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借力产业转移 提升创新能力

2017-08-23 15:37: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张 丹 朱凤战 金顺利

创新与科技进步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各地创新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个地区提升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激活自身的创新活力,强化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还要借助外力,利用好先进地区的技术外溢。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产业承接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能够显著提高本地区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京津冀三地由于目标定位和禀赋优势不同,逐渐形成了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格局。与京津相比,我省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这既是河北自身发展的短板,也是制约三地协同发展的障碍。随着京津产业向我省转移进程逐渐加快,我们应抢抓机遇、多管齐下、多点着力,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外溢,促进自身创新能力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

借力产业转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主体、多个部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应在国家层面成立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政务信息互通机制、定期沟通机制、重大决策协商机制,加强对产业转移的统筹指导、整体规划,提高项目转移和对接效率,进而推进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转化,加速形成一条“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链。

强化自身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最终要通过本地企业的技术消化来实现。自身消化吸收能力不强,必然会降低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我省应注重创新的内生性,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发挥科技政策导向作用,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机制。

创新承接模式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京津企业转移关键技术,强化产业转移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要不断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合作模式,支持我省企业与京津高新技术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协作关系,在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形成互利共赢的创新链。

积极引进科技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借力产业转移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同样离不开人才支撑。应建立京津冀高端科技人才、专家互访与兼职制度,推动京津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在冀落地,促进人才柔性流动;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充分体现对智力劳动价值的尊重,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科研奖励制度,营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吸引和培育创新主体

企业既是承载产业转移的载体和依托,也是创新的主体。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不断提高企业的学习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强我省企业与京津企业的联系和互动,努力实现资源互通和技术共享,吸引京津科研成果来河北转化。

优化创新环境

良好的创新环境是聚集创新资源和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有效保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承接地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优良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鼓励企业创新的制度体系,完善人才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努力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新、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吸引全国优秀科技人才来河北创新创业;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高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