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当代文学“常”与“变”的交响

2017-08-25 09:07: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回顾中国文学史,凸显着一种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创新魅力。从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文学一路走来,中国作家深谙文学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所云:“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学血脉的传承与发展,落在以传统创作为主调的作家身上,如陈忠实、路遥、莫言、贾平凹、铁凝、张炜、韩少功、史铁生、阿来、王安忆、方方、刘震云等,他们佳作迭出,谱写了传统长篇小说艺术“常”与“变”的交响。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50后作家经历动荡曲折的历史变故,拥有丰富的阅历经验,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走继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道路,对复杂的“中国经验”作出整体而深刻的表述。其作品普遍具有恢宏大气的特性,这既得益于时代的馈赠,也与其自身浓重的史诗情结密切相关。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60后作家群由于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其写作初期,几乎都有过一个注重艺术形式实验探索的先锋写作阶段。格非的《青黄》《褐色鸟群》,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抚摸》,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我的帝王生涯》等,皆属引人瞩目的先锋小说。但是近年来,这批60后作家大多回归现实主义创作,甚至转向对中国古代叙事传统的传承和转化。格非在新世纪之后开始“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的创作,毕飞宇在其长篇小说《平原》中也表现得尤为明显。

70后作家群较之前辈作家,具有极为清晰的辨识度,即罗兰·巴尔特所说的风格。他们的写作,开始与中国文学的传统有所疏离。换言之,就是开始“向内转”的美学维度。比如张楚、徐则臣等人从世俗故事中挖掘人物内心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统领下书写人生世相。张楚的小说与契诃夫有着精神上的联通,而徐则臣的《西夏》《夜歌》《如果大雪封门》等中短篇,书写普通人身上暗藏的痛感与诗意,显示出作家独到的艺术功力。整体而言,告别宏大叙事的70后写作者,似乎对日常经验的描摹和刻画更有感觉和兴趣。

到80后作家这里,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割裂变得比较明显,甚至成为了一种标志。著名作家王蒙认为,这代作家是一群缺乏历史感的写作者。作家张悦然在其创作谈《我们能够带着理想走多远》中也坦承:“整个80后文学看起来很热闹,可其实并没有任何沉淀。”何以会如此?这恐怕与这代作家不太重视传统、忽略历史有关。他们受商业文化大潮冲击较猛,受西方文化思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过烈,他们喜欢蜷缩在自我、个体、私密的小天地里面,“螺蛳壳里做道场”。

80后如此,那么90后呢?有研究者对90后作家作品做了抽样调查,发现他们在重拾传统主题时,只是强调了反抗,但又没有写出该如何反抗,于是乎陷入一种想挣脱却又无力挣脱的矛盾状态,这就在无形中暴露了失去传统血脉支撑的思想贫瘠、想象力匮乏的短板。

就整体来看,80后、90后的作家作品,体现了文化的突变与断裂。在他们那里,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变化,而没有传承。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要保有文化的软实力,就不能仅仅强调变化、创新,它还应该强调传承、保护。孟子云:“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写作者如果只重视“过”的变化,而不懂得珍视“存”的精神,势必会将文化弄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空中楼阁、沙上塔楼,这样的文化是站不住脚的,脆弱易碎的。有些人总认为凡传统都是不好的,只要反掉了传统,就意味着可以收获更多自由。殊不知,这世界本就存在万古不变的常理、常道。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无疑需要保留、守护和传承。

评论家谢有顺曾说,把常道打掉的代价,就是生命进入了一个大迷茫时期,文学也没有了价值定力,随波逐流,表面热闹,背后其实是一片空无。文学的创新,如果不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读者变化了的审美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新的创造,而是毫无来龙去脉地在自我狭窄时空里做空转运动,那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在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的创新,才有可能激活自我,开拓新局,并最终赢得未来。(周思明)

责任编辑:韩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