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黄骅市东孙村:从“问题村”到“红旗村”

2017-09-19 15:57: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黄骅市东孙村今日美景。

黄骅市东孙村今日美景。

河北新闻网讯(张海健、徐彩云)东孙村紧邻黄骅市区,是黄骅镇辖村,共有1120户3264人,党员116人。2012年以前,这个村班子涣散、村貌破败,是出了名的“问题村”。杨金槐回村担任村干部后,访民情、排民忧,摸民盼、解民难,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庄面貌实现巨变,自2013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黄骅市先进党支部”,曾经的“问题村”如今成了 “红旗村”。

新旧对比令人惊艳

沿着东孙村整齐的村路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坑塘荷花盛开,文化墙绘满了整个村庄,红花绿树相映成趣……

而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村“两委”班子形同虚设,赌博歪风盛行一时,打架斗殴也时常发生。2012年底,东孙村人均收入仅3千多元。村庄基础设施更是落后,村民吃水困难,排水更难,道路破败,垃圾封门,风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如今的东孙村,村人均收入已经翻了两番,达到1万多元。富裕了的不仅是村民的“口袋”,更是群众的“脑袋”。东孙村普法夜校、东孙村致富报告会经常在村礼堂举办,票友协会、广场舞协会组织的文娱活动成为主旋律。在农闲时节,东孙村联合市文广新局送戏下乡,举办东孙村消夏晚会,同后沙洼村联谊举办晚会等,业余生活丰富精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26盏路灯覆盖每一条街道,3000多株树木绿树成荫,街道干净整洁,东孙村成了名符其实的“标杆村”。

“四心”破解历史难题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面对这个烂摊子,离乡30多年的杨金槐放弃了大城市的事业,回乡当起了村官儿。上任之初,杨金槐给自己定下了“四心”要求:要牢记为民办事的“初心”,保证为人处事的“公心”,有维护大局的“政心”,秉持党员干部的“廉心”。

“经过梳理,当时东孙村负债146万,村集体收入是零。”杨金槐说。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一方面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他们“出山”劝和派系矛盾;另一方面,召集全村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探讨村子的发展问题。面对村集体146万元的债务,杨金槐当即拿出12万元,先期偿还了部分村民的土地租金。

杨金槐对全村116名党员干部进行梳理,筛选出党性强、责任感强的党员代表,负责片区村民的日常事务。上任五年来,杨金槐没有一分钱的招待费、没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反而因村上急用钱先后垫资80多万元。村班子其他成员在村债没有还清的情况下,三年没拿村里一分钱的工资。

涣散的人心被重新凝聚了起来。2016年底,东孙村不仅偿还清了债务,村账本上还有了100多万元的结余。杨金槐用他的“四心”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与拥护,也换回了村庄的稳定与发展。

凝心开拓发展新路

2014年以来,通过上级部门帮扶资金、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东孙村共投入交通、水利、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7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行路、排水、通电等难题。

在带领群民致富上,杨金槐等一班党员干部想尽一切办法。一方面,利用临近市区的优势,鼓励村民种植蔬菜瓜果,并亲自试验种植,技术成熟后无偿教授给村民;另一方面,由村里协调,联系致富能手和在外企业家,吸纳富余劳动力,仅去年,输出劳动力300多人次,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村里的“小老板”“致富能手”多了起来,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如今的东孙村,正是村民们曾经梦想的模样。由落后混乱的“问题”村到风清气正的“红旗村”,杨金槐和他的村班子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和村民一起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下一步村里打算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对接即将落户在本村的黄骅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有更多稳定收入。”杨金槐说。

责任编辑:李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