统的革命传统和教育实践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了沙河村的新华广播电台旧址,还有东戌村的人民日报旧址、西戌村的新华社旧址等。

西戌,一个鲜为人知的深山小镇,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发挥了“不亚于十万精兵”的号角作用,在新中国的新闻和广播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王矿清(右)在沙河村讲述红色新闻的故事。

沙河村:红色电波从这里飞向世界

这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黄土崖头挖出的窑洞,难得这厚厚的黄土,成为当年“陕北的声音”天然的屏障。位于涉县西戌镇沙河村的简陋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如今,昔日的破败已经整饬一新。当初为了把旧址保护起来,王矿清没少找旧址的户主李如海谈心。他一次次往李如海的家里跑,还将其请到文化站收听自己参与创作的红色广播剧《太行之声》,最后终于达成协议,李如海另外选址建房,红色旧址得以保护起来。

邯郸·陕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机房旧址。

从外边走进来,蜿蜒的青石路尽头,一棵老槐树下,一口甜水井旁,就是西戌镇沙河村革命老区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推开大门,眼前是一个整洁的小院,不大,但窑洞一字排开,院子中间,伫立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位英语女播音员魏琳同志的雕像。“魏琳”的身后,窑洞里边,就是当年的播音机房。机房内设备简陋,只有一张播音桌,一架送话器,一把绒垫椅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没有门窗,播音时就挂上一条羊毛毯子当门帘。

在窑洞内,为了隔音和防止回音,窑洞天花板上钉着折皱的白土布,四壁钉着本地产的灰白毛毡。隔壁一洞是音乐播音室,里面有一架旧钢琴、一部打击乐器,另一洞是机器房间。

播音员齐越是在1947年4月底从陕北来到太行山区的。此前,沙河村是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因为陕北战局日紧,受中央指示,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随时准备接替陕北的广播。1947年3月29日晚,邯郸新华台忽然听不到来自陕北的声音。为了不中断人民的声音,同志们立即决定以陕北延安的波长播出《兄妹开荒》唱片,然后反复呼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并且重播了青化砭大捷的消息。次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接替陕北广播。就这样,“来自延安”的红色电波没有中断,从太行山麓传向中国大地。

1947年9月11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在这里开辟了英语广播,让毛主席、党中央的声音不仅响彻太行山的上空,响彻古老中国大江南北的上空,也响彻全世界的上空!

1948年5月23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与中宣部、新华通讯社、口播部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起到达西柏坡,重新回到党中央的身边。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继续在沙河村战斗,1949年9月迁入山西太原,成为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而一部分人员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地。

目前,当地已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红色新闻旧址保护开发项目的总体规划,完成了沙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的恢复整修并向公众开放,每年有两万多人前来参观。

西戌镇是红色新闻富矿

根据涉县西戌镇旅游总体规划,红色新闻旧址是西戌镇不可替换的珍贵旅游资源,但亟待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目前,一期工程——红色电台遗址整修复原及文物征集仿制回位已基本就绪;二期工程——太行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旧址、中共太行区委旧址、原晋冀鲁豫《新华日报》印刷厂、原新华社书店的整修、重建、复原及相关文物的征集、仿制、回位等正在推进之中。

用王矿清的话说就是:“西戌镇的特色就是保存完整,原汁原貌。另外一个,它究竟在中国红色新闻史上占什么位置呢?新华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影响新中国传播事业的六十人》记述的60人中,在这里工作过的就有40人。这是多么大的比例啊!”

西戌村:红色新闻事业的核心机关

现在的西戌镇所在地西戌村是当年太行区党委、太行军区司令部、太行区武委会的所在地,也是我党当时整个红色新闻文化事业的核心机关所在地。中宣部、新华通讯社、口播部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等都曾在这里驻扎。

抗战胜利后,1947年3月,新华通讯社社长廖承志率领大队人马渡过黄河,由晋西北、晋东南向太行山区的涉县西戌镇西戌村转移。与此同时,晋冀鲁豫军区和中央局早已根据延安党中央的指示,紧急抽调《新华日报》(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太行文联、北方大学的精干人员在延安大队人马到来之前成立了新华社临时总社,担负起面向国内外的宣传任务。当时,《解放日报》解散,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停播,这里就成了我党面向国内外的唯一的宣传通道。

1947年5月,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为首的小分队先期到达西戌,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7月,延安大队人马到达西戌村,与太行的新闻队伍胜利会师。此后,开始出版《参考消息》,开辟英语广播,设立前线总分社和国外分社等。

东戌村:《人民日报》的重要成长和转折地

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中央局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走下太行山后于1946年的5月15日将《新华日报》华北版一分为二,一方面继续在涉县保留《新华日报》太行版,一方面进入邯郸创办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在涉县几经辗转,从桃城到中原,又于1948年到东戌村,到1949年8月,一部分到西柏坡与华北《人民日报》会合,一部分到山西太原接管国民党报纸,成为《山西日报》的前身。

由于解放战争的爆发,创刊于1946年5月15日的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从邯郸市区迁入武安的南文章村,后又相继迁到武安河西村、石洞乡青烟寺,最后于1948年6月15日转战西柏坡与《晋察冀日报》会合,成为华北《人民日报》,进入北京后正式成为《人民日报》至今。

另外,东戌村还驻扎有《新华日报》(太行版)、新华通讯社印刷厂和太行区文联、太行区党校等机关,与《新华日报》(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一起在新中国的红色报业史上留下了自己特有的印记。

据王矿清介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安岗与东戌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60年,他在北京的《人民日报》社又采访了东戌村的党支部书记等,虽然所写文章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发表,他在当时却付出了成为“右派”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他家里先后所请的八位保姆都是东戌和西戌的,他们全家无私帮助这些老区的孩子们学文化、上大学、找工作,亲如一家。(记者 胡印斌)

责任编辑:武曼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