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生代塞罕坝务林人于士涛:要握紧守护绿色的“接力棒”

2017-08-30 08:58: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燕赵都市报驻承德记者 陈宝云 文/图

“一棵树需要几十年的精心呵护才能成材,而毁掉一棵树只需几十秒。作为塞罕坝新一代务林人,我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绿色。”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每当谈及塞罕坝机械林场上百万亩森林,言语中满是责任。

和许多塞罕坝务林人一样,于士涛也是外地人,老家在定州。一见面,他很是黝黑、还泛着淡淡“高原红”的微胖脸庞引得记者多看了几眼。“我十年前也是个白净的小鲜肉。”见记者的细微举动,他赶紧笑着调侃。

2005年,于士涛从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毕业。“当时,正好赶上塞罕坝招人。塞罕坝是林业系统的典型,我没多想就报了名。”当年9月,很少见山的于士涛,上了坝,进了山。

“五彩斑斓的森林,好像油画。当时的感觉就是,能在这里工作,太美了。”但于士涛不是赏景的游客,而是管护美景的务林人。很快,困难和考验接踵而来。

初到林场,于士涛被安排到山上营林区工作。11月的坝上,已是冰冻世界,刺骨寒风裹挟着雪花,甚至每次外出上厕所,他的内心都要斗争好几个回合。冬天,他每天要和老师傅们上山为松树修枝打杈。一天下来,别人都回了家,疲惫的他还要独自在林区值班。漫漫长夜,孤寂难眠,数着窗外的星星,眼里泛着泪花。“太煎熬了,我好几次都收拾好行李,准备逃离这里。”于士涛说,思想每每动摇时,父母都会劝说他。“刚参加工作就打退堂鼓,没耐性可不行。”朴实的话语,成了于士涛熬过难关,战胜自己的良药。

2006年春节后,他被调入千层板林场生产股工作,素有“林场活地图”之称的老职工顾殿江成了他的师傅。“我师傅话不多,但千层板林场183平方公里土地上,每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都心知肚明。”于士涛说,闲暇之时,师傅常给他讲老一代务林人艰苦奋斗、爬冰卧雪,在茫茫荒原上植树造林的往事。“经常听得我鼻子发酸,师傅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塞罕坝精神。”

从此以后,于士涛决心把自己的根扎下来。防火防虫、资源管护、育苗整地、植树造林、割灌抚育、经营利用,他随身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着每片林子的位置和林分特征,早出晚归,林场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2年间,他和同事开展了大径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销售、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传承并丰富了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工作中,于士涛已成长为一名林业科技能手,对此,他没有遗憾。生活中,他却觉得自己距离一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的标准,还很远很远。

妻子付立华是他大学同学。2005年,付立华考入中国林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付立华在北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了结束“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双方打起拉锯战。“一到假期,我就会带她到林子里走一走,讲一讲塞罕坝的故事。”2011年,付立华同意离开大都市,到塞罕坝工作。“她说不是为我而来,而是为了这片动人的林子。”

妻子的问题解决了,今年6岁的孩子教育又成了难题。“坝上没有学校,只能在80公里外的围场县城上学。”于士涛说,孩子由母亲照看,由于工作繁忙,他经常几个月都见不上孩子一面。“有时回家,孩子看我就像陌生人。其实,大家和小家难兼顾是几代林场职工的共性问题。”

于士涛说:“经过55年的发展,如今的塞罕坝如何管护好、经营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担起来,绿色的‘接力棒’一定要握紧,好好地传下去。”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