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隆化“夫妻教师”用青春照亮乡村教育

2017-08-07 11:24:5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李长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见到王淑芳老师时,她已经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了,因为中考结束后紧接着就是招生工作。作为隆化县张三营中学的“明星教师”,王淑芳无疑是最吸引家长的。当采访结束,我们说下一位采访对象是山湾乡中心小学李长全老师时,王淑芳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李长全是我爱人。”

在承德市隆化县,“夫妻教师”李长全和王淑芳坚守乡村教育第一线,不仅迎来了满园桃李芬芳,还双双入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成为当地美谈。

缘起 初中毕业前后脚上讲台

缘分有时就是这样奇妙,王淑芳与李长全的家相隔二十多里地,当介绍人将高大英俊的李长全带来时,王淑芳相中的是他的职业,“都是老师,将来肯定有共同语言。”

1989年中考失利,李长全考取了本村左道营村的学前教育老师。虽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作为家中10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既能就近照顾父母又能做自己喜欢的教育工作,李长全很知足,那年他19岁。

1990年,家住山湾乡庄头营村的王淑芳顺利地升入张三营高中,“当年我是我们村头一个考上张三营高中的学生。村里人都说,山旮旯里飞出了金凤凰。我父母别提多自豪了。”王淑芳回忆说,“但还没等暑假结束,山湾乡主管教育的乡长、村中心小学的校长,还有我们庄头营村的村支书就找上门来,说村小的韩增老师调到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村小复式班的39个孩子没人教了,希望我能留下来任村小老师。韩老师是我的老师,我特别崇敬他,能接他的班,我感觉特别自豪……”就这样,王淑芳不顾父母反对,放弃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那年她18岁。

1992年,王淑芳和李长全喜结连理,婚后王淑芳调到了左道营小学。“那会儿,李老师每月工资50元由村里发,但是一年到头除了抵顶村提留的200多元钱外,剩下的工资村里经常发不出来。直到现在,村里的账上还欠着他800元钱。当时,家里的日常开销就靠我每个月的60元钱。1993年,儿子出生了,一家五口人的日子更紧巴了。”

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夫妻俩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共同热爱,不仅各自努力“充电”——王淑芳于2005年通过自考毕业于河北师大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李长全于2007年在同一专业函授毕业,还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教学上,对待每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左道营村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旱河,一到雨季随时都可能暴发山洪。村小在河的北岸,旱河南岸还有大茅沟、小茅沟、茅家沟门三个自然村,李长全的家在小茅沟村,三个村的学生每天放学都是他送回去。每到雨季,李老师经常采取背一个抱一个的方式,往返几次把学生送过河。有一次,他把孩子们送过河,自己却差点被河水冲走。还有一次,眼看山洪就到跟前了,他慌忙中把孩子们拽过河,自己的鞋却跑丢了,脚被划了个大口子,鲜血直流。孩子们抱着他心疼得直掉眼泪……

1996年,他们夫妻俩借钱买了辆三轮车,平时就义务接送村里的孩子们。

感动 转工后双双扎根乡村教育

王淑芳(左二)、李长全(右一)和恩师韩增(左三)等人合影。

1997年,隆化县代课教师的转工考试一共只有150个名额,他们夫妻俩双双“金榜题名”成了县里的一段佳话,王淑芳更是取得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

夫妻俩高兴之余却发了愁,因为考上教师资格后需要到县职教中心脱产进修两年,俩人的学费要14000多元。家中没有积蓄,二人只好东拼西凑,最后还差2000元用了贷款。

为了省钱,每到周末,夫妻俩舍不得坐车回家,从县城到家50多公里都是骑自行车,单程就得5个小时;为了省钱,食堂5元钱一份的饭菜,他们两人只合买一份……

1998年开始实习了,山湾乡中学校长直接找到王淑芳,希望她能到初中任教。

“我是初中毕业,能行吗?”王淑芳有点不自信了。

“学历不代表水平!我们听过你的课,没问题!你来吧!”校长明确地说。

就这样,王淑芳实习就来到了山湾乡中学,李长全则回到了左道营小学。

一到学校,王淑芳就被委以重任,不仅担任初三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三个班的语文教学,还承担了一个班的历史教学……

辛勤耕耘必然会得到丰硕的回报。2003年,王淑芳所带的班级考上隆化一中8人,考入存瑞中学2人,实现山湾乡中学零的突破;2009年中考,她教的语文学科成绩全县排名第二;2011年中考,她所带的班级高分率及班级总成绩均为全县第一名;2014年,她所带班级依旧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0年,王淑芳被评为隆化县百名模范班主任。此后的十多年中,她先后多次获得县政府嘉奖、优秀班主任,承德市优秀教师等荣誉。

由于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严格的教学管理、优秀的教学成绩,隆化县城的几所学校纷纷向王淑芳伸出了“橄榄枝”,王淑芳却说:“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我。”

同样,选择做“永久牌”不做“飞鸽牌”的李长全,也是扎根左道营小学(已于2000年并入山湾乡中心小学)。十多年来,李长全不仅使所在学校的教学成绩不断提高,还积极寻求外援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不仅在学校传统教育、感恩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在教学改革、培养教学骨干方面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

2006年,李长全所带班语文毕业成绩获得张三营学区第二名。2010年,他接手的班级小考成绩优秀率由原来的25.8%上升到81%;2011年毕业小考作文成绩优秀率达84.3%……与此同时,他还在2013年、2016年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奖。其间,为了给乡村学校留住更多的“永久牌”教师,他还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县级骨干教师。

温暖 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好老师

吴曼同学(左二)及家长等看望王淑芳老师(右二)。

“三年来我们有啥事都找王老师,她就像妈妈一样。”今年以491分的成绩顺利考入隆化一中英才班的吴曼同学说。

“老师,妈妈!”2012年的一天,得知几个月来一直是王老师在给自己生活费时,付鹏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上前紧紧抱住了王淑芳……

原来,付鹏的父母在北京打工,固执地认为孩子上学也不一定能挣大钱,便想不让孩子上学了,也不再给孩子寄生活费。

王淑芳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付鹏父母打电话沟通,却没有结果。于是,王淑芳就自己拿钱给付鹏当生活费:“我跟你父母说好了,他们同意你继续上学了。钱老师先垫上,你父母会打到老师卡上的……”几个月后,得知真相的付鹏父母惭愧地来到王淑芳面前:“天底下还有您这样的老师,您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呀。”如今,付鹏已经顺利地考入了大学。

其实,从教近20年,王淑芳已记不清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出过多少钱资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但她的学生们都记得她常说的那句话:“我班上的学生只能多,不能少!”

这样的事,李长全也做了很多。

宋丽华是李长全的2011届学生。在一篇题为《没有一个人像他》的文章中,宋丽华这样形容自己敬爱的李老师:“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如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岁月山河,历经时间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他便是这样的人——一个有故事的人。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见过许多老师,换过多个班主任,却没有一个人像他。”

“李老师没得说!我儿子今年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小学就是李老师教的,所以我又把闺女送到这所学校。孩子交给他,我放心!”提起李长全老师,隆化养牛大户赵景生赞不绝口。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王淑芳和李长全老师共同的心愿。而今,他们不仅迎来了满园桃李芬芳,还双双入围马云乡村教师计划。(记者张斌)

责任编辑:史艳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