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塞罕坝精神内核解析】牢记使命铸丰碑

2017-09-02 06:34:1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牢记使命铸丰碑

——塞罕坝精神内核解析①

55年来,一代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造就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 记者贾恒摄

一座绿色的丰碑,矗立在中国北方的美丽高岭;

一个精神的坐标,挺立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征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塞罕坝精神历久弥新、历久弥坚。

今起河北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对塞罕坝精神的实质进行解析,以激励全社会牢记总书记的厚望和重托,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塞罕坝,一座美丽高岭,一个“精神高地”。这个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是一曲牢记使命的赞歌,一部艰苦创业的史诗,一个绿色发展的传奇。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是创造这个人间奇迹的信念支撑;共产党人砥柱中流的先锋引领,是创造这个人间奇迹的不竭动力。

使命在肩,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百折不回。

我们把目光投向那片莽莽林海,回顾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走过的历程,就如同打开了一本至真至诚的爱党誓言书。

忠诚党的事业,革命理想高于天

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纵有千难万险在所不辞,塞罕坝人的这种信念和坚持,让听到这个荡气回肠故事的人们动容。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在河北北部的塞罕坝建设大型机械林场。塞罕坝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它位于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多条河流的源头,对于阻挡风沙南侵,保护京津冀地区特别是首都的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从1962年2月原林业部下达建场通知,到当年9月深秋,369名建设者从全国18个省市完成集结,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凿开第一个树坑,中间只用了短短半年多时间。这其中,有从原林业部及各地林业系统选调的干部、专家,有东北林学院、白城子林业机械学校、承德农业专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有承德当地三个林场的200多名普通职工……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们,挺进荒凉了一个世纪的高寒沙地,挑战生态修复、人工造林的极限。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树木种苗工作总站副站长刘春延,曾在塞罕坝林场工作20年,担任过5年场长。回首往事,他感慨万千:当年党和国家下决心建这么大个林场,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偿还生态历史欠账的责任担当,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55年里,塞罕坝人面对的考验一个接着一个。

生存条件恶劣——这里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3.3摄氏度。加上缺衣少房,偏远闭塞,人们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造林极度困难——由于缺少在高寒沙地造林的经验,头两年栽植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不到8%。

灾难接踵而至——1977年10月,塞罕坝突遇特大雨凇灾害,一夜之间,57万亩树木被厚厚的冰凌包裹,20万亩树木被毁,15年心血换来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夏天,塞罕坝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12万亩树木旱死。而此时,眼看着距离完成国家下达的第一个20年建设期的造林任务,只剩下两年时间……

在超乎寻常的困难面前,肩负使命、怀揣梦想的塞罕坝人没有退缩,他们改进传统的育苗植树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他们含着眼泪清理灾难留下的死树枯枝,栽上了新的树苗,让一切从头再来!林场现任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记得,1984年他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到塞罕坝工作时,人们仍在锲而不舍地补种7年前雨凇灾害中损失的树木。

原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当年曾主持了塞罕坝林场建场的选址工作。1982年,塞罕坝人超额完成了国家确定的第一期20年造林任务,在荒山上造林96万亩,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最高纪录。知道这个消息时,刘琨老泪纵横:在塞罕坝那样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造林,没有一种精神是不行的。

今天,许多老一代创业者仍能够准确地背出这样一段话: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这是当年国家交给塞罕坝林场的任务,创业者们都将它铭刻在心,时时不忘。

“六女上坝”故事的主人公之一陈彦娴老人记得,当年大家领到工作证,看到上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大红章时都很激动,睡觉时怀里都要揣着工作证:我们是在为党和人民种树,为祖国作贡献,这是多么光荣的事啊!

在塞罕坝干了40多年的赵振宇老人说,那时候我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

今年81岁的张省在“文革”中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平反后他曾一天之内连续7次找到林场,要求马上参加造林工作。有记者问他,这么多年里什么时候觉得最难,老人不假思索地大声说:“不知道!没有!”

……

有一年冬天,刚刚从张家口林业干部学校毕业的孟继芝在坝上护林,直到12月中旬大雪覆盖,火警解除,他才高高兴兴地回场部。可雪太大了,气温低到了零下39摄氏度,他迷路了,被救起时,已经被冻得浑身僵硬……19岁的他永远失去了双腿。

“我的运气好啊,伤残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县城里,活得好好的。”今天,人们看到的孟继芝老人笑呵呵的,十分满足的样子,“我的战友们在坝上,都是杂病缠身,很多人不到50岁就走了……”

笑着笑着,老人的眼泪就下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塞罕坝人的理想就是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信念就是一定要让荒原披上绿装,有了这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他们的骨头就硬,意志就坚,办法就多,爬冰卧雪不觉苦,风餐露宿不畏难。再难,树,都能一棵棵种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

历经磨难,九转功成。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今天变成了百万亩苍翠林海。更让塞罕坝人自豪的是,他们忠实履行了党和国家赋予他们的使命,用心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这里的百万亩林海和承德、张家口的绿廊连成一片,在首都北部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将浑善达克沙地南下黄沙,死死挡在了河北最北端。这片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的水源,相当于近10个西湖的蓄水量。

如今,林场有80后、90后职工将近300人。比起林一代、林二代,虽说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林三代们仍然需要在冰天雪地、蚊叮虫咬的深山里作业,需要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苦闷。但是,塞罕坝的年轻人很少辞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深受老一代务林人影响,都把这片林子当作终生的事业,都把完成好党交给的任务当作人生的追求。

这,就是精神的传承。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精神不能直接改变物质,但能改变人。由改变的人改变物质,有强大精神力量和坚定理想信念支撑的人可以创造出任何人间奇迹。”河北省委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杨东广教授表示,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搞建设,还是在当今相对丰厚的物质条件下加快发展,崇高而伟大的精神,永远是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

河北省社科院社会治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王彦坤认为,塞罕坝的人间奇迹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实践,是干部群众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赓续奋斗结出的丰硕果实。弘扬塞罕坝精神,在今天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树牢“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折扣、不作选择、不搞变通,我们就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千难万险显本色,共产党人是先锋

稍懂点造林技术的人都知道,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大面积造林时,会选一些适应性强、固定沙土效果好的树先种上,让它们率先成林,先营造出一个生态小气候,为其他树种落地生根创造条件,这些树被称作先锋树。

55年来,千辛万苦中,千难万险时,党组织就是带领塞罕坝人攻坚克难的先锋树,而忠于使命,正是这些先锋树傲然挺立的根和魂。

1963年冬天的塞罕坝格外寒冷,林场上空笼罩着一片愁云,2000多亩新栽下的落叶松大面积死掉,人们情绪一度很低落,年轻人的歌声都听不到了,有人甚至打起退堂鼓:壮志难酬,不如下坝换新天。

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等首任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以定军心。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人员改进了“水土不服”的前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1964年4月的马蹄坑大会战,更是全面提振了塞罕坝人的士气。

早春的塞罕坝,风寒料峭。林场精心挑选了60多名员工,分成4个机组,分别由领导带队,挺进作业现场。所有的人吃住在山上,大干两天两夜,在马蹄坑的山坡上都栽上了落叶松。20天后,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6.6%。由此开创了中国在高寒地区机械栽植落叶松的历史。

这么多年,历任党委始终把造林当成第一要务,再难,没有调减过造林计划,再苦,没有动用过一分钱的管护资金。即便是在“文革”期间,塞罕坝的造林步伐也从未放缓。

今天,落叶松已成为塞罕坝的第一大树种,是这里名副其实的先锋树。而塞罕坝也会永远地记下一位共产党员的名字——王尚海,他是一棵永远挺立在人们心中的先锋树。

1962年,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栋舒适的小楼里。塞罕坝机械林场组建,组织上派他担任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在抗战时期担任过游击队长的王尚海,二话没说,像是要奔赴新战场的战士,上坝造林。

为解决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王尚海穿上老皮袄,骑上黑鬃马,带着技术人员跑遍了塞罕坝的山山岭岭,仔细研究那些残存的落叶松。他和大家一起啃窝头、喝雪水、住窝棚。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睡在离漏风的草帘子门最近的地方。

人们回忆,老书记曾经当众掉过两次眼泪,一次是马蹄坑大会战胜利的时候,面对满山刚刚绽芽的落叶松苗,他跪在山坡上号啕大哭;一次是他的小儿子发高烧,因为大雪封山,缺医少药,孩子的病转成了小儿麻痹。得知孩子将落下终生残疾时,他紧紧地抱着孩子,痛哭失声……

1989年王尚海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遗愿,骨灰被撒在马蹄坑,那是他赢得机械造林第一场胜利的地方,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

“都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其实,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对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坚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鉴修,在被塞罕坝奇迹震撼的同时,对这里共产党人的砥柱中流作用感受更深。

把爱交给青山,今生无怨无悔,把爱交给绿水,生生死死不变。在这些共产党员的身后,是一代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塞罕坝人的群像。

当年的塞罕坝林场是全国林场中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在这里,许多知识分子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融入这片林海,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一分子。林场首任技术副场长张启恩工作起来不要命,人称“特号锅炉”,他带领技术人员研究改进的全光育苗法、三锹半植苗法等,至今还在坝上地区造林中广为应用;后来曾担任过省林业厅厅长的技术员李兴源,痴迷钻研,一干三年,终于成功地将樟子松从东北引种到塞罕坝,使得耐寒耐旱的樟子松,成为今天塞罕坝的第二大树种。

在刘海莹的成长经历中,一位身边的共产党员对他的影响很大。1984年,刘海莹毕业分配到塞罕坝一个基层林场工作时,还不是党员。林场副场长、共产党员王凤明大他十岁,和他结成了对子,工作中处处帮助他,生活中常常照顾他。1989年,工作表现突出的刘海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就是王凤明。

工作十几年,王凤明的工作岗位换过四五次,最苦、最偏远的林场他都干过。人们曾问他,刚干出成绩就调离,你就一点想法也没有?他憨厚地笑着说,我是个党员,党让干啥就干啥,干啥也得干好!

2005年,一位工人在清理水井时遇险,他第一个跳下井去救人,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0岁。当时,刘海莹正在省城开会,听到这个噩耗,泪水一下子就模糊了双眼:“凤明老哥,我就知道你是这个脾气,干啥都要冲在最前面,干啥都把最难最险的留给自己!”

一生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没有说过一句感天动地的话,但在林场人心中,王凤明永远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

人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在塞罕坝,后人是不能乘凉的,推动这片林子的永续发展,是林二代、林三代的责任。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让塞罕坝所在地区的生态支撑地位更显重要。林场党委一班人又扛起了带领新一代塞罕坝人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的使命。

刘海莹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绿色发展的开路先锋,守住、守好这片林子,让它绿得更有质量,是我们的责任。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曾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50%以下。林场还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提高森林质量,完善森林生态。

有人说,塞罕坝人头脑不灵光,守着座金山不会挖。但林场党委一班人不这么看,他们说:“如果生态效益没有了,用再多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挽回。经济账和生态账、小账和大账孰轻孰重,头脑必须清醒。”

塞罕坝,是绿色奇迹,更是红色史诗。林场几代党员干部和职工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践行了对党的誓言,深刻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内涵,在美丽高岭上铸起了一座永远的绿色丰碑。它启示我们,只要像塞罕坝人那样,忠于使命、接续奋斗,就一定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续写出新的绿色传奇!(记者庞超)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