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化周刊】仰望雄安

2017-08-25 16:38: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夕阳下的白洋淀

白洋淀美景

版画《小兵张嘎和玉英在白洋淀上》

□关仁山

白洋淀是水的世界,也是我梦中的天堂。第一次走近她,是在梦中,读了孙犁的文章以后,我就做梦了,那晚我的梦乡里几乎被浩渺的烟波、如雪的芦荡、欢蹦的鱼虾溢满,我乘坐一叶小舟顺风而行,船下浮水一线分开,犹如盛开的荷花,让人浑身清爽。醒来后还沉浸在美妙的梦境中。我知道,自己孩提时代对白洋淀就心驰神往,与白洋淀便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我要拥抱这美丽的地方,那闪光的一刻,那恰如繁华绚烂般的思念,还要让我等待多久?

看着这位热情、健谈的老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派人畜兴旺、安居乐业、和睦安详的景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白洋淀水好,荷美,景更好,人更美”赞誉的内涵。

今天的生活,既有孤单的煎熬,也有对未来的畅想。平淡的日子里,历史的花悄悄谢了,未来的花即将绽放。2017年4月1日,那个闪光的日子,雄安新区诞生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振奋之际,我感到一颗心在加速跳动,一度被冷落的白洋淀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水和花的芬芳滋养了生命。白洋淀是水和花的世界,它的容颜攫住了我的灵魂。梦里的白洋淀啊,我终于把梦境变成现实。河北作协与《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举办作家采风,来到了美丽的白洋淀。我真正身临其境,走进了白洋淀的深处。我怀疑自己又回到了梦乡。呵,这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地方啊?远看,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分不清何处是天上何处是人间。若不是小船上的人在水波上辛勤劳作,若不是鳞光闪闪的鱼虾竞相欢跳,我就只能把白洋淀当作世外桃源了。近看,芦花四处飘荡,百鸟凌空飞翔,楼阁倒影婆娑,到处是烟雨蒙蒙,到处是稻谷飘香。

听当地人讲,白洋淀是典型的北方湿地,它汇集了唐河、府河、漕河、拒马河等九条河水,那么多的沟濠、河道,把这些淀泊串联成了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怪不得白洋淀游动着那么多的鱼。朋友早就约请我到这里吃鱼宴,白洋淀的鱼宴是远近闻名的。我们坐在一条木船上,穿行于纵横交错的芦苇丛中,但见绿水碧波,清亮得能够照见人影。

人在船上坐,那水里也就有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剪影随波摇荡了。洁白的芦花,像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白得夺人眼目,白得摄人心魄。再看成群的鹅鸭,满舱的鱼虾,正无言地向我讲述着白洋淀人其乐融融的平静生活。我向一位站立船头的老乡打个招呼,感叹道:“这里真美呀,像仙境一般。”老乡憨憨地笑了,自豪地说道:“那当然了,我们白洋淀古时候就有‘北地西湖’之称,今有‘华北明珠’之誉,诗赞‘北国江南’,歌咏‘鱼米之乡’,是帝王巡幸之所,‘荷花淀派’诞生之地,雁翎神兵扬威之处,‘小兵张嘎’造就之域哩。”我被这位老乡的情绪感染了,五彩缤纷的水乡随波流进了我的心底。情不自禁地想起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中对白洋淀质朴生活的经典描述来: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写得多美啊!这样美好的意境,是作家的创造,更是白洋淀的贡献。在一方富有灵性的土地上,我们完成了一个精神的跋涉。我由衷地称赞道:“说得好,说得好啊,白洋淀的席子是一种民俗文化。”这位老乡点头称是。

少顷,他遥指远处的景物对我说:“我们白洋淀附近有不少名胜古迹。古代很多帝王都曾到这里避暑、水猎,有一淀称为‘捞王淀’,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落水被渔民救起的地方。这些年旅游部门还在白洋淀兴建了大型水上乐园、野生动物观赏区等,准备开辟几个拥有民俗风情的村庄,供游人参观哩。”看着这位热情、健谈的老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派人畜兴旺、安居乐业、和睦安详的景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白洋淀水好,荷美,景更好,人更美”赞誉的内涵。

白洋淀文学不仅有抒情意味的美好文字,还有震撼人心的精神之美,它随时都警示我,不能丧失对生活的爱。作家的生命将随着这种创造得以延续,得以永恒。这都源于英雄的白洋淀人民的创造。劳动的艰辛和人性的光辉,让艺术家发现了真善美。

据安新的作家朋友介绍,白洋淀有自然形成的千亩荷花淀,每年农历五到八月,粉、白两种荷花盛开,淀内香气四溢。值得一提的是元妃荷园,占地约700 亩,荷园内荷花叶片大,茎秆挺拔,花瓣肥厚,颜色鲜艳,清香飘溢。自古以来,到白洋淀观赏荷花的人常来荷园赏荷,留下了不少赞美这里景色的诗词歌赋。传说金代章宗皇帝的爱妃元妃李师儿,对荷花情有独钟,喜爱荷花成了嗜好。由于章宗皇帝经常陪伴着元妃来这里泛舟赏荷,后人便把这里称为“元妃荷园”。我伫立荷园,闻着扑鼻的荷香,依稀间,仿佛看到远逝的亭亭荷影重又争奇斗艳;仿佛看到古人胭脂佳黛轻泛扁舟摆桨弄荷的婀娜身姿,历史近在咫尺,伸手可及,“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今荷不是古时荷,今荷依旧情古荷。静止不动了的荷花,一点点亮了起来,浓香包围了我。我收藏了一幅刘文西先生画的荷花《晨曲》,也欣赏过梁斌先生画的荷花,我真地羡慕画家赏荷画荷时的心境。由此,我可以想象一下行走在未来的雄安新区,将会遇到怎样的荷叶田田,嗅到怎样的荷花清香了。

白洋淀水域辽阔,春季青芦吐翠,夏季红莲出水,秋季芦苇泛黄,冬季泊似碧玉。因其物产丰富,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被誉为美丽的鱼米之乡。我走进荷花大观园,这里是华北明珠白洋淀的生态景点,根据孙犁先生笔下的荷花淀修建而成。有六区、十二园、三十六景、七十二连桥把园中景物连缀在了一起。放眼眺望,但见园区山清水秀交相辉映,亭台楼阁星罗棋布,车、船、桥、路纵横交错。在荷花大观园听到的是鸟语,闻到的是花香,看到的是明净,感受到的是清凉,真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啊。

此时,前方亮起一道闪电,似乎还很遥远。这道闪电让我想起并不算遥远的白洋淀战火硝烟的历史。白洋淀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英雄的白洋淀人民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在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辉煌壮丽的抗日诗篇。

1922年安新县大张庄的安志成在邓中夏的领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安新县马家寨村的辛璞田同周恩来、邓颖超一起投身革命。1927年安新县建立了党组织。“七七事变”后,日寇对白洋淀地区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数起骇人听闻的惨案。美丽的白洋淀从此变成抬头是岗楼,到处是狼烟。面对疯狂的日寇,白洋淀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除奸团、武工队、县大队、区小队等抗日武装纷纷建立,不论在旱陆还是水区,处处是战场,人人杀敌忙,抗日烽火熊熊燃起。其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雁翎队就是当时活跃在白洋淀上的一支民众抗日武装。他们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河道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端岗楼、打鬼子、除汉奸,以弱胜强,配合大部队痛击日寇,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天当被,地作床,芦苇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人民粮。咱是人民子弟兵,打败鬼子保家乡。”这是雁翎队建立初期,雁翎队员驻扎在芦苇荡中的生活写照。

白洋淀的战斗遗址、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如辛璞田烈士祠、端村惨案遗址、雁翎队打保运船旧址、大田庄庙、圈头烈士祠、安州烈士塔、雁翎队纪念馆等,这些革命文物遗迹生动地记录了白洋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有着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同时还产生了一批以抗战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穆青的《雁翎队》、孙犁的《荷花淀》和《白洋淀纪事》、李永鸿的《红菱传》等。这些作品均以白洋淀地区的人和事为题材,有的被选录入中学课本,有的被译成多国文字遍及世界,还有的被拍成电影久映不衰。白洋淀文学不仅有抒情意味的美好文字,还有震撼人心的精神之美,它随时都警示我,不能丧失对生活的爱。作家的生命将随着这种创造得以延续,得以永恒。这都源于英雄的白洋淀人民的创造。劳动的艰辛和人性的光辉,让艺术家发现了真善美。

这个美丽的地方,将要诞生新城市的地方,给我们梦想,给我们希望,给我们不朽的精神。这种中国故事承载的中国精神扎根在脚下的水土,但永远向着蓝天生长。

网络和电视,渐渐让我们的思维程式化了,感觉麻木,对大自然冷漠了,缺少了前辈作家与大自然的那种亲近之感。现代人更多的是享受,而不是爱。享受是掠夺,而爱是施与,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这里的世界好像被重新分娩了一次。爱我们的白洋淀吧,它让我们摒弃生活中功利的因素,攀登精神的顶峰。无法否认,当今一些人以生存为借口,摧毁了良知和真诚。那些想找回自己精神家园的人,请到白洋淀走走吧。白洋淀是美丽的,那里闪着灵光,需要我们抬头仰望。白洋淀是温暖的,这是人生的“暖流”,我们每人都在寻找生命的“暖流”,寻找一个圣洁温暖的梦。

今天的人也许忘记了,但是,匆匆流淌的淀水记得,湖里芦苇和荷花记得。我们从中体味到了它的奇美,那不是应该享受的美,而是历史的风景对我们最大的恩赐。其实我想,看不见的风景才深奥无比,天有阴晴,生命也有止境。我仿佛听见了白洋淀捕鱼人的歌声,好似历史久远的回声,几句简单的吟唱,打开了我的心扉,让我翘首遥望。人们为爱而歌,为生活而歌,为历史而歌。

重温往昔,一个个场景历历如在眼前。

位于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内的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采风团走进了纪念馆。馆名是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他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纪念馆分设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喜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等18个主题鲜明的展厅,集中展示了白洋淀儿女的飒爽英姿和抗战精神。朱德、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并留下“爱民井”“淀上野餐”等许多感人故事。

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安新县建成了当时河北省最长的公路桥——白洋淀大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白洋淀视察并指导工作。白洋淀人民从保卫家乡、建设家乡到改革开放,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让革命老区白洋淀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把象征白洋淀人民英勇顽强的“雁翎精神”带到了全世界。我想,不知道雁翎队的后人是否还在这里生活,不知道他们将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一切都像是梦,新生活在向他们招手。

雄安新区即将崛起之际,白洋淀是平静的,但是,它于平静中像是待嫁的新娘一样悄然打扮着自己。我们乘船游览白洋淀,天空、湖水、平原,明亮而丰富的色彩,把人和景映衬成凝固的雕像。忽然看见芦苇荡里飞起一只鸟,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从白洋淀张开了翅膀。当我带着全部的生活阅历来看白洋淀时,我们会得到一种顿悟,我的感受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白洋淀作为红色文化的象征,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精神魅力。这是燕赵文化的精髓。

迎着习习秋风,看着圈圈涟漪的白洋淀水波,听着白洋淀人愉快清爽的说笑声,闻着荷花的清香和鲜活的水气,感觉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资源的提供者。我们需要一种宁静。我总是想象生活,想象中的生活就难免被诗意化。这样一个宁静的黄昏,夕阳给白洋淀披上了一层金色,它给我们打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它在用自身最后的光芒说话。明天早晨,太阳将在水面上升起,象征着生命被重新分娩了一次。雄安的未来是那么令人神往,千年大计,绝美的手笔,一个全新试验场,有跨时代设计,有灵魂的富有,有复调的隐喻,深刻的思考,会让我们意象通明。

水活了,天亦感动了。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白洋淀的天空,激情洋溢、恣意挥洒的泪雨。最优秀的,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我们有理由瞩目雄安, 我们期待未来雄安的雄姿。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北京与河北共同建设区域生态绿色廊道,促进白洋淀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纳入合作条款,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城市的天空,不是更加迷人吗?我们领略雄安的水,凝望雄安的天,天空的云彩里,有一个美丽的新城拔地而起。

作家汪曾祺说过,一念红尘,堕落人间,不断体验由泥沼向青云之间的挣扎,深知人在凡庸、卑微、罪恶之中不死去者,端因还承认有个天上,相信有许多更美好的东西不是一句谎话。我想,人生在世总要信点什么,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哪怕是在重重困惑中也要保持着向星空仰望的姿态。白洋淀在地上,也在天上。把云彩放走,把美丽的白洋淀固定在天上。天空变得如此透明。雄安,这个美丽的地方,将要诞生新城市的地方,给我们梦想,给我们希望,给我们不朽的精神。这种中国故事承载的中国精神扎根在脚下的水土,但永远向着蓝天生长。

祝福雄安!

(本版图片为河北日报资料片)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