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戏曲进校园需“多管齐下”

2017-08-18 16:05: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尹卫国

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于日前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明确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形式等,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要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全覆盖。(8月9日《人民日报》)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据悉,目前一批大中小学正在进行戏曲进校园试点工作。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及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戏剧文化。我国古代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组成,最早萌发于先秦时期,至今数千年,如《诗经》的“颂”、《楚辞》“九歌”等,堪称有文字记载的戏曲开篇之作,经过千百年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而我国各民族的地方戏曲种类多达360多种。

戏曲艺术古老、悠久,文化底蕴及内涵深邃、丰富,但戏曲的特点是节奏比较慢,方言发音及地方韵味比较浓厚,在互联网时代及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戏曲似乎不太符合年轻人口味,存在难听懂的问题,因此对戏曲感兴趣、爱看戏曲的年轻人并不多。一项调查显示,戏曲观众以中老年为主,真正称得上“戏迷”的主要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此可见,戏曲进校园十分有必要,它对于增强学生对古老戏曲的了解、熟悉与认知,促进戏曲艺术的继承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审美情操,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有重大意义。

戏曲进校园,既要“进”,更要讲究效果,做到入心、润心,让学生爱上戏曲;让传统戏曲艺术滋润学生心田,这就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具体讲要从看、教、学、演四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促进戏曲深入人心。看,就是组织学生免费观看戏曲演出。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出台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8年,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看,是最直观的感受与感悟,最能培养兴趣,因此除戏曲表演进校园外,戏曲商业演出也应该对学生给予门票优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戏曲零距离接触。

教,就是将戏曲写入教科书,登堂入室进课堂,做到讲课教学、布置作业与考试同步进行,一体推进。针对小学、中学及大学特点,应因人施教,对小学生主要进行戏曲通识的普及教育;对中学生,在此基础上可增加戏曲表演知识及技巧的教学;对大学生,可将戏曲列入选修课,以自学修分为主,高校定期组织戏曲讲座,讲解戏曲理论及表演技能等,组织大学生听课。

学与演,就是表演实践。让更多孩子从喜爱看戏、听戏到主动学习戏曲、表演戏曲。看是直观感觉,教是灌输知识,学、演则是亲身体验,只教不练、只学不演是“假把式”,通过学习表演方能真正走进戏曲,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学校应加强戏曲社团建设,如成立戏曲兴趣小组、戏曲协会、戏曲社吧等,有条件的中学及高校还可成立戏曲演出队,完整地排练舞台戏曲节目,在校园内公演,也可走出校园演出。学校可与专业戏曲剧团对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学生走进剧团参观学习,请戏曲演员走进课堂辅导学生排练戏曲等。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