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寻访那些人那片林——记者眼中的塞罕坝

2017-08-14 11:14: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功勋树下,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的创业故事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记者。

首都北京向北驱车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有一片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

今年7月10日,80多名特殊访客从北京出发来到塞罕坝。与普通游客不同,他们不看观光景点,更多地深入各个分场营林区、苗圃、望火楼,甚至去林场职工家中走访。

这支由中宣部组织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新闻采访团,集结了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9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0多位新闻工作者。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指挥中心,记者们实地了解卫星监测、红外线雷达探火系统等最新防火技术手段。

集中采访历时5天、单独采访持续十多天……记者们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造林故事,感受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重大意义,书写塞罕坝三代人演绎的绿色传奇。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了19天。可该台新闻中心地方部联播组编辑仝文瑜却说,相对于塞罕坝人55年的坚守,19天无疑太短了。

记者们用镜头记录下育苗工作。

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六女上坝、马蹄坑大会战、夫妻望火楼……在塞罕坝历史展览馆,记者们聆听讲解员讲述第一代务林人的创业故事,不由得肃然起敬。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塞罕坝人的坚守,成就了百万亩绿色家园!”经济日报总编室记者高兴贵感叹。

老一代务林人在坝上高原创造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人震撼,而近5年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在石质阳坡上攻坚造林开始的第二次创业同样深深打动了记者们。

在千层板林场苗圃,记者使用植苗锹体验种植樟子松。

在马蹄坑营林区驹子沟,记者们实地采访攻坚造林情况,看到了樟子松在厚度只有5 厘米左右的土层上依然可以顽强生长。

在马蹄坑营林区驹子沟,樟子松在厚度只有5厘米左右的土层上长势喜人。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已经完成攻坚造林7.5万亩。

河北日报理论评论部记者张博说,塞罕坝自身有一种魂,塞罕坝人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生态文明,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的塞罕坝,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森林碳汇上市“变现”……了解到这些,中国青年报河北记者站站长樊江涛说:“塞罕坝搅动起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池碧水。这股绿色冲击波所到之处,不仅绿了生态、鼓了钱袋,还更新着人们的观念。”

现代快报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多角度、全方位完成此次报道。

采访中发现的一个细节让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记者于佳欣为之叹服——作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塞罕坝,本来可以承受100万人的接待量,轻松增加4000多万元收入,可塞罕坝人却选择了限制景区人流和观光时间。在于佳欣看来,塞罕坝人算清了生态大账和经济小账的关系。

在采访第一代塞罕坝人时,记者通过手机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到塞罕坝上发生的感人故事。

短短几天中,每一位采访者都觉得自己已经与塞罕坝融为一体。离开塞罕坝前,来自江苏现代快报的记者马晶晶拿出手机,对身旁同事说:“帮我拍张照吧,背景就要这‘美丽的高岭’!”

采访中意外发现的一窝小鸟让记者围上前去纷纷拍照发朋友圈。

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记者们说,未来要讲的故事,还会有很多。(记者张昊摄影报道)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