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

2017-09-01 09:26: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质量是生产力与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象征、整体素质的体现,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前不久,河北省召开的实施质量强省和标准化战略大会,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牢质量第一、标准引领的强烈意识,以质量提升和标准引领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质量型创新发展。

提升质量的重要意义

质量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我国目前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突出强调质量的重要性,更加重视质量工作,既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现实种种挑战的必然选择。

提升质量是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供求结构性失衡,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正因为供给侧结构调整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才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事实证明,提升质量是解决供给侧适应需求侧问题的有效途径。坚持质量第一,中国制造才会越来越有竞争力,产品形象才会进一步提升。

提升质量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利益驱动,一些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冲击着社会信用体系。比如,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对正规产品造成冲击,而且由于产品质量低劣,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信用体系。只有增强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奠定良好基础,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良好的信用体系下高效运行。

提升质量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的有效手段。有的企业为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生产一些低质产品,这可能会使企业短期受益,但长期看,不仅会让产品的盈利能力降低,而且低质量产品还会在售后维修、服务等方面消耗更多的资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与节约型经济背道而驰。提高质量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有助于形成一种少耗费资源、低成本、高品质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

提升质量的现实途径

质量提升行动是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出现了个性化、定制化和小众化的趋势,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创新激励机制,培养职业精神,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要以质量提升和标准引领为主攻方向,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创造更多名牌,实现经济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

夯实技术基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加强质量创新能力建设,完善与我省产业发展和区域定位相匹配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保障体系,把巨大的创新能量转化为强大而有效的供给能力。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标准创新活动,以更高的标准促进产品、服务、环保、安全等领域的质量提升,推动各行各业加速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切入点,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河北制造向河北创造转变。

加强品牌建设,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品牌是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凝聚,是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要围绕我省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开展质量攻关,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质量标准。以争创中国质量奖、河北省政府质量奖等为引领,继续推进千项新产品开发、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双千工程”。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品牌形成机制,严格设立品牌认定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淘汰退出机制,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品牌建设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品牌数据库、专家库,加强品牌资产运作研究,开展品牌价值测算,权威发布品牌价值排行榜。着力加强品牌保护,推动更多的河北品牌成为中国品牌、世界品牌。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民生安全。质量安全监管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健全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完善质量全过程监督机制,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运用“互联网+安全监管”新模式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构筑有效的安全防火墙。严厉打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食品、药品、建材、汽车等关系健康安全、国计民生的重点产品的监管。加快构建河北质量信用体系和运行机制,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充分发挥质量杠杆作用,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强制认证、资格审查等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真正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安全。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质量第一的观念,努力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体现时代特征、地区特色、行业特点的城市质量精神和企业质量文化,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加强质量教育培训和舆论宣传,大力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传递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灌注到质量工作和质量提升的每个环节中。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引导生产者下大气力把产品做专做精做优,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河北品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质量型创新发展。(马春梅)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