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化周刊·布谷】草楼瓜果香

2017-08-25 16:18: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贾兴安

草楼村,是冀南威县的一座普通小村庄。

烈日炎炎的午后,我们赶到了威县县城正北三十公里的草楼村。路上,有人告诉我们:这个村位于古漳河流域,是沙林地带,村头遗留着一些硕大的沙土包,上面长满了荒草,远远望去,仿佛是矗立着的一座座草楼。

草楼村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抗战时期,冀南行政公署由南宫县城转移到草楼村,这里曾是冀南行署银行印钞厂、兵工厂、军区医院和冀南干校所在地。当时,草楼村人口不足一千,竟有二百多人参加革命,日伪军先后两次火烧草楼,近二十名村民壮烈牺牲。全村这么多人跟着共产党八路军闹革命,就是向往能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眼下,草楼村不但富裕了,而且遍地起新楼。当地最赚钱的产业就是“梨”。村里上千亩农田都用于优质梨种植,此后,还会不断扩大优质梨种植规模。看来,地域偏僻的草楼村,确实唤醒了自己的“致富梦”。

威县称得起华北平原传统农业县,乡亲们整日地在黄土地里刨食,饿不死,撑不着。然而,当地人勇于出新招,改变自己的命运。几年前,草楼村附近,建起了农业示范基地,上千亩土地开始流转起来。放眼一望,果香飘溢的梦想一下子跳进了人们的眼帘。常言道:瓜菜四季香。草楼村的秋月梨、迎霜红桃、优质葡萄、短枝苹果,还有嫁接西瓜、三白瓜等等,就像事先约好了那样,笑容可掬地静候在水土丰沛的田园里。

瓜果满枝,依旧忘不了当年的日子吧。当地的西沙河一带,沙土弥漫,地质荒凉,怎么才能给庄稼人种植瓜果、培育梦想呢?正如孙犁先生的荷花淀、汪曾祺先生的养鱼池……只要一颗心在那里不舍昼夜地跳动,梦想自然会生根发芽。草楼村四周,百余里沙荒地,很快就被新植的小树林,绿油油地覆盖起来。古人把草木看作世代相传的宝贝,难怪流传下来的对联里写道:“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

回首草楼,眺望新房簇拥的村舍、绿茵如盖的田野和乡间笔直平坦的道路,看来,所谓“草楼”,不再是读书人的理想与虚构了。为了过上诗情画意、茶饭清香的好日子,当地那些劳作田间的乡亲们,不迷信、不奢望,依靠自己的敏锐头脑,为村落小心翼翼地收获着果鲜、瓜香。每天都是幸福生活,草楼村信心满满地笑了。

责任编辑:张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