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七年出版五部著作,山村教师点亮文学梦

2017-07-24 10:10:5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出生在山村,毕业后又回到山村任教,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搞文学创作。

沙河市西部深山里的乡村教师王延庆在工作之初,就编写了地方课程教材,自费出版并免费送给学生使用。由于从上学时就喜欢写作,王延庆用七年多的时间创作出版5部作品,共130多万字,其中有小说、剧本等多种题材,目前还有新的作品正在筹备出版。

王延庆在宿舍里进行创作。

爱写作的乡村教师

全呼学校位于沙河市西部,是深山区的一所乡村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个平凡而不普通的教师,他就是王延庆老师。他高高的个头,戴着一副眼镜,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毕业后到沙河市全呼学校任教,多年来一直扎根山区教育最前线。

“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写东西,我记得自己写过一篇《达活泉游记》,后来还在报纸上发了一个整版。”王延庆说,所写的文章见报,他的写作动力更大了。

参加工作后,忙碌之余,王延庆依然潜心文学创作。不过这时候的文学作品,大都是生活和教学的题材,创作形式也灵活多样。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开创“每课一诗”的教学模式,把初中三年的所有课文,都用自己编写的古诗文进行总结,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该模式开展的当年,他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沙河市名列前茅。

“用古体诗对每篇课文总结,既能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王延庆说,后来他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结集出版,这就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师魂》,其中还收录了沙河教育战线上多位教师的先进事迹,他编写的诗歌也被沙河市教育局教研室整理编辑成册,在沙河全市推广。

王延庆的作品。

自编教材,得到推广

说起自己出版的著作,王延庆认为,他编写并出版的那本地方课程,是最让他耗费心血的一本书。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

为了响应国家开办地方课程的号召,各地纷纷自编教材进行教学。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又有经费限制,各地编出来的地方课程教材水平参差不齐。王延庆为此沉下心来,利用三年多的时间,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教材。在学校领导以及教育局的帮助下,他东奔西跑,凑齐五万多元,终于在正规出版社出版了。该教材出版后,他免费发放给学生们使用。

“我们学校在全呼村,2009年暑假期间帮助村里写村志,触发了我的灵感,同时我也搜集了很多资料,后来就出版了《美丽的家乡全呼村》。”王延庆说,这本教材至今还在使用。

王延庆的作品。

为抗战英雄著书立传

沙河市西部属太行山区,抗战时期是抗日根据地,英雄事迹多有流传。

和许多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一样,王延庆也有自己崇拜的英雄,他心中的英雄就是抗日将军范子侠。范子侠将军在抗战期间曾经在沙河、武安一带战斗,目前沙河为其建有衣冠冢,其英雄事迹在沙河广为流传。

王延庆说,他崇拜英雄,他想让英雄的事迹传遍全国,借此激发全国人民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能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抗战英雄,他在征得范子侠后人的同意后,历时5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几易其稿,最终出版了《抗日名将范子侠》一书。

“2015年,在范子侠将军的老家江苏省丰县举行了首发仪式,当地非常重视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王延庆说,当时正赶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他的作品又被新华社评选为主题图书,目前已销售近十万册。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贾允河在其博文中这样评述《抗日名将范子侠》一书:对于在深山教学的作者来说,在繁忙的教学之余,能通过实地走访,搜集整理资料,历经五年时间完成作品,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决心和勇气……这是一部真正体现民族抗战精神的最完美著作。

王延庆的作品。

让更多人了解他的家乡

王延庆出版的几部作品,都是以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基础,创作灵感也来源于生活和教学。《美丽的家乡全呼村》描述的就是他工作的全呼学校,《师魂》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抗日名将范子侠》描写了范子侠将军在沙河的英雄事迹。

其实,王延庆的老家如今也是小有名气的古村落——沙河王硇村。

王硇村以独具特色的古石楼群而闻名,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景都是王延庆所熟悉的。2011年,王延庆根据王硇村世代传说,运用艺术化的手法,以清末民初沙河历史名人王树堂的一生为线索,著就传记体长篇小说《古楼英豪》,彰显了王硇村深厚的文化底蕴。

“还有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即将出版,背景也是王硇村的古石楼群,同时也兼具悬疑、惊悚,展现沙河近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王延庆说,这是他投入心血最多的一部小说,目前已与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签约。

谁不想说家乡好,王延庆以独特的笔触,将王硇村的历史和现状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

王延庆(右一)出席新书首发式。

追逐自己的文学梦

做好教学工作,不忘文学追求,王延庆爱好写作,也一直在追逐自己的文学梦。

“写东西是一件很兴奋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为写新的作品,我暑假没有回家,自己一个人住在宿舍,灵感来了就想一气呵成。”王延庆说,他还正谋划好几个题材的小说,而且已经写好了提纲。

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剧本,王延庆都信手拈来。除了已经出版的几部作品,王延庆还有几部中篇小说在网上连载。参加工作的这些年,他教学干得好,还创作了十几部共130多万字的作品。

“三人行,必有我师。”王延庆一直践行着这句话,也常对他的学生们讲。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延庆接触到一位著名编剧。出于好奇心,王延庆把抗日名将的事迹进行了改编,没想到初次写剧本就被江苏演义集团看中,目前已初步达成拍摄意向。

“老人们的故事是最多的,我没事的时候就找村里的老人聊天,一盒烟、一盒点心,就能把他们肚子里的故事‘掏’出来。”王延庆说,他爱写作,因为写作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记者 卢玉辉)

责任编辑:武曼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