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农大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帮到了农民心坎上

2017-08-29 16:54: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农业大学驻张北县鱼儿湾村工作队——

精准帮扶帮到了农民心坎上

□记者高振发

大棚里一人高的架豆秧已经挂满了架豆,露天地里一尺多高的藜麦苗葱绿一片,草原天路上摆摊的村民正忙碌着应酬游客……这是8月10日记者在张北县战海乡鱼儿湾村采访时看到的景象。

鱼儿湾村距县城80公里,这里自然条件差,土地瘠薄靠天收。到2015年底,全村297户、660人中,有贫困户202户、493人。

2016年2月26日,以河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翟玉建为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队,冒着严寒,踏着积雪,驱车千里,来到地处坝上的鱼儿湾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

绘制帮扶“规划图”

“我们经过登门入户调研走访发现,鱼儿湾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差,村民缺资金、少技术,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常住村里的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谈起致贫原因,翟玉建介绍。

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召开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结合该村实际,工作队很快精准绘制了帮扶“规划图”,形成了“一区两线双基地”的5年发展规划。“一区”即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成一个宜居生活区;“两线”即建设一条以鱼儿湾村为中心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路,建设一条连接无名烈士墓、革命烈士于战海等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旅游线路;“双基地”即建成供应京津、冬奥会的有机食品、蔬菜供应基地和休闲旅游服务基地。

调结构发展产业扶贫

“有科技专家手把手指导,咱就有了增收致富的主心骨。”今年53岁的支桂春一边在地里拔草,一边和记者唠起了家常。“我家3口人,儿子正在上大学二年级,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就得2万多元。”

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支桂春改变了种植结构,种植5个大棚架豆、试种南瓜10亩。从种植到管理,河北农大的科技专家经常上门指导。预计今年5棚架豆纯收入2万多元,10亩南瓜收入2万元。“这是过去种土豆、莜麦靠天收的4倍多。看来种田也得讲科学。”支桂春乐呵呵地说。

工作队邀请河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到村,现场指导讲授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架豆产量和品质,2016年贫困户仅进棚务工收入就有4000元/人以上,全村贫困户累计务工收入在20万元以上。

走进村西南山坡上的藜麦地,翟玉建指着一尺多高的藜麦苗介绍说,去年试种的藜麦平均亩产350斤,单产最高达到600斤/亩,每公斤卖到了11元,平均每亩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是农民传统种植的莜麦、胡麻等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

“今年在工作队的协调下,把藜麦申请了扶贫项目,全村扩种到600余亩,可带动贫困户100多户,户均能增收3000多元。”翟玉建说。

“旅游+”拓宽农民增收路

湛蓝的天空下,草原天路向远处蜿蜒伸展。路边盛开着大片野花的草地上,57岁的鱼儿湾村民岳万银正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的旅游项目:卡丁车每小时100元,骑马一次50元,羊拉车一次80元……

“没想到咱土里刨食的农民也能吃上‘旅游饭’。”谈起旅游,村民岳万银难掩内心的激动,“去年我在这儿卖土豆、烤红薯、莜麦、胡麻等土特产,加上烤羊肉串、骑马等,挣了6万多元。真是感谢工作队同志的引导和帮助,要不我们村民哪想到靠旅游也能挣钱呀。”

像岳万银一样,一年来,该村先后有20余户村民在草原天路销售本村农产品,开展卡丁车、跑马等旅游项目,户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

开展“旅游+”让村民增加了收入。鱼儿湾村申报了河北省2017年美丽乡村。工作队还请来了由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院长李国庆教授率领的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目前,鱼儿湾建设美丽乡村的各项举措正按照设计规划陆续实施,一个具有坝上特色的“双鱼小镇”初现端倪。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