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化周刊·布谷】林海老屋

2017-08-18 16:09: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张秀超

一幅取自坝上的摄影作品获了奖,这片子的背景是苍茫的松林,林子围拥着一片空地,在那荒芜的草地上,立着一垛墙。那是一座房屋的“山花墙”,与这墙相对着的不远处,却是坍掉了大半的一截残墙。残墙立在那里,仿佛一位猫着腰想要立起来,却又无力站起的老人,就那么歪斜地立着。

望着这种场面,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地击打了一下,周身的血液连同飘忽的思绪,一切似乎都凝住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坝上大面积造林。那个时候,这广袤的原野,大多数地方都是赤裸裸的,荒草遍野,黄沙肆虐,靠人工整地造林,一片片、一坡坡地推进。那个时候,为了治理荒原的人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在距离厂部或者营林区不太远的地方,盖上几间简易的房屋。这房屋也成为当年整地、刨树坑、栽松苗的人居住的地方,这叫“点”,比如,沙梁子作业点、桦木沟作业点。这“点”的标志,就是三间、四间或五间大小不等的简易房屋。后来,就干脆不再称某某作业点,就叫“沙梁子三间房”,或是“五棵桦四间房”。高原上,孤零零的几间房屋,没有院墙,也没有门锁,它向着荒原上所有疲惫的身影敞开着。这简易的房里,刨树坑的人,在这里起伙做饭,栽树苗的人,在这里栖息安眠。

栽植的小树长大,到结果打籽的时候,这简易的房屋,又成了收购果实的地方。在这里收购树种,然后,再孕育成树苗,撒向更远的荒野。这简易的房屋,成为多少跑山迷路者的天堂,也是放牧牛马的人,遮风挡雨的港湾。

几十年过去,这塞外的大漠荒滩,变为具有百万亩松林的绿色海洋,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天南海北数以万计的人,游览观光的胜地,人们称之为“奇迹”。

那些曾屹立在荒漠旷野的房屋,早已被林海淹没了,甚至都找不到断瓦残墙。当年,分布在荒山野岭间的房屋,是荒原开拓者的驿站。那房屋是摇篮,是温床。如今,塞罕坝上百万亩林海,恰从那荒原房屋的四周,孕育萌生了。

我就曾无数次,梦见过塞罕坝上的几间老房。我不知道那些房屋的名字,甚至它们在哪个方位都不知道。上小学时,学校勤工俭学,学生们去坝上栽树。我们被一辆蓝色的大卡车,拉着走了整整一天。在早春的一个黄昏,进了一座大山。七拐八折,在一处有树木,也有大片荒原的地方停下来。沿着一条小路,往前走了几里路,在一片倒卧着许多枯朽老树的地方,走进了一处房屋。那是四间矗立在野地的残破老屋,土墙,房顶是苫的白草,每间房屋里都是南北对着的两铺长条大炕,一个炕可容纳十几个人睡觉。

那间房屋就成了大伙儿的家。屋子像一位苍老、慈善的妇人,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在那里,一住就是四十天。每天,提着一个装满松树苗的绿色的小桶,手里拿一个小巧的尖尖的铁铲,到距离房屋七八里或者几十里的山上去栽树。黄昏的时候,又像寻找母亲一样,朝那间有大炕的土屋回归。走近它,就有了温暖,就有了可充饥的食物。

尽管要自己到树林里去拖枯朽的木头,烧那铺大炕,要到离那屋子一里多远的地方,去砸开被薄冰包裹着的水泉抬水,人们还是觉得那黑乎乎的房屋很温暖可爱。后来,突然落了大雪,我们被困在山上,不能上山栽树了,一天到晚蜷缩在那宽大的土炕上。离开那房屋的时候,犹如与亲人分别一样依依不舍。

看到那幅获奖的摄影作品,思绪回到了过去,那些房屋一下子涌现在眼前。不知道,那位摄影师怎样在浩瀚林海的汪洋中,寻找到那断墙残壁;他在镜头对准那古旧老屋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从镜头里看到的是什么?在如山如海的图片中,是哪些高明的摄影评委,为这片子加冕戴冠,他们从那画面中,又看到了些什么?

如今,那幅复制的获奖图片挂在我的案头。从那里,我时时与一个曾经的梦境相遇相逢,它让我想到那苍凉的原野,看到那葱郁的山林。我想到了一句诗:天空中,没有了鸟的影子,但它的确飞过,这就够了……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