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化周刊·文艺评论】文学写作与深入生活

2017-07-28 17:04: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金赫楠

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深入内心的体会和感悟永远来自生活。

2016年下半年,我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到石家庄附近的一个村去深入生活。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深入生活”几乎是最熟悉的字眼,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也一直是撰写文学评论时常常用到的阐释背景或角度。但其实,我似乎对“深入生活”并没有一个真正清晰深刻的认识,甚至还略有疑惑——当我们特意地“生活在别处”,当我们反复强调对陌生的他者的生活与人生的“深入”和“体会”,最终这些又如何有效地作用在自己的文学写作中?

我想写一部关于当下乡村中青年女性婚恋现状的非虚构作品。当我拎着行李来到那个村子时,曾信心满满,毕竟之前做了很充分的功课,读了很多书籍和文章,列了采访进度和写作计划。后来回想,在来到这个村子之前,我对即将走进的生活与人群已经有了预判和预设,而到村里去,似乎主要是为了获取素材。然而,这个起点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当然,当时我并无察觉。

很快就发现,事情远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和顺利。获得故事容易,当地妇联提供的大量案例、村里人们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那些不同于当下城市的当地婚恋观念和风俗……很多都是我从未目睹和听说过的。然而,当我想要把这些变成非虚构写作的一部分时,我却发现其中缺少一个灵魂性的东西——我很难进入事件的内部肌理和人物的精神深处。我在城市出生和长大,也没什么农村亲戚,对中国乡土的认知和熟悉几乎都来自书本和传媒。我发现自己在书房里准备的那些自以为客观的理论,在乡村女性实际的生存现状面前,不怎么能派上用场,甚至很有点失效和失语。

至此,我开始意识到深入生活的难度,意识到自己的方式和路径有问题。对于村庄和村庄里女性们的生活,我是一个外来者,无关痛痒,遥远又陌生,她们的哀怨和苦痛撕裂不到我,她们的喜乐与欢愉也很难真正感染我。我对自己采访观察的对象,难以贴身切骨地感受,更难以成为她们信任的倾诉对象。即便我和这村里的人同吃同住,但我并没有真正沉潜进这里的生活本身。

于是,我试着改变自己的方式,暂时放下了采访和写作进度,试着让自己变成真实生活在这个村里的一员。我开始陪借宿的村民家女主人一起赶集,一起搭长途汽车到石家庄的批发市场进货,回到村镇集市上搭建摊位、铺货、售卖;帮她一起操持家务,跟着她去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我竟然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渐渐能够从这里的人们的角度去思虑一些问题——你真正参与了一种生活,才能切实体会到这种生活中浸润出来的情感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风俗、观念、人格与人生。

定点深入生活的半年时间里,我不敢说自己很好地完成了对于生活的“深入”,我的采访也没有最后全部完成,那部非虚构写作甚至还没有一个自己满意的架构。但我仍然要说,这段经历让我收获巨大。我对之前一直关注的乡土文学、女性写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上的刷新。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发自内心地对文学与生活有了切身的感性的认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性表述和宣言上。

我们通常更强调作家要去深入生活,要下到基层和一线去开阔视野、更新思维和获取素材。其实,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写作同样需要深入生活,阶段性地进入和沉潜在别人、别处的生活里,在陌生的经历和经验中,让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认知体系、审美惯性去遭遇冲撞和摇晃,甚至是粉碎性的,然后再次整合与重建,获得对生活、对人、对文学更深刻与广阔的理解和认识,获得对作品和人物更深入肌理、更具代入感的赏鉴与评析。从书房里走向旷野,一个写作者最终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人物原型和故事素材,不仅仅是经验,更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方法论。

无论文学写作或研究,都应该具备一个能力:对那些远在自己人生图景之外的人和事,找到走近和走进他们的有效路径,理解体恤人物,同时又能够疏离和冷峻审视。一个作家深入生活回来,回到书桌前,仍然可以继续自己熟悉的、偏爱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但那个写作主体,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你。一个写作者的文学惯性、思虑视角会被刷新,他对世界与自我的观察、理解、表达也被刷新。说到底,我们去深入和体验陌生的生活,最终获得的还是自己,是一个被刷新的自己,是自己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文学审美和表达能力,是对中国时代图景更加深厚、辽远的思想情感和思考认知。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