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承德市双滦区走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路

2017-09-26 14:25: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承德市双滦区举全区之力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迈进。经过几年不懈探索,已形成了以“12369”工作法为核心的双滦模式。

即明晰“党政统领、政策指导、宣传发动、典型引路、合力攻坚、多元支持”的一条改革路径;兼顾“国家与集体、集体与成员”两个层面利益;坚持“发扬民主、严格程序、因村制宜”三个基本原则;紧盯“家底清、资格清、权利清、份额清、权能清、管理清”六个核心关口;实施“成立组织、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清产核资、身份界定、股权设置、折股量化、股权管理、登记运营”九个程序步骤。

目前,全区63个村改革全面铺开,2.6万名村民入社成为股民,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20元,成功蹚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城郊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崭新路径。近期,我省将在双滦区召开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

1

着眼于解决“如何改”问题,

双滦六措并举,明晰改革路径

肖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2009年,因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村里一下有了350万元集体收入。有人想一分了之,但350万元分给全村2493口人,只能解决一时之需。2012年,经过一番争论、考察、调研后,肖店村在我省率先开始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

“每股股金650元,全体村民都成了股东。”村主任武学平介绍说,村里先后建立了建筑公司、绿色杂粮加工厂和酿酒坊。

“即使啥活不干,这几年平均每户都能分红5000多元,你说股改好不好?”村民陈焕利说。

2015年5月份,双滦区被农业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要求该区利用三年时间,探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继承及抵押、担保权等六项权能。

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量大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唯一一家改革试点,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吃透中央政策精神,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努力将改革试点做成典型示范。”区委书记赵振清说。

该区围绕“经验可复制、改革全覆盖、农村增活力、群众广受益”的目标,坚持积极探索、稳慎推进,试点先行、分类实施,总结提升、全面推开,举全区之力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迈进。

强化党政统领,确保组织有力。双滦区始终将农村改革纳入全区中心工作总体布局。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先后25次在区委常委会、深改组会、调度会上专题研究农村改革工作。区级领导到基层蹲点调研、现场办公180余次,有效地推动了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顶层设计,确保指导有方。先后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8个指导性文件。印发清产核资、成员资格界定、合作社示范章程、股份有偿退出和继承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试点工作扎实规范有序推进。

强化宣传引导,确保群众有愿。搭建了“一栏、一榜、一会、一册、一纸”的宣传平台,电视台开办专栏播放宣传片,乡镇村设立公示榜及时张贴最新政策,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千余次,印制宣传手册等辅导材料2000本,入户发放明白纸5万份,使改革精神家喻户晓,实现了村民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强化典型带动,确保心中有谱。在肖店村成功试点基础上,积极培树二兴营、西地等19个试点村。目前,共有20个村被选定为全国改革试点村,涌现出多种方法各异、特色鲜明的改革形式,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万木争春”的华丽裂变。

强化合力攻坚,确保推进有序。深化实施“党政领导分兵把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乡镇村具体实施”推进机制,全区上下形成了推动农村改革的强大合力。并以“督考问用”机制倒逼各项改革事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强化多元支持,确保行之有效。聘请农业专家教授作为顾问,全程给予技术指导、教学培训和政策咨询。聘请会计事务所、评估公司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全程参与清产核资、资产量化。建立“基础+奖励”的资金保障激励机制,对参与改革的村,每村给予10万元经费补助;对改革成功的村,每村再奖励10万元至30万元发展资金,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2

着眼于破解“彻底改”难题,

双滦靶向施策,把握改革关键

“我家12亩地都是山坡地,一亩地最多能挣200多元。”双滦区陈栅子乡二兴营村村民王纪增说,为了生计,该村68户居民中,曾有60户选择外出打工。

2014年,二兴营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基础上,成立了承德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一类地1亩一股,二类地1.3亩一股。每股每年可获得500元租金,合作社盈利部分,大家按股分红。”王纪增说,全村900多亩地种上了榛子、油葵、谷子等经济作物。夏季,村里有了游客;秋季,田里打工挣工资;年底,家家有分红。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完善,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涉及农村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既要防止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又要避免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必须遵循‘发扬民主、严格程序、因村制宜’三个基本原则,做实每一项工作,严格每一步程序,攻克每一道关口。”区长王贺民说。

攻克清产核资关,实现家底清楚。坚持尊重历史、明确权属、程序规范、全程公开的原则,由乡镇、村成立清产核资小组,对村集体所有资金、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做到账、物、款、表“四相符”。截至目前,全区63个村基本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共清查出资金11938.16万元,资源31.54万亩,经营性资产1.3万平方米,非经营性资产8629.63万元。

攻克成员界定关,实现资格清楚。按照“依据法律、发扬民主、尊重历史、维护稳定”的原则,明确了“3种人取得资格、8种人保留资格和9种人丧失资格”的详细情形。在操作中考量现役士兵、在读学生、服刑人员、出嫁女、入赘婿、贫困户等不同情况,切实保护各类群体的利益。

攻克股权设置关,实现权利清楚。按照“组织成员人人有股、依据贡献体现差异”的原则,对股权进行合理配置。各村均以人为单位设置了基本股或人口股,并根据村情实际和现实差异,设置了劳龄股、资产股、土地股等作用各异的股种。各种股份所占比例由集体经济组织讨论决定,做到了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民主决策、群众认可。

攻克股份量化关,实现份额清楚。通过以资产、资源、资金或混合方式进行折股量化,组建不同类型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对于集体经济相对匮乏的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对于集体资金充足的村,对资金进行折股量化;对于集体资金充足富裕的村,对集体三资进行折股量化。目前,全区量化入股资金2783万元、资产4584.95平方米底商,资源8618.64亩承包地和4853亩荒山。

攻克股权管理关,实现权能清楚。制定出台《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由村股份合作组织以“人为基数、户为单位”核发股权证书,作为对集体资产占有权和收益权的凭证。目前,全区共发放股权证13130本。

攻克登记运营关,实现管理清楚。改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需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建立完整的公司运营投资、财务预决算、收益分配管理、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等制度,确保集体资产经营运转安全有效。目前,全区22个村登记注册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册公司(企业)15家,拉动就业近千人。

3

着眼于实现“改得好”目标,

双滦结成硕果,释放改革红利

西地村曾因拆迁款分配等问题矛盾重重,成为上访大户。为化解矛盾,2016年1月,该村正式注册成立了“承德市双滦区西地乡西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村里先后成立了建筑公司、物业公司、超市等多个子公司,成为承德市第一个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城中村’。”西地村村主任曾宪军说,“股改解决了多年来由于拆迁、村民户籍多样变动和集体资产不明晰而引发的诸多矛盾,西地村也从一个上访村变为和谐村。”

“改革不是图热闹、走过场,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增强获得感,就必须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看到成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区委副书记刘杰说。通过五年努力,农村股改的红利充分释放,“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唤醒了沉睡资产,集体经济变活了。通过改革,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保护不严格、流转不顺畅的问题得到了彻底化解。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投资合作等方式,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滚动增值,达到了集体资产家底清、底数明、看得见、摸得着、能盈利、可分享的改革目的。优化了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变快了。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耕地、林地、荒地等集中流转,实现了由“分散种植”到“集约经营”的转变。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种植水果、错季蔬菜、有机杂粮等经济作物,打造了“福卧龙田”等一批知名品牌;通过注册“成龙建筑”“鼎贵创业投资”等公司,承揽建筑施工、物业服务、物流储运等业务。既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创业,真正实现了一产变三产。

实现了村民自治,民主意识变浓了。通过改革,建立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由股民选举形成股东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架构的重大转变。由村民变为股民,农民群众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六项权能,村民自治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民对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切实保障。

增加了财产收入,农民生活变富了。推行改革,破除了农民对集体资产抽象所有、共同共有,实际很难享有的体制怪圈,形成了农民持股享有、真正所有的良性局面。改革后的农户流转土地收租金,进入股份制企业劳动挣薪金,“三资”入股分红得股金,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

化解了矛盾纠纷,社会大局变稳了。通过改革,每个集体成员都实现了身份清、资产清、股份清、权利清,有效保护了成员合法权益,减少了因产权纠纷引发的社会矛盾。改革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涉及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村政治生态得到提升。

加强了党的领导,执政基础变牢了。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党员以身作则、无私奉献,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改革,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更加信任、更加拥护,极大地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5年来,11个村被列为省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3个改革成功村获评省市区优秀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双滦区是全国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经过几年的改革摸索,总结出了12369工作方法,具有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重大意义。中国农科院专家夏英等对双滦改革如是评价。(石红侠、赵聪琳、白子军、潘如意)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