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营商环境系列谈之二:痛点就是着力点

2017-08-25 10:20: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梅刘柯

2011年,微信问世。当时,刚诞生的微信与米聊等同类产品相差很多,用户的吐槽也很多。但微信管理团队十分重视用户的吐槽点:有人吐槽照片无法分享,就立刻添加图片传输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可以分享文字和图片(后又有小视频)的“朋友圈”;有人吐槽文字输入太麻烦,便立即增加语音聊天功能,接着又增加了视频聊天功能……当用户的一个个痛点变成产品的一个个亮点后,微信脱颖而出,成为同类产品中当之无愧的“王者”。

于一款产品而言,用户使用时的痛点,往往就是改进设计、提高质量的着力点,也是吸引更多用户、增强用户黏性的关键点。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也是如此——只有及时、不断地消除“用户”(市场主体)的痛点,才能持续得以优化,吸引、聚集更多先进生产要素。

如果说营商环境是跑道、市场主体是车的话,那么市场主体的一个个痛点就是跑道上的沟坎和曲折。只有消除这些沟坎、曲折,“跑道”才能更加平顺,才能让“车”跑得更加安全、畅快,进而引来“高档跑车”。2013年,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针对行政审批“慢、久、难”的痛点,绘制了一张长达4.4米的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企业投资建设一个项目,要经过100个审批环节,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最快也需799个审批工作日……“万里长征图”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各方重视,4年来,广州职能部门以图中揭示的痛点为整改着力点,大力简化流程、深化职能改革。如今,同样的审批事项最快仅需30个工作日。由799天缩减到30天,这就是消除痛点带来的营商环境巨变。

痛点是一种客观存在,你不动手,它不会自动消失。现实当中,一些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确实不少,但实施后往往效果不佳、市场主体痛点依旧。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举措往往“高高在上”,常常是“我要怎么做”“我认为该怎么做”,而不是“企业想要我怎么做”“市场需要我做什么”。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报》刊登了一则《我们也需要一本“市民办事指南”》的消息,反映的是群众办事不知找谁办、怎么办的民生痛点。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对这篇报道高度重视,当即指示市委政研室马上着手准备编写,并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发布消息向群众反馈,前后只用了50个小时。“指南”的发布,有效改善了福州市的政务环境,方便了广大市民,赢得了交口称赞。

通过消除民生痛点改善政务环境和通过消除市场主体痛点改善营商环境,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在方法论上却是相通的。其一,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视民之伤如己之伤”,才能有发现、消除痛点的主观能动性;其二,要有随时随地发现痛点的意识、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从“不起眼”的地方发现问题;其三,要有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态度和作风,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消除痛点。

改善营商环境,痛点就是着力点。以强烈的服务意识、问题意识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不断发现并解决市场主体的痛点,就一定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让更多先进生产要素落户河北大地,带动全省经济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