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而立之年再出发!吴桥杂技节创办30周年的思考

2017-10-01 07:27:15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开幕式上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家马戏公司的演员表演《四人技巧》。 记者耿辉 田瑞夫摄

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的演员们表演《搏回蓝天—女子集体车技》。 记者耿辉 田瑞夫摄

1987年,吴桥杂技节正式创办。今年,她迎来30周年华诞。30年来,吴桥杂技节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从一个地方性杂技赛事逐渐成长为“东方杂技大赛场”,从一个单纯的赛事扩展为内涵丰富的综合交流展示平台,如今她已成为河北的文化品牌。这样一个金字招牌,该如何擦得更亮?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不断扩大影响力?9月30日,来自海内外的杂技业界专家、吴桥杂技节的新老朋友汇聚石家庄,举办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创办30周年座谈会,为而立之年的吴桥杂技节如何再出发,提出真知灼见,共谋良策。

如何扩影响,打造更大对外交流平台

30岁的吴桥杂技节早已享誉世界,但是该如何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这引发了每一位关心和热爱吴桥杂技节业界人士的共同思考。

无疑,以杂技为媒,因比赛结缘,历经30年发展,吴桥杂技节已成为世界杂技交流平台,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在世界杂坛引人瞩目。

“30年来,吴桥杂技节树立河北形象,传播河北精神,用杂技之花打开了世界友谊之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省政协副主席边发吉动情地说,在30年发展过程中,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节目参加了杂技节。

作为吴桥杂技节成长的见证者,瑞典路德维卡迷你马戏团团长芭芭拉·诺德斯托姆说,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杂技艺术家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吴桥杂技节。这一点也体现在本届杂技节申请报名参赛的节目数量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申报了400多个节目,组委会从中精心遴选出29个参赛节目。

吴桥杂技节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届杂技节的艺术总监、美国火鸟艺术公司总裁皮特·杜宾斯基说,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吴桥杂技节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正是因为这种实实在在的支持才使她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如何再创新,由文化品牌拉动产业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吴桥杂技节,30年来紧跟改革步伐,以创新促发展,逐渐成长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一个地方性杂技赛事,何以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其强劲的创新能力功不可没。

“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边发吉说,回顾吴桥杂技节30年的发展历程,创新思维是她长盛不衰的一大秘诀。

中国杂技家协会原副主席郑德兴表示,吴桥杂技节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蓬勃的精神风采,而且在国内外拥有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在文化交流上成为融汇中西的纽带和桥梁,这一品牌作用日益突显。

一个历经30年、日趋成熟的节庆品牌,如何再创新?有专家建议,要大力推动吴桥杂技节向文化产业转化,走一条创新型转化之路,这应该是而立之年的吴桥杂技节要不断探索的核心问题。

吴桥杂技节组委会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周良田说,30年来,吴桥杂技节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品牌如何进一步创新、创造和创意,努力提高办节的市场化水平。在吴桥杂技节这个文化品牌的带动下,河北省形成了一个以杂技为核心的产业模式。未来,如何在创新型转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值得深思。

如何求突破,不断提升“含金量”

其实,30年来吴桥杂技节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我价值的突破和对艺术理想的追逐。如今,如何提升杂技节和杂技比赛的“含金量”,让吴桥杂技节这块金字招牌更吸引人,成为有识之士进一步思考的话题。

“要想更好发展,首先得明确方向和定位。”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原主任宓鲁说,立足本地特色是吴桥杂技节走得更远的基础。他建议,在开幕式上加入更多吴桥元素,可以邀请独具艺术特色的传统节目参加表演。

除了注重特色和定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推陈出新,才是艺术节永葆青春的秘诀。

“墨守成规容易,但寻求突破更有意义。”皮特·杜宾斯基表示,多年来吴桥杂技节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固定的办节模式,适时加入一些新的变化有利于其更好地发展。举行杂技节主题论坛、举办滑稽表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培训班等,已经让吴桥杂技节向着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如果说形式上的创新让吴桥杂技节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内容上的求新求变则让更多优秀的杂技节目经得起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北京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表示,中国台北非常棒国际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杂技节带来的《扯林至尊》,对道具和表演的创新给了她很大启发。“道具革新给杂技节目带来质的飞跃。演员将空竹技巧与舞蹈动作进行了巧妙结合,动作干净利落。像这样独具匠心的创新节目一亮相就‘叫好’又‘叫座’,值得我们学习。”(记者曹铮)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