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互联网+公益: 且行且珍惜

2017-09-11 11:34: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涌现出公益“爆款”项目,全民公益似乎正在线上平台迅速实现。

广州市民王女士最近半年迷上一个叫“蚂蚁森林”的活动,通过步行、地铁出行、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可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用来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相关产品项目的“生态伙伴”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据悉,截至今年8月底,该产品用户已超2.3亿,累计种植真树1025万棵,累计减排122万吨。(9月10日《羊城晚报》)

如果放在“互联网+公益”的背景中看,“蚂蚁森林”活动不过是其中的一抹绿色,事实上,其背后是一座新生的互联网公益森林。综合来看,近年来互联网不断涌现出公益“爆款”项目,全民公益似乎正在线上平台迅速实现。

据实而言,互联网公益已经颠覆了传统公益的模式,从而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比如,“蚂蚁森林”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了公益活动的生活化与社会化——公益本来就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该项目恰恰以微观生活为切入点,引领了超过2.3亿的用户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这在传统公益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又比如,一种1∶1∶X的“配捐”新玩法很像是微信抢红包一般的社交活动,从而引爆了网友的参与热情,这也是传统公益模式力所不及的。

站在互联网公益时代回看,正像业内人士所表示的:面向移动端的互联网+公益,正使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效率,让公益向着多个维度迅速发展。区别于传统公益模式,互联网公益表现出了生活化、娱乐化、社交化的一面,甚至于公益与生活、娱乐、社交融为一体,从而吸引着万众网民将社会公益推向了社会化。这既是互联网+的一大社会利好,也是互联网公益的勃勃生机之所在。

然而,互联网公益在迅速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程序漏洞”。比如,前段时间刷屏朋友圈的“一元购画”项目,7个小时筹集善款1500万元。但几乎一周之后,这笔刷屏瞬间聚集来的善款具体怎么花,项目相关方并没有披露详细的信息和说明,让人担心善款能否被高效利用。再如,互联网公益让公益与生活、娱乐、社交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这固然是互联网公益吸引网民并将公益推向社会化的有益组合,但却让公益参与者失去了较真儿的动力,很多网友在“指尖公益”之后,很少再去看项目进展或者善款走向。

数据显示,《慈善法》至今落地一年有余,一年来超过10亿人次通过网络实施捐赠。社会公益借助互联网火爆发展当然是好事,但“指尖公益”一捐了之注定不是成熟、健康、持久的发展模式。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公益项目要实现项目后续进展和善款走向信息反馈推送,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换言之,公益入口可以生活化、娱乐化和社交化,而公益的出口必须秉持一贯的端庄严肃。以此来看,互联网公益需要且行且珍惜。(燕 农)

责任编辑:韩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